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辩证法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通讯

李醒民

双月刊

1000-0763

wangdm@gucas.ac.cn;libin08@gucas.ac.cn

010-88256007

100049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自然辩证法通讯/Journal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1月10日。该刊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这本特立独行的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赢得各国学人的赞誉和重视,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变形记:反思《科学、真理与民主》

    菲利普·基切尔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回顾了 自2001年《科学,真理与民主》出版以来,我对科学、民主和相关问题的思考演变.本书出版后我很快意识到"良序科学"的概念需要进一步延展,因为其只关注了科学与社会互动的一个方向.气候变化的例子迅速促使我思考如何将科学信息合理地传递给公众.在阐述我的观点时,我发现古典实用主义的传统,特别是约翰·杜威的工作很有意义,我开始意识到在讨论科学时不应该事后才考虑到价值的问题,应该将我们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嵌入对价值的精心描述中.到目前为止,我的研究基于一种杜威式的实用主义,形成了:一个更宽泛的科学哲学概念、一种对所谓纯知识的怀疑论立场、以及对于"改造哲学"的重要性的信念.

    实用主义价值理想协商良序科学纯知识

    论科学自主的社会根源

    袁海军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整合科学与社会的哲学努力中,基切尔的"良序科学"构想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他主张,"科学的"和"好的"不能划等号,好科学要由好社会来提供担保,而好社会的关键在于奉行民主协商原则.基切尔选取的规范性立场,实际上要求用社会的整体利益来支配科学的进展.这里也有风险,整体利益可能落不到实处,结果和强纲领的情况一样,科学对社会成见的矫正力量倒是先失去了依据.本文主张,通过阐明科学自主的社会根源,兼顾科学对社会的推动和社会对科学的约束两个方面,实现科学与社会的更好整合.

    良序科学强纲领科学实践

    基础研究与良序科学

    白惠仁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型举国体制都要求发展和革新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构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需要处理好: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的选择问题、长期稳定的知识供给问题、公共价值的充分代表问题及如何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问题."良序科学"作为科学哲学家所论证的关于现代科学形态的理想模型,提供了一种扩展科学多样性的思路,可以从认知多样性和价值多样性的角度分别回应上述的基础研究的认知需求和价值需求,为解决"前瞻性"基础研究的现实难题提供了启发.

    基础研究良序科学科学多样性

    干预的硬度:以伍德沃德和埃伯哈特的理论为范例

    胡怀亮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因果操纵理论中,干预是一个核心概念.伍德沃德的硬干预理论和埃伯哈特的软干预理论是当今较有影响力的因果操纵理论.硬干预理论无法合理解决基本物理定律、生理和心理问题,而软干预理论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埃伯哈特的软干预理论实际上是对伍德沃德硬干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然而,当存在潜在共有原因时,软干预理论同样面临困境,它只能局部解决硬干预理论面临的问题.

    因果操纵理论硬干预软干预共有原因

    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劳动现象学蠡测

    曹瑜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自我实现无疑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旨,但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阐释架构不同的是,马克思基于"劳动现象学"的阐释架构,开启了技术哲学的现象学建构.首先,基于对象化劳动之于人的自我实现的存在论阐释,揭明劳动与技术之间"自然性"意义上的源始存在关系.其次,基于对象化劳动之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与超越之维,揭明技术作为一种人的自我实现的超越性力量的主体性特质.再次,基于技术作为一种个人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条件和呈现方式,揭明技术在人的自我实现与政治解放之间辩证互动的公共性潜质.最后,基于政治共同体之于对象化劳动的条件性与中介性结构,揭明马克思技术哲学对于技术现代性反思与超越的时代意义.

    马克思技术哲学劳动现象学主体性公共性

    科学家如何理解科学定律概念——一个实验科学哲学的初步研究

    丁超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科学哲学对科学定律的概念做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卓有洞见的论述.然而这些研究都是在哲学家的语境中进行的,科学家作为科学定律最重要的使用主体,他们的实际观点并未经过任何经验调查.这带来了一个隐约的担忧,对科学定律的分析是否脱离科学实践本身了?实验科学哲学的探索为解答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物理学共同体的定律观做了探索性的经验调查,结果显示物理学家与哲学家普遍认同的观点存在较大差异.这项经验研究旨在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增进人们对科学定律的理解,呼吁科学哲学回归科学实践本身.

    经验研究概念差异描述性问卷调查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的理解

    李醒民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翘楚,这个时期在不少文章中论及对科学的看法.本文围绕他关于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科学破产和科学万能、科学与人生观诸问题的理解加以介绍和评论,并表明笔者的一孔之见.

    胡适科学科学观五四新文化运动

    16世纪哥白尼学说的传播——再论科斯特勒与金格里奇之争

    吴紫露宁晓玉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著名小说家科斯特勒与哈佛大学天文学与天文学史双料教授金格里奇曾就哥白尼的《天球运行论》一书"有人读"还是"无人读"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对二人的论据展开讨论,发现二人结论实际上是针对不同读者群体而得出的.以此为切入点,对16世纪《天球运行论》的流传情况进行讨论,并从不同层次对日心说的传播进行初步探讨;指出《天球运行论》一书由于自身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不能与同时代的其他天文著作的销量相提并论,而且《天球运行论》一书的传播并不直接等同于哥白尼日心说的传播;16世纪的日心说得到了不同层次的人群不同方式的传播.

    哥白尼《天球运行论》16世纪日心说的传播

    番薯推广的动因和影响——以清代江西为中心

    李昕升王思明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清初闽粤流民将番薯引种至江西到近代番薯成为全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在不到两百年的时间,江西山区作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清代番薯在江西成功推广是番薯自身优势结合流民因素的综合作用;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番薯的推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山东与江西进行对比清晰可见番薯推广的差异,不能单纯用人口压力论来解释.番薯在江西的推广的价值和功用颇多,对农业经济的转型亦有所裨益,也造成了民食杂粮化的趋势.

    番薯江西推广动因影响

    消费级脑电图产品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马诗雯陈海丹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脑电图(EEG)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涌现.有的产品,比如Focus头环的使用在我国已引起社会关注和伦理争论.本文选取消费级EEG设备中的10个代表性产品,考察其工作原理和宣传功效,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产品存在的安全性、神经炒作、神经监控和神经隐私问题.文章提出,消费级EEG产品面临的最核心的伦理挑战是神经监控和神经隐私问题.鉴于目前国内外缺乏相应的监管,本文最后针对这些伦理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直接面向消费者脑电图伦理神经监控神经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