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范永升

月刊

1005-5509

zjzyxb@163.com

0571-86613692

310053

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厥阴病机特点探讨乌梅丸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

    黄帅阳崔红生陈秋仪吕明圣...
    990-992,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厥阴病机特点探讨乌梅丸在肺系疾病中的运用.[方法]通过梳理厥阴病机的实质,整理并分析医案,以肺系感染性疾病、激素依赖性哮喘、过敏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阐述乌梅丸在治疗肺系疾病中的具体临床运用.[结果]通过查阅古今各医家对厥阴病机实质的认识,梳理可得厥阴病机以"寒热错杂,阴阳失和"为主要特点,而这一病机特点与肺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气机升降失常"的病机特征相符合.例如乌梅丸加减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患者,可明显减少患者激素用量,减轻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乌梅丸作为治疗厥阴病的代表性方剂,具有"平调寒热,燮理阴阳,和畅气血"的证治特点,将乌梅丸应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疗,拓宽了乌梅丸的应用范畴.

    厥阴病机乌梅丸肺系疾病临床应用平调寒热燮理阴阳和畅气血

    叶丽红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

    尹思源叶丽红
    993-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叶丽红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收集验案,分析叶师对结直肠癌病因病机演变的认知以及辨治用药经验,并辅以病案佐证.[结果]叶师认为,结直肠癌以脾肝肾亏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痰浊、癌毒相互搏结,以扶正祛邪为治则,采用补益脾肝肾、理气活血、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方法辨证施治,尤其重视通腑泄浊及运用虫类药.所示病案以脾气亏虚为主,夹有湿热、痰浊之邪,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化痰攻毒散结,疗效显著.[结论]叶师认为,结直肠癌本虚标实,以脾肝肾亏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痰浊为标,治疗时强调标本兼顾,灵活处方,临床疗效显著,其经验可有效指导结直肠癌的中医临床治疗.

    结直肠癌中医辨证论治经验医案叶丽红

    从伏邪理论探讨宫颈HPV感染的防治

    范君艳严烩利史巧
    997-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伏邪"理论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伏邪理论在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中的应用,为中医防治宫颈HPV感染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法]从伏邪的源流、致病特点出发,结合宫颈HPV感染的发病机制,探讨伏邪理论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并附医案一则加以验证.[结果]宫颈HPV感染具有隐匿性、迁延难愈性、易火化等特点,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与中医"伏邪"有相似之处.宫颈HPV感染的根本病机是正虚邪实,以肾气亏虚、脾失健运、肝失所养为本,伏毒、痰、瘀为标.在具体治疗上,应本着扶正祛邪的原则,扶正以固肾培元、调补阴阳,兼以健脾养肝为要,祛邪以祛湿解毒、化痰消瘀为法;同时运用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对宫颈HPV感染进行分期论治.所举医案中患者辨为肝郁脾肾虚、浊瘀阻滞型,以疏肝健脾补肾、活血利湿止带为主要治法,临床效果明显.[结论]从"伏邪"理论论治宫颈HPV感染,为中医药防治宫颈HPV感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和方法.

    伏邪宫颈HPV感染邪伏子门扶正祛邪治未病标本兼治医案

    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袁懿芸张利吴长乐张宁...
    1002-1007,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通过总结近几年的相关文献,以脑能量代谢为主线,就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神经元葡萄糖摄取、跨膜转运和氧化代谢等脑能量代谢过程,探讨针灸调控脑能量代谢途径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结果]针灸可以通过葡萄糖代谢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以及能量代谢等途径,调控相关蛋白的表达,保护脑能量代谢过程,改善神经退行性变,减轻疾病症状,从而发挥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结论]针灸作为一种替代辅助疗法,能够通过调控脑能量代谢途径来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

    针灸脑能量代谢神经退行性疾病葡萄糖摄取跨膜转运氧化代谢综述

    从瘟疫病名研究进展探讨疫病文献筛选思路

    陈天玺郑洪张星
    1008-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梳理瘟疫病名的研究进展,获取古医籍中疫病文献的筛选思路.[方法]首先明确瘟疫的定义,阐述其主要分类方式,对温病、伤寒等相关名词进行考辨.而后将疫病文献分为笼统的瘟疫和具体的病种2大类,列举今人对相关术语的研究进展.[结果]瘟疫指具有传染或流行特征而且伤亡较严重的一类疾病.按寒热性质分为温疫、寒疫和杂疫,温疫又可分为温热疫、湿热疫和暑热疫.瘟疫和温病的概念是交叉的,其交集部分为温疫.瘟疫本属广义伤寒,后逐渐脱离伤寒独立,其与传染病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从文献中梳理出概述性瘟疫名称3种:(1)"疒"部的瘟疫全称;(2)以时令与流行命名的术语;(3)其他.制作"传染病中西医病名对照表",涵盖传染病6类53种,包括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传染病、螺旋体病、原虫病和蠕虫病.[结论]本研究厘清了瘟疫的概念,找到了打开疫病文献宝库的钥匙,在相关研究中具有"破局"的效果.

    瘟疫疫病病名文献筛选传染病中西医病名对照

    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中药治疗数据挖掘及作用机制研究

    张帆周奕璇周胜利
    1015-1022,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中医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处方用药规律,并分析核心处方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bas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disc)中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的临床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系统聚类进行处方用药规律分析,通过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对核心处方进行疾病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41篇,483首处方,涉及中药311味,主要为12类,前3位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补虚药,用药频次达7707次,频次>50的共计36味.药物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脾、胃经为主.关联规则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8组,二项关联组合20项,三项关联组合26项.系统聚类得到12组药物常用组合.复杂网络分析提示,核心处方为土茯苓、薏苡仁、牛膝、苍术、黄柏、萆薢,以上药物配伍富集的生物学通路有48条,与痛风相关的信号通路有4条.[结论]中医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紧扣湿热痰浊瘀毒的病机特点,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为核心,佐以解毒泄浊除痹、活血通络止痛、祛风湿利关节等法.核心处方用药可能是通过嘌呤代谢通路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调节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及相关神经递质,发挥降尿酸、止痛作用.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中医药处方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用药规律机制

    基于知识图谱的复发性流产中医药研究

    郭佳易韩佳恒王靖宜闫晓莉...
    1023-1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知识图谱对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中医药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展示RSA中医药研究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在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搜索,从建库到2022年2月与RSA中医药相关的研究.采用COOC 10.07、VOSviewer软件绘制发文量、机构、作者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其特点及演化趋势.[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90篇,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形成了以冯晓玲、卫爱武、谈勇、雷磊等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主要为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作者合作与机构合作未能形成紧密网络,合作有待加强.关键词分析显示,RSA中医药研究主要集中在辨证论治、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研究热点及前沿侧重于免疫因素、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lic state,PTS)及不明原因导致的RSA研究,并致力于机制性研究来阐明中医药治疗RSA的有效性.[结论]通过知识图谱直观展现了RSA中医药研究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演化趋势,以及各研究机构间缺乏深度、广度合作的问题,为进一步的临床及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复发性流产滑胎中医药文献计量学可视化知识图谱研究热点演化趋势

    《食宪鸿秘》中的食疗养生思想

    孙朗许霞
    1032-1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食宪鸿秘》一书的食疗养生思想.[方法]筛选清代学者朱彝尊所撰写《食宪鸿秘》一书中关于食疗的相关内容,分析归纳其特点和食疗保健作用,并总结其养生思想.[结果]《食宪鸿秘》内容丰富,涵盖了诸多佳肴美馔的制作方法及其相应的食疗保健作用,是中国丰富饮食文化和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缩影.书中蕴含诸多朱彝尊关于食疗养生的理念见解,其食疗养生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饮食养生,味法自然;取材广泛,食求精洁;谨和五味,顾护脾胃;饮食有节,应合适度;饮食合宜,注重宜忌.[结论]《食宪鸿秘》书中这些养生思想对当今食疗养生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中医食疗饮食养生养生思想食宪鸿秘朱彝尊

    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金匮要略》课程中的实践

    赵婷沈祥峰司鹏飞方传明...
    1036-1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提升《金匮要略》课程教学效果中的应用.[方法]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选择2018级中医学专业2班29人为实验班,开展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并以2018级中医学专业1班32人作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班学生期末成绩,并分析实验班同学开展TBL结合翻转课堂的成效.[结果]实验班的期末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班学生TBL成效优于个人学习,且普遍认为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并有助于提升杂病辨治思维能力.[结论]T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金匮要略》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团队学习法翻转课堂中医经典课程金匮要略教学效果临床思维能力

    基于"丹溪学派"学术传承的中医住院医师规培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潘波王未寒朱近人傅雅萍...
    1040-1042,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丹溪学派"的研究传承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新途径,提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为中医药人才的现代化培养提供可供借鉴的新方法.[方法]在分析现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开展以"丹溪学派"情景模拟教学门诊、"丹溪学派"教学查房、"丹溪学派"理论教学与线上课程、"丹溪学派"学术沙龙活动为主要内容,基于"丹溪学派"师承培养的中医住院医师规培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在研究过程中采用360度迷你临床演练(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评价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等多种方式,对接受"丹溪学派"师承培养的学员和未接受"丹溪学派"师承培养的学员进行考核和评价,根据考试和评价结果,总结基于"丹溪学派"学术传承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的优势,进行基于"丹溪学派"学术传承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分析.[结果]形成了基于"丹溪学派"传承培养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该模式明显优于普通规范化培训模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才培养效果,培育"丹溪学派"特色明显的高质量师资团队,同时也推动了"丹溪学派"的研究、传承与发展.[结论]将地方医学流派教学融入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去,不仅可以开辟出地方医学流派传承的新模式,对中医各地方流派学术传承与发展起到借鉴作用,也能为中医药人才的现代化培养提供参考信息和新的思路.

    丹溪学派传承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