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制冷与空调(四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制冷与空调(四川)
制冷与空调(四川)

雷波

双月刊

1671-6612

zlykt2002@163.com

028-86466640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二环路北一段111号西南交通大学机械馆

制冷与空调(四川)/Journal Refrigeration & Air Condition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四川省制冷学会主办的《四川制冷》杂志,1985年创刊以来,深受全国各有关部门、单位及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支持。自2002年起更为《制冷与空调》,由四川省制冷学会和西南交通大学联合主办。《制冷与空调》主要刊登制冷与空调行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学术论文,介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通报行业最新动态和信息。2007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3年本刊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08页,大16开。其读者群为制冷与空调科研所的科技工作者、厂矿企业的技术及管理人员、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者、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凸台板式换热器流动沸腾的数值研究

    陈晨虞斌凌卫平方玮玮...
    285-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Fluent仿真软件对凸台板式换热器水侧的流动沸腾换热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沸腾换热伴随着汽泡的生成、长大、合并和破裂等过程,沸腾换热系数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而增大,最佳流速为0.125m/s.相对于最低流速,沸腾换热系数提高了 96.6%-102.3%.但是,随着流速的增加,含气率明显降低.如果想要得到更多蒸汽,需要降低流速,并考虑凸台板式换热器末端干涸现象,以防止传热恶化.在凸台板片的凸台间距为 18mm时,流动沸腾换热系数最佳.

    凸台板式换热器流动沸腾数值模拟

    真空管道内直线电机定子温度分布与散热特性研究

    陈文庆毕海权周远龙
    293-298,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真空管道内直线电机定子的温度分布和散热特性,建立了直线电机定子温度分布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定子在通电及散热阶段的温度场变化,研究了不同管道压力(0.005、0.01、0.02、0.05、0.1atm)对线圈表面自然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自然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的相对强弱.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单次运行引起的定子温升很小,线圈最高温升为14.6℃,经两小时散热后温升仅为 0.55℃;通电线圈产生的热量 95%以上通过导热传递给铁芯和支架,而通过对流和辐射所传递的热量非常少,管道内压力对线圈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量有很大影响;线圈表面的辐射换热量大于自然对流换热量.研究结果为真空管道直线电机定子的温升特性及散热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真空管道直线电机温度场散热特性

    基于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冷负荷预测对比研究

    刘舸争李舒宏胡远洋李新美...
    299-30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负荷预测是建筑节能的基础,然而输入的不同会影响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且对新建筑进行负荷预测时需要数据的积累.为得到地铁站冷负荷预测的最佳输入并评估数据库迁移预测的可行性,基于实测数据,以常用的时间变量、气象变量和历史负荷作为待选输入,比较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在不同输入下及数据库逐步更新时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最佳输入变量与冷负荷的皮尔逊相关系数需大于 0.5;另一方面,同类型建筑在预测初期可以基于数据库逐步替换实现预测,预测精度随着数据库的更新逐渐提升,且卷积神经网络表现出更好的预测表现.

    负荷预测地铁站神经网络输入组合数据库更新

    太阳能吸收压缩制冷与真空膜除湿耦合系统性能优化

    袁伦睿淳良刘东廖子成...
    305-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很难产生较低温的冷冻水用于除湿和冷却,并且面临间歇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SACV),该系统集成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SSAR)子系统、蒸汽压缩制冷(VCR)子系统和真空膜除湿(VMD)子系统.VMD子系统和VCR子系统分别解决了除湿困难和全天候制冷问题.建立并验证了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集热器面积和热水流量对集热器出口热水温度的影响,以及对集热器、SSAR子系统和SACV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SSAR子系统和SACV系统进行了性能优化.结果表明,集热器出口热水温度的增加,使得SSAR子系统存在最佳性能;通过变化热水流量来改变集热器出口热水温度,使得SACV系统存在最佳性能.集热器面积增加 73.7%,SSAR子系统性能到达最佳,提升了 0.24%,制冷量增长69.64%,同时SACV系统性能提升 4.71%,耗功量减少 36.18%,但系统成本增加,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系统性能和经济效益.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膜除湿集热器出口热水温度优化

    地铁站台火灾工况下不同排烟方案的排烟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周仁敬王培海王龙
    313-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地下车站全封闭岛式站台火灾时的排烟效果,以成都市某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利用FDS(火灾数值模拟)软件内的LES(大涡模拟)对开启屏蔽门首尾滑动门、独立设置辅助排烟风管、轨顶风道侧排风口、复合式屏蔽门四种排烟工况下的站台火灾场景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针对地下车站全封闭岛式站台公共区火灾,采用复合式屏蔽门的排烟模式,可快速排除站台层烟气,有效的改善站台层发生火灾时的逃生环境,为人员疏散提供更多的时间.

    全封闭屏蔽门轨顶风道侧排风口复合式屏蔽门

    基于改进野狗优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代广超吴维敏
    320-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短期空调负荷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生物遗传算法(Microbial genetic algorithm,MGA)和野狗优化算法(Dingo optimization algorithm,DOA)优化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的空调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DOA优化ELM的输入权值和隐层阈值,建立DOA-ELM预测模型,利用MGA改进DOA-ELM模型的预测稳定性和预测精度,建立(Microbial genetic algorithm Dingo optimization algorith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MDOA-ELM预测模型.为降低预测模型的维度,通过灰色关联分析(GRA)筛选影响空调负荷的输入输出因素.为验证算法有效性,以某工厂中央空调系统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建负荷预测模型相较于对比模型预测精度高,稳定性好,因此可更好地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负荷预测微生物遗传算法野狗优化算法极限学习机灰色关联分析

    运行参数对高温燃料电池物质分布与启动时间的影响研究

    楚笑天谢永亮
    330-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comsol软件,建立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化学传热传质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改变电池的电压和入口温度,分析运行参数对电池内物质分布以及启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和电压的降低,电池反应物的消耗量及水的生成量在不断增加,启动时间也随之缩短.电压低于 0.4V以下时,会导致阴极氧气不足产生"饥饿"现象.并且当进气温度高于150℃时,提高进气温度对启动时间的影响会大幅减少.即 0.4V的启动电压及 150℃的进气温度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启动参数.

    高温燃料电池进气温度电压

    太阳能PV/T+相变能与直蒸式水源热泵供热(冷)系统特性分析

    杨国栋张昌建罗景辉彭磊...
    337-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河北农村建筑清洁供暖问题和太阳能利用具有不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太阳能PV/T+相变能与直蒸式水源热泵供热(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4.453kWh,制热系数COP平均值 3.41;夏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 5.945kWh,制冷系数EER平均值 3.2;将发电量用于系统运行,制热系数COP为4.22,制冷系数EER为 4.19,分别提高了 23.75%和 30.12%;夏季单纯PV/T太阳能电池发电量 5.537kWh,本系统的发电量提高了 7.37%.该系统经济效益高,运行稳定,是一种实现河北农村清洁供暖有效途径.

    太阳能PV/T发电效率直蒸式水源热泵相变能系统性能系数

    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性能研究

    孙庆龙丁晓欣
    345-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有利于为现场施工相变材料掺量提供理论依据.以硬脂酸和月桂酸为相变材料制备相变混凝土砂浆,研究了不同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相变复合体系替代比例的增加,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的密度、塌落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墙体中心温度峰值和侧面温度峰值均下降.相变复合体系替代比例为 30%时,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满足C45的强度等级要求,相比普通混凝土,相变混凝土围护墙体中心温度峰值降低幅度为 9.7%,侧面温度峰值降低幅度为 12.4%.相变复合体系替代比例为 50%时,相变混凝土围护结构满足C30的强度等级要求,相比普通混凝土,相变混凝土围护墙体中心温度峰值降低幅度为 16%,侧面温度峰值降低幅度为 23.5%.

    近零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换热性能

    铁铬液流电池碳基电极改性优化进展

    杨鹏曾义凯
    351-35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铬液流电池(ICFRB)作为一种成本低、灵活性高、响应快、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广泛温度范围的电化学储能装置,能有效解决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波动难题,近年来备受关注.电极作为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将直接影响电池的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将对(ICFRB)的碳基电极修饰改良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介绍了相关策略和方法,包括含增加氧化官能团、添加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等措施.这些修饰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并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为(ICFRB)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铁铬液流电池电极修饰电极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