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辩证法通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通讯

李醒民

双月刊

1000-0763

wangdm@gucas.ac.cn;libin08@gucas.ac.cn

010-88256007

100049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自然辩证法通讯/Journal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属哲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创刊于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年1月10日。该刊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和多维度透视的综合性学术杂志,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这本特立独行的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撒播人文情怀为旨趣,以科学与人文珠联璧合、学术共思想相得益彰为归宿。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赢得各国学人的赞誉和重视,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臆想世界:明代犀牛的形象失真

    杨妍均陈芳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周时期,犀牛曾生活在华夏平原地区,但随着气候、人口等原因逐渐在北方绝迹,其形象也开始失真.然而,明代初期朝贡活动频繁,宫廷曾多次获得域外贡犀,但朝廷官员在极有可能见到真实犀牛的情况下,所绘犀牛仍然出现失真现象.此外,同时期不同类别文本中的犀牛图像完全不同,存在颇多疑惑.本文从博物学角度剖析犀牛图像如何失真、为何失真以及谁使得图像失真等问题,进而探讨图像中的"臆想世界".

    图像失真犀牛明代朝贡

    一种基于工程师的科学体制化研究何以可能

    张培富李海涛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革命从根本上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数理-实验的科学观,将科学定义为一种基于实验和理性传统的,以造福人类为目的 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这一新定义形成了现代科学家群体,和独立于理论科学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科学,由此形成了科学哲学中社会-文化研究、实践转向和工程哲学新的哲学领域,这些新领域无一不诉诸或强化了工程师的理论地位.这一地位意味着,工程师和工程问题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反思现代科学体制化的独立视角,在这一视角中,现代科学是古代社会工匠传统的继承者,科学体制化的进程是工匠传统取代自然哲学传统的进程.工程师视角的介入,将丰富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研究的层次,从而有利于对中国科学体制化进程的深入理解.

    工程师科学体制化

    论人体生物样本库知识产权权利归属与利益分享制度

    伍春艳焦洪涛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体生物样本库知识产权权利归属与利益分享制度作为一项具有约束和激励功能的制度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生物样本库与研究者、人体生物样本提供者等利益相关方的不同利益需求.在人体生物样本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加强利益相关方渐进的沟通与协调,引导各方形成理性预期,探寻出具有合理性、适配性以及内在层次性的具体路径,进而建构起以知识产权和利益分享为轴心的人体生物样本库样本和数据的获取与利用机制,促进生命科技领域创新能力的增强和公共健康福利的提升.

    人体生物样本库知识产权利益分享

    STS领域杰出人才的特征分析——以贝尔纳奖获得者为例

    李淑敏王永伟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贝尔纳奖作为STS领域的最高奖项,其获奖者的成长轨迹对于研究STS领域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通对过这一杰出群体最佳科研产出年龄、跨学科及近亲繁殖情况、论文产出、学术脉络等方面的分析,特对中国STS未来人才培养及科研管理提出如下建议:探索以年龄为主要标准的科研管理制度、倡导跨学科教育避免近亲繁殖、科研产出应从量转向质、秉持特色即一流理念创建中国STS学派.

    STS人才培养贝尔纳奖

    杨振宁科学-经济思想与中国科技创新

    邹文卿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振宁不仅是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是一位科技战略家.他对中国科学与经济发展非常关注,在我国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富有远见并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对策建议,蕴含了深刻的科学-经济思想.在我国科学与经济基础薄弱时期,杨振宁突破了传统科学观下科学-经济的线性模式,提出优先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开放等非科技创新模式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世纪,科学的技术化、经济化效应逐渐彰显,我国创新要素逐步完善,杨振宁建议加强科学-工业-经济之间的互动作用,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内生增长动力.

    杨振宁科学-经济科技创新

    科学人生观:王星拱及其科学思想述评

    黄瑞雄俞光华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星拱是较早在中国宣传科学方法,推崇科学精神,并躬耕于科学教育事业,对科学哲学发展有积极贡献的学者和教育家.他穷一生之力普及科学知识,并力争发扬科学的"明物致用"价值,力促科学与人文结合,力图以科学方法为武器开发民智,提高国民科学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

    王星拱科学科学价值当代启示

    有意识的观察者——《心灵与认知》丛书述评

    李恒威蔡诗灵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刘晓力教授主编的《心灵与认知》丛书是当前国内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目前丛书已出版的著作有四部:《涉身与认知:探索人类心智的新路径》《概念与感知:心灵如何概念化世界》《知觉即行动:从哲学概念到机器实现》《身体与技术:德雷福斯技术现象学思想研究》.这套丛书紧扣领域的前沿问题,对当代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发展的多个面向给出深入而有创见的研究,充分展现国内学界,尤其是青年学者在开展前沿问题研究时发创见之言的自觉意识和力求开新的稳健姿态.

    心灵科学科学哲学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