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雷振扬

双月刊

1672-433X

xuebao@mail.scuec.edu.cn

027-67842094

430074

武汉市民院路5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侧重民族学,也发表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等方面的论文。民族学方面以研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共同体的本性及其历史呈现

    周鸿雁江畅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为性、属人性和为人性是社会共同体的一般本性,而人民性是其实质内涵或本然本质.社会共同体是为了全体社会成员更好地生存而由其全体成员共同建立的,全体社会成员是社会的主人,其中社会治理者肩负着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职责,他们凭借社会成员赋予的权力进行社会治理.作为本然本质,社会共同体的人民性在实践上要求确立人民至上、法律至上、个人幸福和社会公正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在人类文明社会,社会共同体人民性的实现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复杂的变形、异化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使社会共同体的人民性本性在全球化时代得到充分实现的新道路.

    社会共同体社会本性自为性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逻辑体系

    韩雨辰高正礼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内涵非常丰富,寓意非常深刻.习近平阐释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明确回答了"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本质论;阐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地位作用,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地位论;强调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量,回答了"谁来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论;阐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回答了"改革为了谁、依靠谁、由谁共享成果"的问题,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价值论;明确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回答了"改革往什么方向走"的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方向论;明确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回答了"怎样谋划改革"的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战略论;概括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方法,科学回答了"怎样谋划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强调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回答了"怎样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问题,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保障论.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逻辑体系

    列宁关于维护文化安全的思想精髓及其现实启示

    颜润芝王永贵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文化安全思想是列宁提出的关于维护社会主义文化安全发展的思想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列宁在推动苏俄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回应了文化安全维护主体、对象、路径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列宁文化安全思想,在理论维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实践维度上推动了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进程,在世界维度上为所有受压迫的民族独立探索文化和文明发展道路提供了伟大榜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新时代新征程,要从列宁文化安全思想中充分汲取理论智慧,不断强化领导基础,确保新征程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要把握文化实际,在"两个结合"中增强文化主体性;要铸牢思想基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人民意志,不断夯实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文化根基.

    列宁社会主义文化安全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强国

    从"天下观"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关键概念解析

    方清云
    35-3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三大体系"的全面型构——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有感

    徐汉明伊力夏提·艾合麦提
    38-44页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孙研金炳镐高洁
    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两个结合"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及其三大优势,把中华民族正确历史观的基础"四个共同"深化拓展为"五个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从魂脉和根脉的理论高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创新性观点的展现,是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两个结合""五个共同"魂脉和根脉纲领性文献

    新时代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的三重维度

    齐付清张健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情感纽带.推动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需要构建多样路径.通过挖掘和打造各民族文化共同符号和共有精神,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与交融互嵌;通过提升中华文化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切实增进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从三重维度统筹推进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思想之基.

    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谱系视角下民族村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以福建琴江满族村为例

    游红霞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谱系是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问题的重要概念.文化的时空谱系、族群谱系与形式谱系分别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载体、铸牢主体、铸牢介体相对应,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框架体系.福建琴江满族村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民族村落,在其近300年的发展历程中,完成了从隔离社会向民族互嵌型社会的转变,形成旗(满人)民(汉人)交往交流交融的时空谱系,并构成"满汉一家亲"的族群谱系与求同存异的文化形式谱系,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根基.由文化谱系的互动性与认同性出发,需要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民族村落之时间谱系、空间谱系、族群谱系、文化形式谱系等多重维度建构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据此,形成民族村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谱系-认同"路径.

    文化谱系民族村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系-认同"

    清代东北移民与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孙守朋李云峰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东北地区大批量涌入移民,他们逐步同东北地区的各民族杂居生活,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相互借鉴,在商业上进行互市贸易,在文化习俗方面逐渐融合.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东北地区形成了兼收并蓄、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又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凝聚力量.

    清代东北移民东北地区交往交流交融

    从共同体意识建构到民族和谐——哈萨克斯坦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实践

    方长明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杂的民族构成以及苏联时期的边界划分,加之缺少现代民族国家的治理经验,外界预计20世纪90年代后的中亚可能会陷入长期的民族冲突和领土纷争当中,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尽管中亚国家中居住着一定数量的跨境民族,但他们并没有提出领土要求,各国也没有因其民族问题而干涉邻国内政.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分析它如何通过"哈萨克斯坦人"这一共同体意识的建构来强化国家建设,既确保了哈萨克人的主体地位,又维护了其他各民族的利益,最终达到"民族和谐"的目标.

    国家认同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人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