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辩证法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通讯

李醒民

双月刊

1000-0763

wangdm@gucas.ac.cn;libin08@gucas.ac.cn

010-88256007

100049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自然辩证法通讯/Journal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1月10日。该刊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这本特立独行的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赢得各国学人的赞誉和重视,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知可以免责吗?——反思气候变化中的历史排放责任

    王莹莹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处理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问题,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焦点话题.先发国家主张,他们祖先当初的行为是基于"可原谅的无知",既不需要在道德上遭受谴责,也无需为历史排放导致的后果加以补偿.通过分析可看到,以"无知"作为免责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在道德责任问题上,无论是从气候科学知识传播来看,还是从排放行为的可控程度来看,抑或从排放者的道德回应来看,"无知"都不是避开道德谴责的恰当理由.在后果责任的问题上,历史上"无知"的排放者也需要承担补偿责任,但这里承担的不是严格责任,而只是有限的补偿责任.如果历史排放者已离世,他们的后代在继承祖先传递的利益之时,也应当承担起对历史排放受害者的补偿义务.质言之,历史上的排放者和他们的后代都不能以"无知"为由逃避责任.

    气候变化无知历史排放道德责任后果责任

    气候变化与道德责任的多语义性辨析

    孙丰云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责任是一种人为的伤害,但当对照标准责任概念分析时,又发现存在诸多困境.本文根据哈特对道德责任概念的多语义性分类,对气候责任进行了分析,认为: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被排除在气候责任之外,个人要承担角色责任和美德责任,而国家要承担能力责任、角色责任和美德责任,发达国家还要承担补偿责任.

    气候变化道德责任气候责任

    科学与政策的复杂关系:臭氧治理和气候变化治理的政策比较

    申丹娜李立晨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科学与政策互动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国际环境事件的复杂性,并从臭氧治理和气候变化治理两个案例出发,分析影响其治理的政策因素.分析认为,确定或不确定的科学结论,国家利益以及替代技术是影响臭氧治理与气候变化治理的关键因素,也导致了两个看似相同的国际环境事件却最终取得了完全不同的政治效果.最终本文认为,政策议程总是在"基于知识"的认知共同体和"基于利益"辩护原则下交替出现,科学与政策的关系问题在实际事件中总是变化并可以协商的.

    臭氧治理气候变化治理科学政策互动关系

    应对气候变化——资本主义的挑战与社会主义的道路

    丁参戴建平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关乎人类共同体的命运,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就与资本主义制度休戚相关.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策略变幻莫测、反复无常,始终不能一贯性地履行全球责任.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自由民主体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两大核心要素,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可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遭遇的挑战,同时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可以给出人类社会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可能性道路.

    气候变化市场经济自由民主社会主义道路

    哲学已死?——霍金的哲学思想

    吴玉梅孙小淳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金在《大设计》中声称"哲学已死".他的"哲学已死"究竟是指什么?本文考察霍金的哲学思想,指出霍金以自然定律统治自然的"科学决定论"为基本原则,试图在科学的框架内对本体论、因果律以及宇宙本质等问题做出"科学"的解答.霍金的"解题"并不成功,哲学当然也没死亡.霍金结合最新的物理科学进展为哲学的基础性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答案,却是有意义富有启发性的尝试.

    依赖模型实在论科学决定论因果律历史求和法人择原理

    多重实现两难与特殊科学自主性

    成骁杰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重实现论题,夏皮罗构造了一个两难:在一个多重实现案例中,如果两个物理实现者是同一种类型,那么功能类型实际上被单一实现,功能类型应该被还原为物理类型;如果两个物理实现者是真正不同的类型,那么不存在任何经验定律能够将这两种物理类型归为同一种功能类型,功能类型应该被取消.无论是还原还是取消,研究功能类型的特殊科学的自主性都会受到威胁.然而,夏皮罗对两难中取消主义困难的分析是不成立的,理由有三:其一,用于取消功能类型的理由也可以用来取消物理类型,这导致取消主义者也面临一个两难;其二,取消功能类型会造成实践上的困难,我们无法准确描述一些事物;其三,功能类型和物理类型都有各自的价值,它们共同帮助我们完整地描述世界.

    多重实现两难特殊科学还原主义取消主义

    科学解释与科学理解——重思亨普尔覆盖律模型

    胡星铭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一种传统的观点,科学的目标是解释而非理解.然而,包括爱因斯坦和亨普尔在内的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科学的目标是理解.但一些人坚持认为,即使这些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用到"理解"这个词,他们只是随便一说;"解释是科学的目标"才是他们严肃认真的看法,至少对于亨普尔是如此.本文反驳了这一观点,探讨了"科学的目标是理解"这一观点与覆盖律模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也简略讨论了科学中的语境主义与反语境主义.

    理解科学解释亨普尔覆盖律模型语境主义

    萨哈罗夫与苏联氢弹研制——基于苏联解密档案的研究

    张泽宇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哈罗夫是苏联氢弹工程的领军人物.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设计原理,成为苏联首枚氢弹研制成功的关键人物.在接下来的苏联二级氢弹研制中,萨哈罗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和同事共同提出辐射内爆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最终研制成功威力更大的二级氢弹.

    萨哈罗夫氢弹第三种想法

    气球高空科学探索时代的"天顶号"事件——约束科学活动的早期争议

    吴燕
    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1875年4月15日,载有三名乘员的"天顶号"气球升空进行高空科学观测.此次飞行达到了预定高度,也取得一些高空大气数据.但其中两名乘员在飞行中因窒息而死亡.法国天文学家费伊随后致信科学院,认为在当时条件下到超出生命极限的高处进行科学研究的举动在道义上应被禁止,科学机构或组织也不应鼓励这种活动.这是有关是否应约束科学活动的较早期争议.

    天顶号加斯东·蒂桑迪耶气球科学考察科学伦理科学英雄主义

    巴特利特创建自相关检验理论的历史探缘

    聂淑媛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巴特利特的学术背景出发,立足于"为什么数学",挖掘了巴特利特创建自相关检验理论的发展历程及推动缘由.从理论探究和实践数据分析的双重视角,巴特利特剖析了由于观测数据之间存在"依赖性",普通统计意义下的显著性检验在时间序列分析中通常是无效的.为探讨新的统计推断方式,在推证平稳序列自相关误差公式的基础上,巴特利特最终推断了 自相关系数的分布函数,构建了巴特利特检验定理,为时间序列分析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巴特利特自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分布函数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