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段广森

双月刊

1671-9476

xuebaowk@163.com(文科)

0394-8178181

466001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路东段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主要发表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法律、语言文学、艺术、教育、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心理、体育等学科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特别欢迎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热情欢迎校内外作者向本刊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建设探析

    赵秀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党百年来历经磨难而依然能够不断攻坚克难的深层成功密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精神状态建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多次提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良好精神状态,是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核心要义,是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核心密码,也是党"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保障.要清醒检视当前党的精神状态存在的问题,对"佛系"干部,"混混"型、"圆滑"型、"中庸"型、"掉队"型、"两面人"型等"不为病"要提高警惕、及时检视.同时,通过养成自我检视的自觉、保持自我革命的习惯、增强自我提高的意识等,认真执着建设并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党的精神状态不作为懒作为假作为长期执政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建设路径

    卢国显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社会学恢复重建之后的40多年里,中国社会学为改革开放、和谐社会建设、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等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特别重视.但是,在新形势下,中国社会学在服务于国家大战略、参与重大问题讨论和决策等方面影响力不足.究其原因,与知识体系建设问题、社会学自身学科建设问题、社会学本土化建设滞缓、研究方法建设不足、社会学学科支撑体系建设不足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当前百年不遇大变局下要想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为当下"中国之治"做出更大贡献,除了要在学科专业建设思想指引下,改革我国的总体知识体系外,还要以建设"大社会学"为目标,不断加强社会学学科建设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建立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继续推进社会学本土化进程,加强社会学学科发展支持条件建设.

    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学本土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

    论杨万里散文对韩愈尚奇文风的传承

    曹丽萍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万里对韩愈其人其文高度认同,创作历程颇为相似,其散文在文体、构思、想象、语言等方面追新求奇,风格奇崛诞幻,带有明显的宗韩倾向.研究杨氏散文创作和文学理论中尚奇与反奇的矛盾纠结,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杨氏散文的特色与成就,揭示唐宋散文传承发展的复杂性.

    杨万里韩愈散文尚奇

    文笔之辨视阈下扬州学派对韩文的接受及影响——以阮元为中心

    查金萍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扬州学派是清代汉学阵营中一个重要代表,他们在文学与文论上也颇有建树."文笔之辨"是扬州学人重要的文论思想,经过凌廷堪、阮元等人的努力,逐渐成为一种系统、周密的理论.此论不仅尊骈废散,而且扬汉抑宋,对桐城派古文的正统地位与宋学主张构成了极大威胁,且对韩愈散文的接受也产生了极大影响,客观上带来了嘉道之际继明代前后七子"凭陵韩欧"之后的第二次贬抑韩文的思潮.

    文笔之辨扬州学派阮元韩文

    "道体文用,体用不二":论朱熹的古文理论批评

    郝永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熹关于古文的基本观点,用"道体文用,体用不二"作哲学化表述,比"文道合一"更准确.在此基本思想之下,他有自己的理论建构与批评建树.理论建构指的是在综评古文过程中建构的"世文观""齿文观""细读观"和"创作论"体系.批评建树包括,专评了韩愈和柳宗元,辨析了韩、柳之异同,专论了韩愈和柳宗元的《封建论》,通评了唐宋诸大家,并在此之下综评了唐代诸家、宋代诸家,分评了宋代诸家,已全面涉及时代、作家群、个体作家,先秦以降尤其韩愈古文运动.就其文学史价值而言,以时代学术集成特质,和吕祖谦《古文关键》一道肇端"唐宋八大家"为核心的古文"文统".

    体用朱熹古文理论批评

    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贵州阳明学探微

    戴婵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阳明直宗濂洛,上沂孔孟,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真三不朽".贵州为王阳明"最是动心忍性砥砺切磋之地",于此地怡情山水、砥砺道德、敦化风俗、澄怀观道,勤劳于诗书章句之间,更致力于德性心术之本,力矫宋儒"支离决裂之病".王阳明以龙场悟道为原点构建了完整的心学体系,是其重新开辟精神天地之滥觞.王阳明一直被黔中文士视为风徽,堪称"肇西南文教之先哲".

    王阳明居夷诗心学黔中王门

    复合型权威:乡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治理转型——以浙江省W镇的联村干部为例

    蔡晓婷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乡村基层政权建设,不仅要实现对村庄的管理有序,还强调对乡村的治理有效.在乡村基层政权转型过程中,基层政权代理人向"复合型权威"方向发展.在总结调研经验基础上,认为W镇的联村干部具有"复合型权威"的多重属性,不仅具有在行政体制内的科层权威,还富有组织村级治理主体的政党权威和联系群众的自治权威.W镇联村干部在村庄治理过程中承担着帮扶者、监督者、指导者的角色,一方面有效下沉了科层体制内的行政资源,另一方面契合了村庄治理的不规则性.

    乡村基层政权建设复合型权威联村干部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对于农村共同富裕重要意义多角度思考

    赵滢颖王进芬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立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新的探索,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扎实推动乡村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目的更加明确、发展举措更加得当、发展保障更加充分,彰显了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多重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三农"问题

    水文对黄河下游乡村生活的塑造研究

    马刚王宝卿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对下游地区的水文、土壤、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均产生重大影响.传统农耕时代,民间对黄河下游的河道、水土关系、土壤均有一套系统的认知经验,继而在这个框架下改进和发展农耕技术,创造生存空间,塑造出多样的乡土景观与文化.这样一种沿河生存的历史智慧是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理解自然与人文的互动,既有历史意义、社会意义,更有宏大的未来意义.

    黄河水文乡村农耕技术体系赋税

    女炼师玄真通明真人奥屯妙善身世考

    郭胜利马玙璠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玄真通明真人奥屯妙善,是金元时期道教发展史女仙之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奥屯氏家族一员,其应该为金宣宗朝礼部尚书奥屯忠孝之女,户部侍郎奥屯阿虎之妹.

    妙善全真教奥屯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