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噪声与振动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严济宽

双月刊

1006-1355

NVC@sjtu.edu.cn

021-62932221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噪声与振动控制/Journal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交流噪声与振动控制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噪声和振动控制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创新方法、重要成果、新技术等。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各单位噪声振动专业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液馈能互联悬架侧倾与俯仰协调优化

    寇发荣郭心如高建刘朋涛...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合变工况下,侧倾与俯仰模式的电液馈能互联悬架(Electro-hydraulic Energy Regeneration Intercon-nected Suspension,EERIS)协调优化问题,设计一种包含环境选择策略的高维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EERIS减振器阻尼力模型,通过试制样机进行模型试验验证并分析其参数变化在侧倾与俯仰模式下的影响规律;融合全局排序规则与全局密度估计方法,设计高维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仿真对比EERIS优化前、单独优化侧倾模式后、单独优化俯仰模式后、协调优化侧倾与俯仰模式后的性能参数响应及均方根值。结果表明:复合变工况下,协调优化后的性能参数响应峰值降低;簧载质量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10。77%,侧倾角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24。77%,俯仰角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25。05%,提高车辆的平顺性与抗侧倾、抗俯仰能力;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降低7。9%,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降低3。79%,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得到改善。

    振动与波振动控制电液互联悬架高维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协调优化馈能功率

    大侧斜弹性桨非空泡噪声特性研究

    罗岚心吴绍维韩国文
    9-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型七叶大侧斜螺旋桨为研究对象,视螺旋桨为弹性体,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耦合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的双向流固耦合方法,计算螺旋桨水动力性能。通过现有试验数据及相关文献验证该数值方法的准确性。并基于时域下桨叶表面的脉动压力作为旋转偶极子声源,通过傅里叶变换及声学有限元软件LMS Virtual。Lab计算分析七叶大侧斜弹性桨的非空泡噪声特性。结果表明,在5~1000 Hz频段内,弹性桨的辐射声压级大于刚性桨。桨叶低阶弹性振动容易被激发,产生共振。针对偶极子声源,桨叶轴向平面内,远场的声压指向性主要为"∞"形分布,并且轴向的声压级远大于盘面方向,更容易被敌方声纳探测。近水面会影响螺旋桨辐射声压级的大小,越接近水面,声压幅值越小,这一现象在远场点处更显著。此外,螺旋桨轴向两端的声压指向性受近水面影响呈现不对称分布。

    声学非空泡噪声七叶大侧斜弹性桨双向流固耦合偶极子声源

    平面槽道湍流壁面脉动压力的特性与机理研究

    李昌龙黄修长杨咏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平面槽道湍流壁面脉动压力特性以及边界层速度源项对壁面脉动压力的贡献为研究关注点。基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湍流数据库中的平面槽道流直接数值模拟数据,利用格林函数求解泊松方程构建边界层速度源项与壁面脉动压力的理论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壁面脉动压力谱和边界层速度源项分压谱,揭示壁面脉动压力谱的波数-频率域的特性,对比分析边界层不同区域不同源项对壁面脉动压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壁面压力自功率谱在低频、中频和高频段的形状分别为ω2、ω-0。775和ω-5;波数-频率谱中迁移脊在波数130 rad/m、频率120 rad/s区域,揭示湍流涡旋结构迁移速度为0。54倍流速;壁面脉动压力主要由速度场源中平均剪切湍流作用项Pms与湍流-湍流作用项Ptt共同影响,Pms贡献占主导。

    振动与波平面槽道湍流壁面脉动压力特性机理边界层

    地铁周期性轨道-隧道弯曲振动波传播特性研究

    戴承欣冯青松涂勤明罗信伟...
    23-2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地铁振源系统中弯曲振动波传播特性,将轨道-隧道模拟为Timoshenko梁-Timoshenko梁-Flügge复合双层圆柱薄壳耦合系统,并基于能量法和周期结构理论对其弯曲波带隙特性和振动响应特性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0~300 Hz范围内,耦合系统仅存在一条弯曲波带隙——0~46。4 Hz,为局域共振带隙,且主要受隧道质量和土体刚度影响;钢轨、道床板和隧道的振动导纳函数峰值依次为212、188和46 Hz,分别对应于钢轨-扣件子系统、道床板-等效支撑子系统及隧道-土体子系统的第一阶共振频率;钢轨、道床板和隧道的振动衰减区依次为0~142 Hz、0~73 Hz和0~46 Hz。相关研究结论可为今后地铁结构的精细化减振设计及减振装备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振动与波周期结构地铁轨道-隧道结构能量法弯曲波带隙振动响应

    弹性波在双原子非线性超材料中传播特性分析

    夏博潜刘帽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非线性双原子声学超材料(Nonlinear Diatomic Acoustic Metamaterial,NDAM),运用多尺度法构建波动力学模型。首先对弹性波在频域下的传播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隙宽度可以通过改变非线性的强度和双原子质量比来调整,同时发现不同弹簧类型影响弹性波在结构中的传播。接着进一步研究弹性波在一维链中时域尺度下的波空间谱图,研究表明NDAM系统声学模式下会产生和传统单原子系统类似的特征,即非线性效应和色散关系共同作用产生局域波现象,而双原子非线性系统光学模式下表现出较弱局域波的特性。该研究为设计新型的声学开关、声透镜、隔振器和振动与弹性波控制领域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声学声学超材料非线性双原子链色散关系波空间谱特性

    齿廓修形在降低齿轮箱啮合噪声中的应用

    王志鹏左言言孙黎明鲍林晓...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解决齿轮箱在啮合过程中由负载齿轮产生的啸叫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建立一个齿轮副啮合的一维振动模型。在不改变齿轮基本参数的前提下,分别对齿轮齿顶和齿根进行修形。通过对比多种不同齿廓修形量的方案,计算齿廓修形量对齿轮强度及性能参数的影响,并根据齿廓修形量、修形长度和齿形公差绘制齿轮齿形检测的"K"形图。通过齿轮箱台架试验评估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有效性,证明齿轮啮合噪声的显著降低,从根源上改善齿轮啸叫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齿廓修形是降低齿轮箱中齿轮啮合噪声的有效方法。

    声学齿廓修形齿轮强度齿根应力K形图

    平面波激励下双层圆柱壳隔声性能分析

    张群林杨国强阙开放庞辉...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Donnell薄壳体理论以及声振耦合边界条件,采用模态展开方法建立平均流作用下无限长双层圆柱壳传声损失理论模型,分析算法的收敛性,并通过与已有文献中的结果比较验证模型的精度。进一步分析平面波俯仰角和方位角、壳间间隙、平均流等参数对壳体传声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俯仰角和方位角的变化会影响系统的声振耦合特性,低频段传声损失峰谷值位置改变明显;壳间间隙的增加有利于提升中高频段传声损失,同时低频段传声损失降低;平均流马赫数越大,壳体中高频传声损失越高。研究结果可为双层圆柱壳隔声性能调控提供参考。

    声学双层圆柱壳隔声平面波传声损失

    不同激励下基于SVMD的结构响应重构方法

    苟志豪彭珍瑞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响应重构方法需要设置繁杂的带通滤波器参数,且无法在时域中直接重构周期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等问题,提出一种不同激励下基于逐次变分模态分解(Succes-s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SVMD)的响应重构方法。首先,分别考虑瞬态激励和周期激励两种工况,使用SVMD将传感器测得的动态响应信号分解为多个分量。其次,使用由模态分析推导出的模态转换矩阵和传递矩阵得到未测量位置的响应分量。最后,根据模态叠加法实现时域响应重构。对六层剪切框架和简支梁分别进行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使用单个传感器的条件下即可对不同激励下的结构响应实现有效重构,且对测量噪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振动与波逐次变分模态分解模态转换矩阵传递矩阵模态叠加法响应重构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分析

    菅泽王宇王鹏李昊...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Rayleigh-Ritz法分析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首先,采用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复合材料夹杂理论,确定FG-GPLRC的等效材料属性。其次,基于微元法思想和1阶剪切变形理论建立每一子段的基本方程。最后,建立Lagrange动力学能量泛函方程,通过Rayleigh-Ritz法求解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随层数的增加变化趋势减小,石墨烯质量分数和分布模式会影响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弹性边界条件下弹簧刚度系数越大,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第一阶固有频率越大。

    振动与波石墨烯增强阶梯圆柱壳Rayleigh-Ritz法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弹性边界

    风浪联合作用下海上风电结构动力响应与MTMD减振控制

    乐治济张权李碧波陈立...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上单桩风机支撑结构在风浪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减振设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某6。45 MW海上风电机组单桩集中质量-梁杆模型,利用Kaimal谱计算风荷载、Jonswap谱模拟波浪荷载,分析单桩风机结构的动力振动特性。随后,基于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uti-Tuned Mass Damper,MTMD),设计1阶、2阶TMD,以结构振动响应为目标,研究该减振方案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支撑结构的加速度、位移响应受塔架基频影响较大,且加速度受2阶基频主控,位移受1阶基频主控。当外荷载较大时,MTMD的减振效果会有所提高。MTMD体系的减振效果明显,各响应的减小率达到50%,且塔架的1阶、2阶频谱主峰值明显降低。

    振动与波风浪联合海上风机MTMD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