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

月刊

2097-2253

010-88363871

100037

北京市820信箱

绿色建造与智能建筑/Journal Creen Constructio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查看更多>>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建设部科学委员会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主办。主要内容有宣传智能建筑行业的产业政策、报道智能建筑行业的科研成果、交流智能建筑行业和工程设计与施工经验、传播智能建筑行业的动态信息、推广智能建筑行业的成功技术和先进产品。读者对象为建筑设计院所、系统集成公司、建筑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生产厂商、行业管理等相关单位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对元宇宙布局及新赛道卡位的分析与探讨

    徐天熠张汤子南肖敏陆侃...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元宇宙所运用的技术,其次分析国内外元宇宙布局,最后提出元宇宙这条新赛道上提前进行布局以及进行卡位的方式方法.

    元宇宙新赛道卡位布局

    城市装配式道路工业化生产建造技术探讨

    张峰罗利
    47-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城市道路仍采用的是传统的现场浇筑式施工工艺,存在施工效率、环保、交通压力等诸多问题.为此,文章以成都市三环路非机动车道改造工程为例,研究装配式道路工业化生产建造.通过采用工厂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智能恒温养护系统,确保了装配式道板的成型质量;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将生产、运输及现场安装统筹规划,现场构件机械化施工,确保了道板安装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工效.成都市三环路非机动车道改造工程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装配式预制道路面板路缘石云平台工业化

    基坑位移监测与ABAQUS有限元综合评估研究

    杨凯源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坑工程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下开挖工程,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评估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基坑位移监测数据与ABAQUS有限元分析的综合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ABAQUS的基坑位移监测模拟方法.模拟结果表明,支护前期的土体位移受钻孔影响集中于桩体孔径附近,支护后期桩周土体位移受导墙支撑而变小,最大位移产生于导墙边角处.通过将实测位移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监测方法的可靠性.该研究有望为优化基坑施工方案,降低深基坑施工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基坑工程位移监测ABAQUS有限元计算综合评估

    某深基坑施工变形监测与预测研究

    衣作连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坑开挖变形预测是主动风险控制过程,以烟台市某高层框架式剪力墙结构住宅楼项目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获得基坑支护桩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实测值,并基于BPNN与NSGA-Ⅱ组合算法对基坑变形进行预测,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护桩及地表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BPNN与NSGA-Ⅱ组合算法的基坑地表沉降、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测试样本决定系数与训练样本决定系数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开挖段,支护桩水平位移均呈非线性增加趋势,而在嵌固段则呈近线性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地表沉降均呈现迅速下降并在60d后趋于收敛;BPNN与NSGA-Ⅱ组合算法具有较高的基坑变形预测精度.

    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现场监测变形预测

    基于智慧工地理念的制造业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究

    陈琛琛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各种前沿技术手段的影响下,制造业项目施工管理的智能化趋势愈发明显,"智慧工地"理念应时而生.制造业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应与时相偶,基于智慧工地理念,巧用各种前沿技术,致力于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协同提升.在此背景下,就基于智慧工地理念的制造业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展开探究存在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相关技术要点的应用加以概述.

    智慧工地制造业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智能建筑幕墙施工结构变形监测技术研究

    吴国峰
    62-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现有的监测技术监测后实测值超过标准范围,桁架两端支座反力较高,为此研究智能建筑幕墙施工结构变形监测技术.选择适用隔热型材料与玻璃形成幕墙,通过3Dmax、CAD等软件设计幕墙,确保幕墙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应用BIM技术来分区建模,对智能建筑幕墙设计过程中的碰撞问题进行检测.运用张力仪进行索力测试,使用千斤顶来控制索力误差,计算索头的位移量,对显示器中的读数进行记录得到测试索力值.采用的是相位式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激光脉冲发射器将激光进行照射,通过接收装置接收激光反射回来的信号,采用靶点转坐标的形式采集点云数据形成点云模型.比较点云模型与设计值的偏差,从而完成对结构变形量的监测.测试结果表明,5个小组的变形监测点水平位移均在0mm~4mm之间;桁架两端支座反力结果均小于3kN,结果符合预期,说明运用本文变形监测技术能够控制形变程度,达到较好的施工结果.

    幕墙建筑施工结构变形监测

    基于数字化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路轩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践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容易受温度影响产生施工裂缝或其他问题,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信息时代下,以数字化手段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可有效规避施工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本文将结合数字化大背景,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各项工作展开提供借鉴与参考.

    数字化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中国农批天津项目(工业地块)二期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研究

    杜昊禹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工业互联网和5G通信等技术获取相关的数据,通过区块链和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方法计算与分析数据,为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提供重要助力.为有效克服传统建设领域中所存在的高消耗、低效能等建造方式不足等情况,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建造技术等智能建造技术必然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通过对工业建筑工程的智能建造技术的分析与研究,能够为现代化建筑的建设与绿色施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本文以中国农批天津项目(工业地块)二期工程为案例研究背景,探讨其工程中智能建造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其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智能建筑智能建造技术绿色施工

    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的集成与优化

    夏继涛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建筑信息模型(BIM)在智能建筑工程中集成与优化应用,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某智能建筑项目为例,分析BIM在项目设计、施工及运维阶段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BIM技术应用可提高智能建筑项目设计质量、施工效率和运维管理水平.BIM还促进了智能建筑设计优化,通过高效信息管理与资源配置,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能效与用户舒适度,进而为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筑信息模型智能建筑工程建筑施工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正向设计应用分析

    蔡晋豫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我国有了很大进展,并在三维正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IM正向设计是建筑行业信息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BIM三维正向设计是一种通过多专业协调,充分利用BIM模型数据的可视化、可传递性,实现各专业间信息的多向、及时交流.本文就BIM技术在三维正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BIM正向设计数字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