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骆少明

季刊

1674-5663

journal@zhku.edu.cn

020-89002383 89003056

510225

广东省广州市纺织路东沙街24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是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8年。主要反映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各系部教师和科技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农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农业经济、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电子信息,以及其他农业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实验新方法、新技术和国内外研究动态等,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高校师生和农业科技管理人员。 本刊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现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植物保护》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园艺》收录期刊、《中国农业文摘——土壤肥料》摘录期刊。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实行开放的办刊政策,除主要刊登本院稿件外,也广泛接受外单位和社会各界学者的稿件,其中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都有作者在本刊发表文章。我们竭诚欢迎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广大科技人员来稿,对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论文、具副高以上职称及博士学位人员所投稿件,本刊将免收版面费,并优先发表,同时在版面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酌致稿酬。 欢迎全国各地科技工作者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热应激对鹅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晨萧显鑫罗沛邓志超...
    1-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NLRP3炎性小体在鹅热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将27只雏鹅分为A、B和C 3组,对照组A组环境温度设为25℃,热应激组B组和C组分别在38℃和40℃环境下热处理1 h.采集各组雏鹅的脑、肝脏、脾脏、肺脏、空肠等组织,将A组和C组的组织制作切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提取各组所有组织的RNA、反转录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对NLRP3信号途径相关基因及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A、B、C各组雏鹅静脉采血,用ELISA对血清中IL-1β的含量进行检测.组织切片结果显示,40℃热应激组的肝脏、脾脏、肺脏、空肠等组织出现明显的显微结构损伤和炎症细胞聚集增多.荧光定量结果显示热应激促进了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38℃热应激组NLRP3、ASC、Caspase-1在脾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β在肺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1β的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试验表明热应激导致雏鹅组织炎症的发生,NLRP3炎性小体可能参与热应激处理导致的脾脏和肺脏的炎症损伤过程.

    热应激NLRP3炎性小体损伤

    洗浴池水体污染对马岗鹅雏鹅胫骨发育的影响

    张续勐唐黄益王金辉张梦环...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洗浴池水体是水禽饲养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洗浴池水体污染对于水禽生长发育的具体影响仍知之甚少.由于骨骼发育是影响鹅生长性能的重要指标,本试验以20日龄马岗鹅为试验对象,以不同的洗浴池换水频率构建不同的洗浴池污染程度,来检测洗浴池水体污染对雏鹅胫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换水频率显著影响了水体总菌落数.通过胫骨测量、HE染色等方法发现,洗浴池水体污染在雏鹅27日龄时显著降低了胫骨直径和髓质厚度,而在34日龄时则显著降低了胫骨的骨质厚度.本研究为今后通过改善鹅养殖环境,提高鹅生长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

    洗浴池水体马岗鹅雏鹅胫骨发育

    狮头鹅AR基因克隆和组织表达

    傅玉婷张友李秀金江丹莉...
    12-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克隆鹅雄激素受体基因(Androgen receptor,AR),并了解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狮头鹅为试验材料,采集下丘脑和睾丸组织样品,提取RNA逆转录后进行AR基因克隆,并用RACE扩增其cDNA全长序列,其它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R基因在各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AR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得到4个转录本.通过氨基酸序列同源进行分析,发现狮头鹅AR基因在禽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同源性较高,说明该基因在禽类和哺乳类进化保守.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AR基因在狮头鹅12个组织中均有表达量,其中在腿肌、胸肌和睾丸表达量较高,表明AR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狮头鹅公鹅的肌肉生长与繁殖.

    狮头鹅雄激素受体基因克隆荧光定量PCR

    外泌体及其miR-155参与免疫细胞之间的通讯

    李婉雁相雪莲曹楠许丹宁...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囊泡,里面含有丰富的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对于信息的传递、免疫功能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培养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收集上清液,分别采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法和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法和Western blot法进行外泌体鉴定.将提取的外泌体转染荧光标记,与淋巴细胞共同孵育24 h.采用含荧光标记的miR-155,分别转染到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中,提取细胞上清的外泌体,与淋巴细胞共孵育24 h.结果显示:超速离心法提取的外泌体更纯,但是SBI试剂盒提取的外泌体更多,适用于下一步试验;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加荧光标记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可使淋巴细胞荧光增加;荧光标记miR-155的外泌体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可使淋巴细胞荧光增加.本研究证实了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及其包含的miR-155可作用于淋巴细胞,参与免疫细胞间的通讯,为进一步阐明外泌体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外泌体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淋巴细胞miR-155

    笼养模式对肉鹅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孙俊峰刘付穗刘岐江丹莉...
    23-2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笼养模式对于肉鹅产出回报的影响,跟踪检测了笼养与平养模式对生长发育期马岗鹅的成活率、生长性能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个试验期,笼养组肉鹅死淘率为17%,明显高于平养组的9%;3周龄以前,笼养组与平养组生长性能较为接近,且笼养组略优于平养组,笼养组肉鹅的体质量、饲料回报率在3周龄以内也比平养组高;但3周以后其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性抑制,体质量增长、饲料转化率和多数体尺指标均显著低于平养组;且笼养组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均比平养组高,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较低.结果表明3周龄前笼养模式较平养模式更有利于鹅的生长发育和饲料转化,3周龄后受空间限制和环境应激影响,平养模式对肉鹅生长性能较笼养模式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肉鹅笼养模式生长性能体尺抗氧化指标

    狮头鹅与乌鬃鹅Myostatin的序列和表达分析比较

    张续勐余梓榆付梦思陈柏嘉...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Myostatin(MSTN)是调控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本研究旨在分析该基因在广东地方鹅种狮头鹅和乌鬃鹅中序列和表达的差异.研究使用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了两鹅种MSTN基因的ORF、5'和3'UTR序列,对序列进行生信分析,并对MSTN在两鹅种不同组织,及胚胎15、23 d和1日龄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两鹅种MSTN基因的ORF区和3'UTR区DNA序列差异较小,5'UTR区差异较大,狮头鹅该区域存在35 bp DNA片段缺失.两鹅种MSTN ORF区DNA和氨基酸序列与浙东白鹅、绿头野鸭和鸡一致性最高,DNA序列一致性在94.77%以上,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在98.40%以上.MSTN在两鹅种1日龄的腿肌中特异高表达,在心、肝、脾、肺、肾和小肠中不表达或微量表达,在胚胎15 d到1日龄的腿肌中表达逐渐升高,自胚胎期23 d起,MSTN在乌鬃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狮头鹅.研究为进一步探究MSTN在两鹅种胚胎肌肉发育时期可能发挥的不同调控功能奠定了基础.

    狮头鹅乌鬃鹅Myostatin基因克隆RACE

    一株新型鹅星状病毒鉴定及遗传演化分析

    付新亮侯展鹏林佩仪陈永南...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我国主要养鹅地区暴发了一种以关节腔和内脏器官尿酸盐沉积为特征的高度致死的关节型和内脏型痛风,给我国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此次雏鹅痛风的病原是一种新型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oAstV).为了解GoAstV在广东地区的流行情况及其遗传变异,本研究对广东地区雏鹅群开展GoAstV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GoAstV在广东地区雏鹅群中广泛流行,其阳性率为40%.对GoAstV/Guangdong/DBN-1/2019(GoAstV-DBN)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GoAstV-DBN与AHAU2/2018同源性最高.与参考毒株相比广东地区GoAstV未发生明显变异,但GoAstV-DBN Cap蛋白发生了Y36V和L540Q两个氨基酸突变.本研究可为广东地区GoAstV的防控和疫苗毒株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雏鹅痛风星状病毒流行病学变异

    大口黑鲈两个地理群体形态差异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

    李江涛邱小龙方俊超黄菲菲...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机选取广东和台湾两个不同地理群体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分析了两地理群体间形态性状差异及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和台湾两地理群体间的大口黑鲈形态差异主要集中于躯干中部和尾部.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5.8%.前2主成分因子得分散点图中两地理群体重叠区域较小,可以完全区分.广东群体和台湾群体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具有相似的影响效果,其中体高、胸鳍基点至背鳍基点长度、臀鳍基点至背鳍基点长度、臀鳍基点至背鳍末端长度和背鳍末端至尾鳍基点长度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到了显著水平,是影响两地理群体大口黑鲈体质量的关键形态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大口黑鲈体质量选种提供基础资料.

    大口黑鲈地理群体形态参数体质量多元分析

    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裸颊鲷属鱼类进化关系探讨

    张癸新叶嘉文陈厚桦李江涛...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我国裸颊鲷属(Lethrinus)鱼类系统分类关系,同时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在裸颊鲷属鱼类物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的可信性.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了我国南海10种裸颊鲷COⅠ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2种裸颊鲷最后共12种37个个体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MEGA5.0计算序列的系统进化位点,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2种裸颊鲷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5,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远低于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0.020(2%);种间遗传距离为0.074~0.210,平均遗传距离为0.155,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77.5倍,表明COⅠ基因可作为裸颊鲷鱼类物种鉴定条形码基因.构建的进化树上,12种裸颊鲷属鱼类主要形成4个分支,长吻裸颊鲷最先分化,单独形成一支(分支Ⅳ),位于进化树基部.其次是红鳍裸颊鲷也单独形成一支(分支Ⅲ).剩下的裸颊鲷主要聚为两支:分支I包含5种裸颊鲷,该分支裸颊鲷大部分体型较低,牙齿为犬牙状齿;分支II包含5种裸颊鲷,该分支裸颊鲷体型较高,牙齿为臼状齿,与前人研究将裸颊鲷基本分为高体型臼状齿,低体型犬牙状齿两个类群结果一致.也支持前人推断认为裸颊鲷祖先先形成高体型犬牙状齿特征,后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分化出高体型臼状齿及低体型圆锥状齿的类群的观点.

    裸颊鲷属COⅠ系统进化

    水溶硅对几种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

    李亚男伍洁丽林蠡秦真东...
    55-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研发新型抑菌药物的工作迫在眉睫.水溶硅因稳定性高、无耐药性以及有良好抑菌效果而备受关注,但在水产上的应用还未见详细报道.本试验选择了5种水产常见细菌,即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研究水溶硅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水溶硅质量浓度高于500 mg/L时,对5种细菌都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但不同的细菌对水溶硅的耐受敏感性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水溶硅的抗菌作用,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水溶硅处理前后嗜水气单胞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的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水溶硅处理后的细菌出现皱缩、黏连以及细胞壁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等现象.本试验结果将为新型"无抗"药物的筛选提供新参考.

    水溶硅细菌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