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雷振扬

双月刊

1672-433X

xuebao@mail.scuec.edu.cn

027-67842094

430074

武汉市民院路5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侧重民族学,也发表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等方面的论文。民族学方面以研究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基础、核心要义和时代意义

    刘文波赵梦瑶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自身特定的生成基础、核心要义和时代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具有党对文化建设全面领导的政治性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性情怀、"第二个结合"的科学性规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全球性视野等核心要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指南,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动力.

    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基础核心要义时代意义"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原创性贡献

    席军良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把党的组织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工作来定位和部署推进.党的组织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不同发展阶段取得伟大历史成就的重要组织保证.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国内外复杂形势,开创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一方面科学概括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内涵和特征,另一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贯彻党的组织路线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这不仅全面阐述了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着力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宝库,也构建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纲"和"本".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奠基之作

    何星亮
    17-2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

    杨共乐
    22-23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的四个维度

    王新红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新的时代进程、新的历史方位、民族工作实践和"两个结合"的方法论指引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创立背景.概念命题、研究范式、理论叙事的原创性和主体性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深刻变革."主线和纲论""两个源自论""共同一体论""历史方位论""价值意义论""基本制度论""争取人心论""领导力量论"八个方面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在理论、历史和实践上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新时代各民族共同现代化的同构,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鲜明特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话语体系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李学保向红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话语体系研究,就价值意蕴而言,是推动新时代民族理论创新发展,回应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承继关系,实现对西方民族理论的超越和指导民族工作实践的需要;就内涵和路径而言,涉及学科、学术和话语"三大体系"建设,其中学术理论体系是核心;就内容构成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述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两个结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国际比较视野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新时代中国民族理论核心议题的论述创新和话语表达,以及以创新理论话语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等是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

    民族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形成历程及其逻辑——基于2014-2022年《人民日报》的文本分析

    董强沈富城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运用文本挖掘与话语分析方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报道文本进行梳理,发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和深化,并形成了固定的话语表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经历了"树立""培育""培养"的萌芽阶段、"铸牢"的形成阶段和"主线""纲"的深化阶段,话语的生成与变化揭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构建的发展历程.文章借助实践型话语分析理论的视角对文本内容进行挖掘,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发展逻辑.其中,文本的理论逻辑体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形成的理论基点,话语逻辑体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搭建文本与社会的桥梁,实践逻辑体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走向多维实践的过程.由此,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等全方位、系统性、多领域的互动新格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分析文本挖掘《人民日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价值意蕴

    孔亭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华民族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价值意蕴.它有利于增强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它着力防范化解民族分裂势力和地区分裂势力带来的挑战,是新时代党的边疆治理方略的基本遵循,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它厚植大统战工作格局根基,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画出最大同心圆的法宝作用,凝聚起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强大力量;它有力防范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积极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边疆治理统一战线

    近代日本对中国茶业市场的侵夺及其影响

    郝祥满周承智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中期以来,因国际间茶叶生产地、消费市场和运输方式的巨变,中国茶叶输出境外的古老茶道出现了改道和分流.日本作为世界新兴茶叶供给国,加紧参与国际茶叶生产和运输等市场份额的争夺中,以中国为主要对手,以中国国内国际销售运输市场为目标.日本通过收集中国茶叶产销市场的情报,有针对性地抢占长江水道及其支流航线的运销市场份额,并与中俄争夺"万里茶道"陆上运输市场.日俄等列强对中国茶叶市场的争夺,导致中国茶叶逐步退出海外市场,致使中国茶业及相关产业衰落.

    中国日本茶业竞争茶路改道万里茶道

    中国式民族事务治理道路的三重特质

    金秋实纳日碧力戈
    6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事务治理是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式民族事务治理道路,其特质集中表现于法治道路、制度道路和发展道路三个维度.依法治理为民族事务治理提供基本方式,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民族事务治理凝聚民族共识,推动共同富裕为民族事务治理筑本夯基.在法治道路、制度道路、发展道路的三重有机整合之下,党和国家以"制度之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彰显着新时代民族事务治理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丰富着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民族事务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