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焦生杰

月刊

1000-033X

rmcm@chd.edu.cn paper@chd.edu.cn

029-82339978 82339971

710064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校本部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Journal Road Machinery & Construction Mechaniz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长安大学主办,创刊于1984年。主要报道国内外筑养路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材料、试验研究、机械化施工、应用技术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本刊为月刊,大16K64页,是公路科研、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制造厂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并吸收越来越多的公路行业外的部门和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转换方案及工期分析

    梁广山穆永军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国内隧道施工工法转换案例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发现目前国内隧道施工工法转换方法大多过于保守,不利于快速施工,并且对超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转换的研究甚少.以济南绕城高速老虎山超大跨度公路隧道为依托,对Ⅴ级围岩向Ⅳ级围岩过渡段从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向CRD法转换的方案进行了比选分析.选用双侧壁逐渐向中间靠拢、形成中隔壁的转换方案,安全完成了工法转换;对比分析该工法转化与传统工法转换方案的工期,得出所用的工法转换方案比传统方案节省工期22 d.

    隧道工程公路隧道双侧壁导坑法CRD法

    某连续刚构桥跨中底板崩裂加固方法研究

    刘坤李睿周永兵李定美...
    56-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69 m+120 m+69 m)在中跨合拢段施工完成后,跨中底板出现大面积空洞和底板崩裂等病害.首先通过对崩裂区域进行试验检测,结合钢束是否超限上浮的荷载效应和相应抗力的计算分析及桥梁设计、施工中的不足,分析得到了底板崩裂的主要原因.然后基于对结构压应力恢复和储备的目标,对比分析了部分拆除重建、对称顶升边跨支座、中跨跨中配重、抽换旧钢束重新穿索张拉和增加体外索5种加固方法,在不拆除桥梁原结构的前提下用科学合理的加固措施完成了桥梁维修加固,保证了该桥梁后续运营安全.

    连续刚构桥跨中底板崩裂加固方法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跨度桥梁结构仿真模拟与验证

    孔令常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跨度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跨中挠度、临近5m处轨道沉降、桥墩沉降和跨中连接处螺栓应力的影响,采用Midas有限元方法进行建模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度,其最大误差为11.2%.结合该模型计算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及应力,得出:跨中挠度变形增长速率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在第10天时,跨中挠度为1.56 mm,周边轨道沉降为0.62 mm,桥墩沉降为0.24 mm,螺栓应力为653.48 MPa.结合模拟结果,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绿色安全施工提供指导方法.

    大跨度桥梁结构仿真有限元分析施工

    钢结构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

    于利存马明张立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延长钢结构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通过对比分析中、美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差别,以钢结构公路桥梁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预防性养护含义、养护内容、养护措施、养护时机、养护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中国在钢结构桥梁预防性养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立系统、实用的桥梁预防性养护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对中国钢结构桥梁采取预防性养护策略,可有效延缓桥梁性能退化,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

    钢结构桥梁预防性养护养护时机后评价

    基于新规范的宽度受限公路中央护栏选型研究

    许福申威尹贻新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新版规范大幅提升公路护栏的防护等级,在普通国省道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当中央分隔带宽度受限时,中央护栏如何选型才能达到防护等级要求,成为现实中常见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逐层筛选和流程图分析等方法,结合S243改建工程实例,研究了中央分隔带护栏选型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最终的选型可以有效地解决宽度受限和防护等级的矛盾,并且该方法在一般的护栏选型过程中也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交通安全设施改建中央分隔带护栏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铁车站变形缝动力响应分析

    李贵仁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震级强度作用下地铁车站设置变形缝后的结构抗震性能,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地铁车站设置变形缝与未设置变形缝的结构体系位移变化规律及受力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变形缝使车站结构受力状态得到改善,大震、中震和小震作用下最大应力值与未设置变形缝时相比分别减小13.5%、21.3%和40.2%.变形缝对车站结构的影响程度与地震强度有关,小震下,变形缝对车站结构位移和受力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中震和大震下,顶点有无变形缝对结构位移的影响差异明显,设置变形缝时顶点各个方向的位移明显比无变形缝大,其中Y方向的相对位移比X和Z方向大;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大,变形缝的影响作用越明显.

    地铁车站变形缝动力响应地震荷载

    城市过江桥梁慢行系统设置研究

    华锋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过江桥梁慢行系统因为设置困难而缺失或标准过低的问题,通过分析目前过江桥梁慢行系统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设置过江桥梁慢行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城市过江桥梁慢行系统设置方案.在研究国内大型过江桥梁慢行系统设置方案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非机动车上、下桥的专项方案,以期为今后城市过江桥梁慢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桥梁工程过江桥梁慢行系统非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