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焦生杰

月刊

1000-033X

rmcm@chd.edu.cn paper@chd.edu.cn

029-82339978 82339971

710064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校本部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Journal Road Machinery &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创刊于1984年。主要报道国内外筑养路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材料、试验研究、机械化施工、应用技术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本刊为月刊,大16K64页,是公路科研、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制造厂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并吸收越来越多的公路行业外的部门和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理念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

    王鹏杨柳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贯彻绿色公路建设理念,实现绿色发展,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310国道尖扎至共和段公路在勘察设计阶段围绕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等目标,从路线指标、路基路面设计、桥涵设计、景观规划等方面研究了如何从设计阶段落实绿色公路理念的方案和措施,为青藏高原复杂地质地区实现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等绿色公路设计提供了借鉴.

    道路工程绿色理念高寒高海拔公路设计

    在役隧道突水突泥病害成因分析及处治对策

    刘燕鹏蔺虎平孙海东缑婷...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处治特大暴雨引发的某在役公路隧道的突水突泥病害,通过现场调查对隧道地质构造和病害特征进行分析,确定突水突泥病害类型,并借助ANSYS软件对不考虑水压力、排水系统正常和排水系统失效3种工况下的衬砌结构安全系数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隧道突水突泥病害类型为溶洞溶腔型;处治对策应以排为主,具体措施包括加密横向排水管、扩大中心排水沟和增设沉沙洞.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新建隧道设计提供参考,为其他在役隧道处治提供借鉴.

    隧道工程突水突泥数值模拟地质构造

    SPR260压路机变频恒压洒水控制系统设计

    门延会程艳奎沈涛门新延...
    66-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压路机洒水系统喷洒不均匀、沥青黏结等缺点,本文对SPR260压路机的洒水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系统以STC12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针对传统PID控制技术对压力响应速度慢、超调量大、调整时间长、灵活性差等不足,采用模糊PID控制法来保证水泵喷洒压力的恒定.经MATLAB仿真验证,该模糊PID控制器使得系统响应的快速性和鲁棒性得到有效改善,保证了喷洒水雾的均匀性和水量控制的合理性,施工效果好.

    压路机洒水控制系统变频恒压模糊PID控制器

    履带式绿篱机刀具架结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王俊杰代帅威宋星亮司癸卯...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克服传统刀具架在调节刀具高度时无法保证修剪质量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刀具架结构,以实现刀具高度调节的同时保证修剪质量.本文运用Matlab完成了刀具架结构受力分析与计算,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刀具架结构,在Solidworks建模软件中完成刀具架建模.最后运用ANSYS Workbench对刀具架装配体进行有限元分析,完成对刀具架结构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结果表明刀具架结构设计合理,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养护设备结构设计刀具架有限元分析

    沟埋式公路钢波纹管涵力学性能分析与测试

    张建国李永胜杨波陈旭...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钢波纹管涵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现场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沟埋式公路钢波纹管涵的受力性能,并分析了地基弹性模量、填土高度、波纹管参数对钢波纹管涵变形和土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工填土初期管涵先产生竖向拱起,回填至管顶后竖向变形开始减小;随着填土高度增加,土压力变大,且管顶土压力最大;有限元分析所得结果与现场试验数据相吻合,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在精度上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道路工程钢波纹管涵力学性能土压力

    基于高速铁路"工电供"融合背景下的专业融合优化的探讨

    安学武王秀丽王宁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铁路"工电供"等专业的融合问题,深入西安高铁基础设施段进行调研,分析现有专业设置情况及企业用人需求情况,梳理了专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分别对现有专业人才培养和新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工电供"融合是铁路企业的需求,应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掌握多工种融合技能,培养出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够从事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和普速铁路综合维修一体化生产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高速铁路"工电供"融合校企合作专业融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