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冷与空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冷与空调
制冷与空调

吴利平

双月刊

1009-8402

zldt@chinajournal.net.cn

010-83510099-632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南街6号广安大厦北楼7层

制冷与空调/Journal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查看更多>>《制冷与空调》杂志创办于1990年,2001年正式发行,是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会刊,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专业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4519/TB,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9-8402。国内邮发代号:2-857,国外发行代号:8402BM宗旨和任务:加强行业管理,密切政府、行业、企业联系,融信息、技术、管理为一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制冷空调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刊登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及时报道国家有关技术创新政策,有关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方向及国内外最新技术动态和成果。是目前国内制冷行业中发行量大、影响力广、具有权威性的专业类技术性品牌期刊。读者对象:从事制冷空调相关行业及科技工作者,包括工程设计、科研、施工及设备制造商与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员及院校师生。行业涉及烟草、石油、化工、纺织、电子、食品、医药、旅游、房地产等制冷空调设备选用、使用及设备维护单位。       主要栏目:行业综述、企业发展、市场调查分析、技术专题、工程评价、设备开发及应用。本刊为双月刊,大十六开。每逢双月底出版,每期正文104页左右。每期定价10元,全年共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采用非共沸制冷剂的双喷气增焓两级压缩热泵循环研究

    杨锘唐运通陈健勇陈颖...
    67-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采用非共沸制冷剂的双喷气增焓两级压缩热泵循环(DVIC),该循环在普通喷气增焓循环(VIC)的基础上采用分液冷凝技术,并增加一组闪蒸器,减少系统不可逆损失,改善热力性能.采用R290/R1336mzz(Z)非共沸制冷剂,对DVIC进行研究,并与VI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设定工况下,DVIC比VIC拥有更优的循环性能,系统COP和㶲效率分别提高5.82%和8.41%,压缩机功耗降低6.39%;在较低蒸发温度或较高冷凝温度的运行工况下,DVIC性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热泵非共沸制冷剂喷气增焓分液冷凝性能系数㶲损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调节理论分析

    汪保利林木森李天普Tuomas Laine...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气源热泵已广泛应用于华北等地区的集中供暖,但目前鲜有关于其调节方式的研究.为了提升空气源热泵的节能效果,本文建立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结除霜损失和启停损失,基于该模型提出3种适合于空气源热泵的调节方式,应用该模型对北京等7个城市的集中供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除霜损失修正和启停损失修正均对机组的耗电量及季节性能系数(SCOP)产生重要影响:结除霜损失修正使机组的耗电量增大3.85%~17.41%,SCOP降低3.72%~14.83%,启停损失修正的影响会随着供暖面积的增大逐渐降低;采用不同调节方式时,机组的耗电量变化不大,水泵节能80.97%~86.46%,系统节能 8.47%~11.87%.

    空气源热泵集中供暖结除霜损失修正启停损失修正调节

    蓄能型空气源吸收式热泵性能分析

    石琦毕月虹王一超
    80-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空气源吸收式热泵的蓄热系统,构建系统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模拟运行,研究其运行特性并进行性能分析和经济性分析.蓄能型空气源吸收式热泵蓄能供热工况和释能供热工况的能量效率分别为0.58和0.99,系统总的能量效率为1.57,蓄能密度为6.17 × 105 kJ/m3.蓄能型空气源吸收式热泵在低谷时段进行蓄能,非低谷时段释能,有效降低供暖季运行费用,与传统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相比,蓄能型空气源吸收式热泵的投资回收期为3.89年.

    热泵空气源吸收式蓄能型削峰填谷

    基于空气源热泵能效提升的物理和数据混合驱动模型研究进展

    郭焱华王宁波邵双全陈建业...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在实际运行中受环境条件和用户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运行能效与理论能效存在较大差异,切实提升其实际运行能效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基于空气源热泵能效提升的混合驱动模型进行描述,然后从预测和控制以及故障诊断2个方面阐述现有的混合驱动模型,并总结物理信息可融入数据驱动模型的方式,最终提出能效提升应重点关注的混合驱动可解释性建模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升空气源热泵实际运行能效提供参考.

    空气源热泵能效数据驱动混合模型可解释性

    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研究进展

    徐鹏赵靖怡李朝阳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国内外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对快速除霜和除霜兼顾制热能力等需求以及近些年相变蓄能技术的发展,介绍常规除霜方法的改进措施及目前研究热点,如补气除霜、不停机除霜、超声波除霜和智能除霜等技术.研究发现,研究人员对常规除霜技术的完善一直没有停止,目前在兼顾室内舒适度的同时,空气源热泵除霜效率的提高与系统复杂度、技术要求、成本以及能耗等方面增加的矛盾仍然有待解决.快速除霜和制热不停机除霜是空气源热泵未来除霜技术的发展方向.

    空气源热泵除霜制热快速除霜不停机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