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噪声与振动控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噪声与振动控制

中国声学学会

严济宽

双月刊

1006-1355

NVC@sjtu.edu.cn

021-62932221

200030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噪声与振动控制/Journal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师交流噪声与振动控制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的最新理论、方法、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平台。主要内容包括噪声和振动控制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创新方法、重要成果、新技术等。可供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各单位噪声振动专业人员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不同接头模拟方法的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

    马朝霞王玉军王国波
    268-275,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沉管隧道是将沉管管节通过接头相连而成的纵向细长结构,接头的合理模拟至关重要.结合某沉管隧道工程提出两种接头模拟方法:沿截面均匀等效设置弹簧的方法和基于截面剪切键作用设置弹簧的方法.对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在纵向地震作用情况下由两种模拟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但在横向地震作用下沿截面均匀等效设置弹簧方法无法体现接头的抗剪特性.另外,横向地震作用时接头水平相对位移是纵向地震作用时的2~3倍,因此更应关注沉管隧道横向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对沉管隧道合理简化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振动与波沉管隧道地震响应管节接头弹簧

    城际铁路曲线地段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动力性能分析

    张永伟李萍李玉路周丽...
    276-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在城际铁路中适应性问题,测试城际列车以80~176 km/h通过半径为1 432m曲线地段时梯形轨枕有砟轨道系统动力性能指标,对比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和普通Ⅲ型枕动力性能.运用车辆与轨道动力相互作用原理和有限元方法建立曲线地段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动力学模型,进一步评估城际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时的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研究结果表明:(1)列车实际通过曲线地段梯形轨枕有砟轨道时的安全性和轨道结构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2)梯形轨枕有砟轨道较普通Ⅲ型枕有更良好的减振性能,车速从80提高至176 km/h时,减振效果从8.3降低至6.2 dB;(3)考虑道床横向阻力非线性特性的车辆与轨道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表明,随着车速增大,梯形轨枕有砟轨道动力响应增大,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均降低,但仍满足规范要求,其中车辆与轨道的横向动力响应受车速影响更为明显.

    振动与波梯形轨枕有砟轨道曲线道床横向阻力动力性能

    基于近似模型的弹性背腔穿孔管消声器声学性能优化

    张帆朱海潮侯九霄
    282-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弹性背腔穿孔管消声器利用声波和弹性管壁的耦合作用,相比于穿孔管消声器具有更好的低频消声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消声器的低频、宽频消声能力,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首先,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计算模型.其次,分析弹性管壁材料对消声器低频消声性能的影响,并选取橡胶复合材料作为弹性管壁材料.再次,由于所采用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耗时长,为节约时间资源,利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近似模型代替有限元计算模型.最后,利用近似模型结合遗传算法进行全局寻优,获得该消声器结构参数的优化结果,并利用有限元模型验证优化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在100~1 000 Hz低频段范围内弹性背腔穿孔管消声器消声带宽增加62%,且平均传递损失提高3.6 dB.

    声学消声器近似模型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型传递损失

    雨刮反转过程振动冲击特性实验研究

    毛之安王岩松孙裴张舟云...
    288-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汽车雨刮反转时产生的振动冲击是引起雨刮噪声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雨刮运动学及动力学性能得到广泛研究.为了研究雨刮反转过程的振动冲击特性,搭建一种基于平动测试系统的雨刮反转实验台,开展不同工况下雨刮反转过程中振动冲击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雨刮反转实验台能够实现对应实车各挡位调速功能,实验结果与实车测试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其能够区分和模拟玻璃表面的不同干湿状态,并进行刮片力学状态分析;对于所测工况,刮刷速度与加减速对振动冲击的影响呈正相关,而相比刮刷速度,加减速时间对刮片反转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影响较小.实验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分析雨刮噪声产生机理及噪声控制等具有一定意义与价值.

    振动与波雨刮实验台反转过程力学状态

    高寒动车组牵引变流器的振动测试及分析

    丁杰
    296-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西北部地区恶劣天气和老化线路影响高寒动车组安全可靠运行的问题,开展实际线路运行时振动测试及分析.根据即墨至乌鲁木齐的车辆运行速度和地形特征,划分青岛—济南、济南—西安、西安—兰州、兰州—乌鲁木齐4个区间,对比分析不同区间内的振动有效值.结合IEC 61373标准,对比分析实测振动有效值、冲击峰值与标准值的差异.通过振动频谱分析牵引变流器不同部件的振动特性,利用统计容差法编制不同部件的实测载荷谱,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中频和高频振动对牵引变流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济南—西安区间内的振动高于其他区间,西安—兰州区间内的冲击高于其他区间;柜体吊耳和控制箱的振动主要体现在垂向与纵向,而横向较小,且以中频段和低频段为主;冷却风机的振动集中在低频段,来自于风机转频;功率模块振动以横向和纵向为主,中频段和高频段的振动远大于低频段.

    振动与波高寒动车组牵引变流器线路振动测试载荷谱

    《噪声与振动控制》征稿简则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