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资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资源学报
自然资源学报

李文华

月刊

1000-3037

zrzyxb@igsnrr.ac.cn

010-64889771

100101

北京9719信箱

自然资源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等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为任务,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积极开展有关学科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促进自然资源学科研究的繁荣,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主要报道范围:(1)自然资源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2)中国自然资源考察(数量、质量评价)、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经验及研究成果;(3)自然资源研究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及其研究成果;(4)区域自然资源的管理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5)综述和简要报道国内外自然资源研究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6)自然资源研究中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7)其他对自然资源研究具指导意义的论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演进关系研究

    邓毛颖韦晓莉张国俊
    1682-1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下,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协调演进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演进的时空格局特征与类型.结果表明:(1)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增长态势.(2)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协调等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东、中部向西部、东北递减格局.(3)协调演进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且以HH型、LL型、HL型为主.(4)协调演进重心呈现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的趋势.(5)协调发展类型分为"城镇化先行""绿色发展先行"与"同步发展"三种,其中"城镇化先行"为最主要类型.针对不同协调发展类型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持续助力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发展协调演进.

    新型城镇化绿色发展协调演进时空格局

    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生长模式与形成机理研究——以万州为例

    王华方国臣赵万民周国华...
    1698-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城"空间格局是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水环境交互适应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通过阐明"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概念内涵,从地理学视角建立其分析框架,选取典型城市万州为研究区,利用田野调查、地形位置指数模型、MCR模型等方法,综合研究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生长模式、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发现:(1)三峡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演化是一个"生成—强化—解构—重组"螺旋式上升的生长过程.在对外开埠与移民搬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万州"山—水—城"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结构形态与地域功能不断演化与重组.(2)三峡库区城市扩张对山水生态网络的影响与反馈,以及山水环境变化对城市空间生长的限制与引导,形成独特的"山—水—城"空间格局与生长模式,包括6种动态生长模式与12种静态生长模式.(3)地域性空间组织关系的重构以及城市系统的选择,决定"山—水—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化,受"自然山水环境+社会经济转型""地域特殊事件+山水环境变化"的综合驱动,三峡库区城市空间生长逐渐突破实体门槛的限制,并向下一阶段生长周期持续演进.由此,提出库区"山—水—城"空间格局的调控路径,为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与系统治理提供支撑.

    "山—水—城"空间格局演化过程生长模式形成机理三峡库区

    过去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海河流域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丁楠李义博陶福禄
    1720-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河流域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人口密集、长期不适当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了该区水土流失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对海河流域径流、泥沙以及氮磷流失的影响,不仅可为流域水沙灾害的预警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1985-2015年海河流域气候、土地利用、蒸散发(ET)、归一化植被指数(ND VI)和净初级生产力(NPP)等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六个子流域中,各变量(ET、NDVI、NPP、径流、泥沙、氮磷等)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2)温度和降雨直接影响径流,从而间接地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3)蒸散发受到温度和降雨影响,直接影响径流,并间接影响泥沙和氮磷流失.由此揭示了过去3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的影响机制,对于理解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海河流域土地利用气候变化生态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