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骆少明

季刊

1674-5663

journal@zhku.edu.cn

020-89002383 89003056

510225

广东省广州市纺织路东沙街24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主要反映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各系部教师和科技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经济、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信息,以及其他农业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实验新方法、新技术和国内外研究动态等,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高校师生和农业科技管理人员。 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植物保护》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园艺》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土壤肥料》摘录期刊。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实行开放的办刊政策,除主要刊登本院稿件外,也广泛接受外单位和社会各界学者的稿件,其中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都有作者在本刊发表文章。我们竭诚欢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广大科技人员来稿,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论文、具副高以上职称及博士学位人员所投稿件,本刊将免收版面费,并优先发表,同时在版面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酌致稿酬。 欢迎全国各地科技工作者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生育期水稻叶片SPAD值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黄影华张华杰陈秋玉周丽燕...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产量是水稻(Oryza sativa L.)育种的关键.为了快速有效地监测水稻产量,开展不同生育期水稻品种功能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亦明确SPAD值测定的最佳生育时期,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钟落潭基地设置了两个水稻品种的不同氮肥处理早晚造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叶片SPAD值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表现为降低趋势,随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随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表现为先增加而后趋于稳定,且不同氮肥处理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在早造和晚造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早造和晚造在分蘖期的水稻功能叶片SPAD值与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拟合效果最好.因此,在分蘖期进行水稻产量预测的效果最佳.此结果为水稻早期产量预测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水稻(OryzasativaL.)SPAD产量产量构成相关性

    广东化橘红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

    舒永馨罗梅陈欣瑜向梅梅...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组织分离方法对广东省化州市橘红种植园内所采的化橘红(Exocarpium citri Grandis)果、枝、叶组织内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采用形态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菌株.结果显示,从化橘红果、枝、叶600个组织块中,共分离得到404株内生真菌.依据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子鉴定,初步鉴定379株内生真菌,并将其分为16个分类单元,经鉴定归于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色二孢菌属(Lasiodip-lodia)、间座壳属(Diaporthe)、光黑壳属(Preussia)、稻黑孢菌属(Nigrospor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弯孢属(Curvularia)、隔孢伏革属(Peniophora)、叶点霉属(Phyllosticta)、枝孢属(Cladosporium)、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附球菌属(Epicoccum)、拟层孔菌(Fomitopsis)和毛霉属(Mucor),其中炭疽菌属与间座壳属是化橘红的优势菌株,其相对频率分别为44.6% 和34.2%,远远高于其他类群.内生真菌在枝组织中的分离率为91%.研究结果表明化橘红内生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为进一步从化橘红内生真菌中筛选活性中药成分提供了新思路.

    化橘红内生真菌多样性

    基于抗菌活性的氧化锌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何天豪廖焕钦龚圣黄启章...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氧化锌粒子,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取水热法制备得到纳米氧化锌,并研究其抗菌性能.采用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热重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浓度对纳米氧化锌粒径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浓度为0.2 mol/L、pH 12、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 h时,所制得的纳米氧化锌粒度均匀、粒径小.抑菌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氧化锌具有良好抗菌性能.

    纳米氧化锌水热法抑菌

    蔗渣接枝改性对水溶液中溴酚蓝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

    黄云超魏贤哲周敏妍崔跃飞...
    18-2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高效、绿色环保的吸附剂,采用溶液法制备了接枝共聚物,研究了碱处理蔗渣和接枝共聚物对水溶液中溴酚蓝(Bromophenol blue,BPB)的吸附效果及其吸附动力学,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蔗渣碱处理和接枝增加了蔗渣的比表面积,在pH(2-9)的范围内对溴酚蓝的吸附能力有提高,其中接枝共聚物对溴酚蓝的吸附能力最强,最大吸附量为2.11 mg/g,去除率达到70.43%,相比蔗渣和碱处理蔗渣分别提高了56.23%和30.52%.接枝共聚物对溴酚蓝水溶液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机理主要为化学吸附.

    蔗渣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吸附动力学

    壳聚糖衍生物阻垢缓蚀的量子化学研究

    黄华凛黄启章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线型高分子具有重复单元的结构特点,提出一种优化算法.以壳聚糖(CTS)和羧甲基壳聚糖(CM-CTS)为例,利用GaussView 6.0软件对两种分子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对其分子结构、前线轨道能级、电子云密度、原子电荷分布、作用基团空间密度和链柔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它们的阻垢缓蚀性能.计算结果表明,CTS和CM-CTS均为柔性分子,它们主要依靠分子上的羟基与方解石晶面作用,吸附在水垢的表面,导致晶格畸变而阻垢.与CTS分子相比,引入羧甲基后的CM-CTS的阻垢性能并没有明显提高,但增强的水溶性使CM-CTS在水环境中有更广泛的阻垢应用.

    壳聚糖量子化学阻垢缓蚀

    羟丙基淀粉/DMAEMA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肖卫鹏徐梓轩崔跃飞黄云超...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接枝反应条件对羟丙基淀粉接枝共聚物的影响,选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DMAEMA)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溶液合成法制备了羟丙基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聚合时间、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羟丙基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MAEMA成功接枝到羟丙基淀粉上,最佳的接枝工艺条件是引发剂用量为质量分数1%,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60℃,此时接枝率达到55.3%.接枝改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羟丙基淀粉的结晶,导致热稳定性降低,也改变了羟丙基淀粉原有的表面形貌.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imethylaminoethylmethacrylate,DMAEMA)羟丙基淀粉接枝共聚

    稀土氧化物对室温硫化耐辐照硅橡胶的影响

    梁慧钟永浩罗斌胡文斌...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稀土氧化物中氧化钇(Yttrium oxide,Y2 O3)、氧化铈(Cerium oxide,CeO2)、氧化钆(Gadolinium ox-ide,Gd2 O3)对室温硫化硅橡胶耐辐照性能的影响,采用钴-60辐照装置、邵氏硬度计、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硅橡胶性能进行试验和测试,探讨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耐辐照、硬度、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撕裂伸长率和断裂力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能增强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含稀土氧化物室温硫化硅橡胶较不含耐辐照添加剂室温硫化硅橡胶辐照前后的拉力强度、撕裂伸长率和断裂力降低变化程度更小,其中,添加CeO2的硅橡胶具有最优耐辐射性能.稀土氧化物作为耐辐照添加剂对于室温硫化硅橡胶的耐辐照性能具有显著增强和稳定作用.

    稀土氧化物室温硫化硅橡胶耐辐照添加剂力学性能

    造纸污泥与煤/生物质掺混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方诗雯丁力行陈姝沈向阳...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造纸污泥与煤/生物质混合原料的燃烧特性及其动力学行为,通过热分析试验和分布式活化能模型方法,研究20%O2/80%N2的燃烧气氛下,造纸污泥在10℃/min升温速率下与混煤、蔗渣在不同掺混比下的燃烧特性和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混煤掺混比的增加,燃烧过程的温度范围不断缩小,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平均活化能增加至219.41 kJ/mol(10Z90H)后下降.在低温范围内,污泥与混煤的掺混对减少物料的质量残留率具有促进作用,高比例的混煤与污泥掺混在高温阶段对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90Z10H为污泥与混煤的最佳掺混比.2)随着蔗渣掺混比的增加,着火温度先增加后减低,终止温度不断降低,综合燃烧指数不断增加,活化能从190.97 kJ/mol不断增加至215.24 kJ/mol,低温阶段两者并没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综上所述,50Z50Z为污泥与蔗渣的最佳掺混比.

    造纸污泥混煤蔗渣混合燃烧分布式活化能模型

    一类具有时滞的Duffing型方程多重周期解的存在性

    吴进郭承军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一类具有时滞的Duffing型方程的多重周期解的存在性,我们应用了推广的Poincaré-Birkhoff不动点定理.首先对一类具有时滞的Duffing型方程f给出一系列约束条件,并定义一个Poincaré映射,通过证明该映射"扭转",得出该映射在区域中至少有两个不动点,最后证明了该时滞Duffing方程f在约束条件下具有无穷多个周期解.

    Duffing型方程扭转映射不动点

    平面散乱数据插值型拟插值

    徐应祥薛鹏翔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构造有较高阶精度的平面散乱数据拟插值,考虑到插值函数有较高精度的优点,将已有拟插值技巧与插值方法结合,构造了一种新的插值型拟插值,分析了相应的误差,并进行了数值试验.数值试验表明,这种插值型拟插值方法对平面散乱数据具有良好的逼近效果.

    散乱数据精度插值拟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