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能城市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能城市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智能城市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半月刊

2096-1936

tg@int-city.com

024-31603655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兰州北街46号

智能城市/Journal Intelligent City
查看更多>>《智能城市》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辽宁省科技厅主管,辽宁省科学情报所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ISSN 2096-1936, CN21-1602/N。本刊拟抓住国家推广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契机,通过平面媒体平台加以引导和宣传,深度参与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打造智能城市的品牌企业。本刊力争打造成为中文版的PLOS ONE,成为全领域的智慧综合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漳州双鱼岛停车设施需求及布局研究

    钱芳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鱼岛是填海形成的人工岛,是以旅游度假、休闲商业、居住等为主的复合功能生态型岛屿,可利用面积、空间有限,停车设施布置成为主要问题。文章引入路网容量预测岛内停车需求量,结合全岛内外交通和空间布局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多种停车场建设形式,有效改善岛屿停车系统,为岛上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岛屿停车设施建设形式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陈文玲司栋栋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某办公大楼遥感影像数据,利用ContextCapture和大疆智图建模软件分别建立实景三维模型,对比分析模型的建模质量,实地选取10个检测点,利用GPS测量检测点坐标与三维模型中量测检测点的坐标进行对比,评定两种三维模型的精度。结果显示,产生的两种三维模型精度较高,建模效果较好,均可用于城市三维模型的建立。

    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建模ContextCapture大疆智图

    基于GIS的城市地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朱永志程书昌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调查中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构造复杂等特点,传统的地质调查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今工程项目的需要。文章以GIS技术为支撑,设计了地质调查数据服务系统。该系统面向野外地质调查人员与项目管理人员,可实现海量地质调查数据、地下水监测数据以及相关矢量和高程等数据的存储、管理、更新、合成、查询、分析与评价、可视化表达等专业功能。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系统得到了较好的反馈,可为地质工作者的开展提供帮助,有助于决策者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地质调查GIS技术信息化三维可视化

    基于Mike的水库大坝溃坝洪水影响分析

    黄振江卢典钟平杨晟...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五强溪水库大坝进行了溃坝洪水分析计算,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了大坝溃坝成因,采用Mike系列软件构建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进而模拟了溃坝洪水演进过程及影响范围。结果显示,溃坝最大洪峰流量为97 231。7 m3/s,洪水传播至常德市时洪峰流量均小于常德市百年一遇防洪标准31 600 m3/s,对常德市区基本没有影响;下游总淹没面积最大约为183。2 km2;桃源县淹没面积最大,为89。94 km2;淹没水深最大区域为五强溪镇,约20。02 m。该模型可以为五强溪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及下游城镇避险转移提供技术支撑。

    溃坝洪水演进预测分析

    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

    夏俊贤黄忠铭王一兆张荣辉...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地铁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地质环境进行监测预警,文章分析了广州凤凰南路凤马盾构井所处岩溶水文地质条件,采用基于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对凤马盾构井周边岩溶地质环境敏感触发因子-岩溶地下水的实时高精度监测,实现了对地铁隧道及周边工程导致岩溶地下水气压力异常的监测预警,提出了岩溶发育区地铁隧道安全运营管理监测预警响应机制。监测数据表明,监测点能够对凤马盾构井施工导致的岩溶地下水气压力异常进行有效的实时高精度监测,实现了地铁隧道安全运营管理响应。

    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地铁隧道岩溶地质环境

    基于机器学习量化对城市热岛的形态学影响

    陈紫荆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利用XGBoost结合Shapley值(SHAP)和部分依赖图(PDP)评估城市形态对城市热岛的影响。结果强调了城市形态属性对热岛的差异性影响,优化建筑配置可降低热岛风险。城市布局因素对热岛表现出阈值影响,要在有限时间内控制建筑表面分数和建筑高度,以减少负面影响。该研究模型关注适应空间规划,抵御城市热岛极端风暴,通过可解释的机器学习,为城市形态与热岛风险的关系提供建议。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城市热岛城市建筑形态

    数字怀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技术研究

    杨雪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是近年来获取地理信息的直接技术手段,怀安城市框架建设主要利用航空摄影技术获取原始像片数据,进行像片控制网布设,基于所获取的已知影像及控制点信息进行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搭建数字怀安城市框架。文章主要阐述怀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数字怀安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内容、建设成果与应用。

    无人机摄影空间框架建设实景三维模型

    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刘剑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中的具体应用,明确其在提高登记精度、效率、规划和管理等方面的价值,文章对测绘技术在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测绘技术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中的应用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图和空间数据支持,保障权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登记效率和质量,进一步规划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测绘技术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智能微电网故障特性分析

    黄巨朋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电网(MG)发电技术目前是融合绿色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的一种智能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探讨MG控制系统的保护对策,文章研究了MG控制系统中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BDG)在不同保护模式下的故障等效模型,分析MG在并、离网不同工作状况下的故障输出特点,为MG网络系统的维护配置提供可信基础,确保MG网络安全平稳工作。

    智能电网微电网故障特性

    基于POE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外部消极空间优化

    杨雪莉郭园李顺龙罗文杰...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全面建设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但在建设中诸多站点外部出现了消极空间,带来了空间破碎化等问题。文章以重庆轨道交通9号线溉澜溪站点外部消极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消极空间使用后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POE),提出优化消极空间的设计策略。

    消极空间轨道交通POE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