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中山大学

王建华

双月刊

0529-6579

xuebaozr@mail.sysu.edu.cn

020-84112585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Journal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反映中山大学理科各院系、各研究单位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主要发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硫循环驱动矿区地下水As污染形成与As形态转化的研究进展

    郭家华周舜杰丘艳莹李钰...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区地下水As污染导致严重的环境与健康问题.矿区地下水As释放与迁移转化过程中,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关键作用,包括一系列S-As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硫循环对As污染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限制了As污染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因此,厘清生化硫循环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形成与As形态转化的影响是控制矿区地下水As污染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硫的还原、氧化以及歧化等多个硫转化过程组成的硫循环机制及其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形成与As形态转化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还原过程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的形成与转化作用具有两面性,既可导致As释放,亦可使As固定;硫氧化过程可把As(Ⅲ)转化为As(Ⅴ)从而被吸附固定,同时可介导As还原使As毒性及可移动性增强;此外,自养的硫歧化过程可改变矿区地下水中S的价态和形态,进而对As的迁移转化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S-As耦合循环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控制的意义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在矿区地下水As污染的形成、转化与控制研究中,应首先明晰地下水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网络并探明其对As形态转化的影响,进而构建S-As耦合转化数学模型,以助于研发更有效的矿区地下水As污染控制技术.本综述有助于增进对矿区地下水As污染形成及As形态转化机制的认识,为矿区地下水As污染有效控制提供可行技术支撑.

    高硫矿区地下水砷污染硫酸盐还原菌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邻里绿色空间对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个人属性的调节作用——以广州市为例

    朱战强刘冰符家颖
    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民健身的政策背景下,结合居民个人属性深入研究邻里绿色空间对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有助于引导更多的居民参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从而提高城市健康水平.本文以广州市26个典型社区为例,通过构建多个广义分层线性模型分析邻里绿色空间与休闲性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居民个人属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邻里尺度下的绿化率和健身设施数均会促进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活跃程度,然而,居民喜欢运动好友数量的增加仅会增强绿化率的促进作用,却会反过来削弱健身设施数量增加对休闲性体力活动的活跃程度的促进作用.鉴于社会支持对于邻里绿色空间对于居民休闲性体力活动的调节,本文建议社区在发动社区成员关心和参与健身运动的同时,也应充分利用甚至扩大绿色空间,注意及时检查和充分配置邻里范围内的健身设施,将邻里绿色空间的健康效益最大化,以促进居民达到休闲性体力活跃.

    休闲性体力活动邻里绿色空间个人属性广义分层线性模型调节作用广州

    2017—2019年佛山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司徒淑娉陈辰莫海华何焯燃...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7—2019年佛山市环境空气监测站点监测的臭氧(O3)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O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开展污染天气分型研究.结果显示,2017—2019年佛山市O3污染呈恶化趋势,污染主要集中在9~10月,其次是5~6月;日变化显示出"单峰"型分布特征,一般在15时达到峰值;从空间上看,O3污染主要集中在南部.O3与日总辐射量、日最高气温、日均气温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日均相对湿度、日总降雨量、降雨时长和风速均呈负相关关系;当日总辐射量高于10.1 MJ/m2、日最高气温高于24.3℃,偏西风和风速不高于5 m/s时,有利于当地出现O3污染;降雨发生和持续时间影响降雨对O3污染缓解的效果,短时降雨和夜间降雨不能缓解O3污染.诱发O3污染的大气环流类型能分成8种,副高控制型、台风外围型、均压场型和弱高压脊型诱发的O3污染次数最多、污染浓度最高;不同季节诱发O3污染的大气环流类型不同,夏季和冬季的污染大气环流类型相对单一,春季和秋季的污染大气环流类型相对复杂.

    臭氧污染特征气象天气分型

    基于CR-SAM的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典型植被分类

    张子慧李新国李勇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博斯腾湖西岸湖滨带为研究区,采取高光谱数据和Sentinel-2A遥感数据,采用包络线去除(CR)法提取并分析箭杆杨、沙枣树和芦苇3种典型植被类别间的可区分特征,利用光谱角匹配(SAM)法对研究区3种典型植被的分布状况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①SAM分类方法对3种典型植被的识别百分比为58.47%,基于包络线去除的光谱角匹配(CR-SAM)分类方法对3种典型植被的识别百分比为79.12%,CR-SAM能够突出植被光谱细节特征,减少环境背景对植被光谱的影响.②CR-SAM分类结果的总体分类精度为70.50%,较SAM分类方法提高了17.50%,Kappa系数由SAM分类方法的0.32增加到0.66,CR-SAM分类方法更能满足影像分类过程中的精度需求.③3种典型植被中,箭杆杨呈片状分布于道路两侧,面积3.9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1%;沙枣树主要分布于荒地与耕地之间的过渡带,面积19.7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98%;芦苇主要分布于湖滨带湿地及开都河下游沿岸,面积174.26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8.01%.

    植被分类Sentinel-2A遥感数据高光谱数据包络线去除光谱角制图湖滨带

    狄氏副拟杆菌胞外多糖粗提物的免疫调节活性

    祝阳露张倩李四菊曹雪芹...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水提醇沉、Sevag试剂除蛋白、AB-8大孔吸附树脂脱色得到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distasonis胞外多糖粗提物(PEP),并以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采用MTT、Griess、DCFH、中性红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PEP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PEP为首次从狄氏副拟杆菌中提取到的胞外多糖,PEP是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及岩藻糖按照19.35:8.70:5.24:8.17:1.00的比例组成的杂多糖,并且PEP显示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巨噬细胞的增殖,增加巨噬细胞对NO、活性氧的释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在基因水平上提高巨噬细胞中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量,表明PEP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能力,为PEP未来发展成为潜在的免疫刺激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distasonis胞外多糖粗提物免疫调节活性

    miR-130a-3p调节有氧代谢提高小鼠运动耐力

    周浩吴佳韩陈婷罗君谊...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miR-130a-3p调节有氧代谢对小鼠运动耐力的影响,选取3周龄生长性能相近的野生型(WT)、miR-130a-3p过表达(130OE)与敲除(130KO)型的FVB雄性小鼠各10只,在高脂饲料喂养条件下,每3 d记录1次小鼠采食量,每周记录1次体质量,并在第5周检测小鼠的肌肉力量、运动耐力,第6周测量小鼠有氧代谢情况.结果显示,与WT小鼠相比,130OE和130KO小鼠的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但130OE小鼠的体增量显著降低(P<0.05),而130KO小鼠体质量和体增量均显著大于WT小鼠(P<0.05);相对于WT小鼠,130OE小鼠CO2产生量显著上升(P<0.01),130KO小鼠的耗氧量与CO2产生量均显著下降(P<0.01);而且130KO小鼠的产热量也显著低于WT小鼠(P<0.01).在运动耐力方面,与WT小鼠相比,130OE小鼠的运动时间与距离均显著上升(P<0.05),而130KO小鼠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miR-130a-3p过表达能够提高小鼠的有氧代谢,降低小鼠体质量,增强小鼠运动耐力的作用.结果为深入研究miR-130a-3p对骨骼肌能量代谢及其运动机能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前期基础.

    miRNAmiR-130a-3p运动耐力有氧代谢

    两种叶面肥对桃蚜"绿色防控"的影响

    王欣宇韩亚静历佳月黄群义...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面肥通过差异性的肥效和对植物次生代谢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作用于植株上的昆虫,改变"植物-昆虫"互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影响昆虫抗药性及种群发展趋势.研究通过观测自制酵素、商品木醋液和混合液对桃蚜及寄主植物(小白菜)的综合影响:包括对桃蚜种群发展的观察,测定桃蚜4种解毒酶活性,测定寄主植物多项生长指标,观察单独饲养桃蚜生长发育过程.结果发现:(1)酵素施用增加全株生物量,增加根系质量占比,即酵素的"生物肥"作用明显.酵素还能缓解木醋液降低叶绿素含量的作用.木醋液施用降低植株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数量.植株接虫减少叶片数,增大叶面积,矮化植株;(2)酵素对蚜虫种群数量没有显著影响,木醋液和混合液处理都显著减少桃蚜各虫态数量:其中对有翅蚜的抑制率最高,其次是若蚜,对成蚜影响最小;相比而言,混合液对各虫态的抑制率均高于木醋液单独作用;(3)酵素和木醋液都显著降低桃蚜产蚜量,而混合液降低更大,各处理桃蚜繁殖历期没有明显变化.对桃蚜的生命表参数各处理都有影响,其中酵素有降低影响,木醋液影响更大,混合液影响最大;(4)酵素和木醋液均能降低桃蚜体内某些种类抗逆酶的活性.总之,酵素和木醋液及二者混合液都能够对植株起到生物肥作用;混合液施用时对桃蚜各虫态的抑制效果更好,能够对桃蚜生长初期和桃蚜向有翅蚜分化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酵素和木醋液降低桃蚜对化学药剂抗性,为桃蚜抗性治理提供新思路.

    酵素木醋液桃蚜植株抗逆酶

    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0016的抗炎次级代谢产物

    肖泽恩黄锡山韦蔚烜陆务玲...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大米培养基对红树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GXIMD00016进行规模发酵,利用层析技术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7个化合物.经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通过与文献对比鉴定化合物为aculeatusquinone A(1)、aculeatusquinone C(2)、roseopurpurin A(3)、myxotrichin C(4)、2,7-didechlorovicanic(5)、atraric acid(6)和2,5-dimethyl-1,3-benzenediol(7),其中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曲霉菌属中获得.首次考察化合物1~3和5~7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产生NO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3具有显著抗炎作用,IC50值为16.68~28.15μmol/L.

    红树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曲霉抗炎苯醌

    两个半导体Co(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光催化

    石明凤李立凤杨良竹于红梅...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5-羟甲基间苯二甲酸(H2HIPA,5-(hydroxymethyl)isophthalic acid)和Co(Ⅱ)离子在水热条件下分别与3,5-二(1H-咪唑-1-基)吡啶(3,5-DIP)和1,1′-(5-甲基-1,3-亚苯基)双(1H-咪唑)(1,1′-MPBI)反应构建出2个配位聚合物[Co(HIPA)(3,5-DIP)]n(1)和[Co(HIPA)(1,1′-MPBI)]n(2).单晶衍射揭示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由于采用了相同的金属离子,配合物1和2的Co(Ⅱ)离子中心均呈相似的四面体配位构型.H2HIPA配体与3,5-DIP或1,1′-MPBI作为有机连接体,分别构建出2个四连接具有sql网络的二维层状结构,且均继续通过π-π堆叠形成两重穿插三维超分子化合物.固体紫外及Mott-Schottky测试发现配合物1和2属于半导体材料,对紫外-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作用,能够加快酸性黄的降解速度.

    钴配合物5-羟甲基间苯二甲酸光催化性能半导体材料三维超分子

    微结构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相变行为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胡玲玲刘宏宇殷秋运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NiTi形状记忆合金复杂的相变与塑性变行为与其微结构演化密切相关.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文章研究了晶界、初始微缺陷对于NiTi合金动力学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界能是影响多晶NiTi合金相变应力的主控因素之一.随着晶界能的减小,马氏体相变应力逐渐减小.另外,刃型位错条件下,NiTi合金主要发生B19塑性滑移.Ti空位缺陷与螺型位错条件下,存在B19→B19'相变行为与塑性变形竞争.二者区别主要在于影响NiTi合金塑性变形模式.Ti空位缺陷条件下,以塑性滑移变形为主导.螺型位错条件下,以孪晶塑性变形为主导.

    NiTi形状记忆合金晶界微缺陷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