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粉煤灰碱法提铝的副产物-蛋白石(SiO2·nH2O,非晶质二氧化硅)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是土壤中的次生/黏土矿物.将蛋白石与沙粒复配形成团聚体应用于沙漠化土壤修复,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大规模生态化处置方式.然而,由于无机矿物质的缺乏,该团聚体与自然土壤团聚体仍有差距.本文通过短期土培实验,研究了石灰石(CaCO3)、脱硫石膏(CaSO4·2H2O)、磷酸钙(Ca3(PO4)2)、赤铁矿(Fe2O3)、三水铝石(Al(OH)3)等无机矿物改良剂对团聚体形成、稳定以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阐述了其内在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五种改良剂中,只有石膏可有效降低团聚体的pH,且石膏对提升团聚体的保水效果最为显著,但石膏会增大电导率.改良剂均能促进团聚体的形成,提高机械稳定性,石膏、CaCO3、Fe2O3有利于提高团聚体的水稳性.XRD/SEM/FT-IR/XPS等分析表明,无机矿物与沙子/蛋白石发生吸附作用,团聚体表面形成了有利于团聚体生成的无机矿物界面层.与CK相比,改良后的大团聚体(>0.25 mm)以孔径<80 μm的孔隙和边界孔隙为主,孔隙率增加、孔隙数量和平均孔隙直径(MPD)减少、孔隙结构更致密、孔隙间的连通性提高以及孔隙网络更复杂.特别是经脱硫石膏改良后,微团聚体(<0.25 μm)的MPD和2~5 nm 中孔的数量增加,总孔隙体积和0~2 nm 微孔的数量降低;而Ca3(PO4)2和Al(OH)3增加了>15 nm介孔的数量.总之,作为土壤"骨架"的无机矿物有效改善了蛋白石/沙粒团聚体的物理结构,加速了团聚体的形成.因此,脱硫石膏优化了大聚集体的形成和稳定性.经脱硫石膏改良的团聚体可作为类土壤基质,加速退化的沙漠化土壤的生态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