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局方发挥》论脾胃病探微

    郭学杰陈超王洪海
    1247-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局方发挥》(以下简称《发挥》)中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方法]研读《发挥》,参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素问玄机原病式》《脾胃论》等,梳理朱丹溪对《局方》观点的评议和对诸家学术的传承,并概括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结果]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主要有:论辨治,脾病证候未必皆寒,故施治当明辨证候,忌率用温补;论方药,平胃散以微汗之法,治上焦之湿,不能补气,不宜常服;论疾病,泄泻与痢疾有别,二病病机热多寒少,实者宜予承气汤下之,寒者宜予姜、附辈温之;论饮食,辛甘美味,性非中和,多服贻害,损伤脾胃.[结论]朱丹溪对脾胃病的认识特色鲜明,而且颇具现实意义,是研究丹溪学术,指导脾胃病治疗的宝贵资料.

    局方发挥朱丹溪脾胃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辨证论治平胃散泄泻痢疾

    基于温病理论分析卢秉久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组方规律

    于澜郑佳连卢秉久
    1251-1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温病理论探究卢秉久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整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由辽宁省名中医卢秉久教授诊治且效果明显的重度脂肪肝病例,采用Excel、SPSS 23.0、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对处方进行药物频次频率统计、性味归经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等,并从温病湿热理论探究卢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的用药规律.[结果]卢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多采用甘、苦、辛味药物,用药药性平和,药物多归肝、脾、肺经,常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常用药对为桃仁-红花、川楝子-延胡索、海螵蛸-鸡内金、山楂-泽泻、柴胡-枳壳.核心组方为: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柴胡、陈皮、大腹皮.聚类分析得出治疗重度脂肪肝四法:宣清导浊、行气化瘀,滋阴益肾、利湿活血,温阳健脾、化气行水,消食活血、清热降脂.[结论]卢教授治疗重度脂肪肝,遵循温病理论湿热后期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作为总则,同时兼具行气、化湿、利水、补虚,能有效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

    温病理论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用药规律数据挖掘湿热卢秉久

    健脾益肾方无饥饿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疗效评价

    李欢朱肖鸿余亚平
    1261-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无饥饿疗法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患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中药代餐无饥饿疗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ody weight,BW)、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腹围(waist circumference,WC)、生理生化指标、临床证候改善情况,治疗结束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BW变化情况,并分析患者肥胖指标与睾酮(total testosterone,TT)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治疗后BW、BMI、W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P<0.01),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临床证候显著改善(P<0.05).整个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少,电话随访治疗1个月后患者BW较治疗结束时仍有不同程度下降.相关性分析提示,本研究中男性患者的TT与BMI水平呈负相关(r=-0.422,P<0.05),女性患者的TT与WC、BMI呈正相关(r=0.600、0.721,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代餐能够明显改善肥胖型MAFLD患者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能够对患者生育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该疗法安全性及可行性良好.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健脾益肾方中药代餐无饥饿疗法减重降脂生育能力疗效评价

    夏永良治疗盗汗验案举隅

    洪俊豪夏永良
    1266-1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夏永良老师临证辨治盗汗的特色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整理夏师治疗盗汗的病案,选取四则典型验案,结合历代医家论述,分析并总结夏师辨治盗汗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结果]夏师认为盗汗之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营卫失和,具体病机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阳热为汗出的内在动力,阴虚内热、湿热内蕴、阳明热盛等阳热偏盛之证均可致盗汗;汗出受到卫气的调节,卫气虚弱则肌腠无所固护,如阳气亏虚、气血亏虚之证可致盗汗;气血津液的正常敷布运输受阻,如痰湿阻滞、瘀血阻滞之证亦可致盗汗.临证时辨证重在辨虚实,虚者多见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实者多见里热、湿阻、血瘀,多因素相兼、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治疗以调和阴阳、补虚泻实为原则,遣方用药上以合方为主,配伍化裁,并酌情加以收敛止汗之药治其标,疗效确切.[结论]夏师辨治盗汗从虚实两端入手,随证施治,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学习和借鉴.

    盗汗知柏地黄丸四妙丸三仁汤柴胡桂枝汤名医经验验案

    从郁、痰、瘀论治抑郁相关性失眠

    张苗苗金杰秦润笋
    1270-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金杰教授从郁、痰、瘀等方面论治抑郁相关性失眠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整理分析金师治疗抑郁相关性失眠的医案,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辨证论治几个层面介绍其辨治抑郁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金师认为,该病病位在心肝,但首发于肝,情志不遂,初则气机郁结,肝失条达,气血失调,血脉不畅,日久导致痰浊、瘀血生于内而上扰,临床多见于实证,分为肝气郁滞型、痰热上扰型、痰瘀交阻型,治疗以疏肝开郁、清心化痰、活血祛瘀为原则,方选柴胡疏肝散、黄连温胆汤、癫狂梦醒汤等为基础方加味化裁.所举医案中,患者诊断为肝气郁结、痰热上扰型抑郁相关性失眠,金师治以化痰清热、解郁安神,明显改善了其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疗效斐然.[结论]金师从郁、痰、瘀辨证论治抑郁相关性失眠,用药精准,效果显著,其经验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抑郁相关性失眠疏肝开郁清心化痰活血祛瘀临床经验辨证论治

    基于"络以通为用"理论浅析刺络放血治虚

    李子祎罗煊之刘慧林
    1274-1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络以通为用"理论,总结刺络放血从络治虚的理论基础,为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应用拓展思路.[方法]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及临床观察,从"络以通为用"理论出发,探讨刺络放血的作用机制及虚证的治疗,并浅析刺络放血从络治虚的理论基础.[结果]《黄帝内经》及张从正、李东垣、杨继洲、傅青主等医家的著作中均有刺络放血用于治疗虚证的记载,但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尚不充分.叶天士在《黄帝内经》"以通为用"理论和通络法的基础上,提出"络以通为用".从"络以通为用"的角度分析,刺络放血有"以通为补"之效,临床疾病多正虚与邪实并存,虚证可"以通为补",从络论治.刺络放血治虚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清为通平寒热、以消为通理气血、以和为通调阴阳三方面.[结论]刺络放血治虚的机制根本在于"通",具体可从寒热、气血、阴阳论,络脉理论对其临床应用有重要指导作用.

    刺络放血虚证络脉理论络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理论探讨

    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卢仙球戴灵琳陈利芳翟栋...
    1278-1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症(mammary gland hyperplasia,MG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MGH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每周治疗3次,连续8周;对照组采用乳癖散结颗粒口服疗法,每日3次,每次1袋,连续8周,两组随访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以及随访期3个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乳房疼痛程度评分、肿块分布范围评分、肿块大小评分及肿块硬度评分.[结果]62例患者完成了所有治疗及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基线评价具有可比性(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1%,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改善乳房疼痛程度、肿块分布范围、肿块大小及肿块硬度四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在提高临床有效率、减轻乳房疼痛、缩小肿块分布范围及大小、改善肿块硬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针刺穴位贴敷乳腺增生随机对照试验经络辨证围刺乳癖散结颗粒

    脐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汪婷龚晓炜包烨华楚佳梅...
    1283-1287,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脐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日至2021年8月31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武林及丁桥院区针灸康复科门诊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脐针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脐针治疗组选取巽、离、坤、乾、坎位,常规针刺组选取太阳、丝竹空透率谷、风池、外关、侠溪、颈夹脊(C1~C3),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计10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颈部肌肉的压痛阈,探究脐针治疗对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颈部肌肉的压痛阈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针治疗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颈部肌肉压痛阈(完骨、风池)的改善均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针刺,脐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以及颈部肌肉的压痛阈.

    颈源性头痛脐针针刺疗法神阙压痛阈临床疗效

    《医学源流论》"治未病"思想探析

    姜廷桢熊桅朱振刚
    1288-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徐大椿(以下简称徐氏)著作《医学源流论》中的"治未病"思想进行探究,从而更好地将该思想运用于临床,发挥其理论的学术特色.[方法]通过研读《医学源流论》及相关现代文献,从医与患两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概括总结其"治未病"思想.[结果]《医学源流论》涉及到"治未病"思想的相关章节有15章,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章有32篇.徐氏专设《防微论》阐释"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并在多个章节以"医"与"患"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溯源穷流,针砭时弊"的理论,结合中医各家思想,囊括内外妇儿各科治法治则,涵盖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多方面的调摄.徐氏要求医者时言辞锋利,但对患者多以委婉之词,在多个章节也予以反复提示,意在表明将"治未病"思想发挥最大作用,不仅仅需要医生拥有高明的医术,而且还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以此达到"标本相得"的效果.[结论]《医学源流论》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完善了"治未病"思想,独具特色,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治未病中医典籍经典研究医患医学源流论徐大椿

    "双一流"背景下期刊论文规范"四要素"结构式摘要的实践优势

    张卓文翁晓兰
    1292-1294,1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摘要之内涵,并探讨"四要素"结构式摘要的优势,以及规范论文摘要的意义.[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工作经验,分别从摘要特点、分类等方面阐释摘要之内涵、"四要素"结构式摘要的优势,以及规范"四要素"结构式摘要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实践意义.[结果]摘要乃论文内容之浓缩,具有完整性、自明性和独立性.根据撰写格式,可将摘要分为叙述式摘要和"四要素"结构式摘要.一篇完整充实的摘要是作者论文投稿后展现给编者的点睛之笔."四要素"结构式摘要能够更完整地体现一篇论文调查研究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是编者沟通作者至关重要的纽带,是信息化时代学术交流的主要桥梁,一篇完整精准的"四要素"结构式摘要更有利于国内外文化交流,提升期刊影响力,亦是编辑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结论]"四要素"结构式摘要可以更好地发挥摘要在论文中的重要性,有助于读者快速明晰论文主旨内容,有助于促进编辑规范化的进程,有助于提高专家审稿速度,并有助于提升论文在相关专业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显示度,促进国际信息化发展,值得深入推广.

    四要素结构式摘要双一流信息化影响力编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