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研究
作物研究

齐绍武

双月刊

1001-5280

zwyj@chinajournal.net.cn zwyj@hunau.net

0731-84618573 84618583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内

作物研究/Journal Crop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作物研究》系湖南省作物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有关作物科技的刊物,为湖南省一级期刊。它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面向经济建设。主要刊登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态、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试验简报、专题论述、国内外研究动态、基础知识讲座、学术活动等内容。适于从事作物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生产的工作者及农业院校师生阅读。该刊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南省一级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照、氮素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潘胜才陈余波简叙卢沙沙...
    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西南喀斯特山区的水稻产量,以Y两优900和宜香优2115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花后遮光为主区因素(自然光照和遮光40%),氮肥为副区因素(90、180、270 kg/hm2),研究光照、氮素及其互作对杂交水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氮肥水平下,花后遮光 40%可显著提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但也显著降低了花后干物质量、总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结实率,最终导致水稻实际产量显著降低27。0%~31。3%。相同光照条件下,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单位面积总颖花数、干物质积累与转运量、收获指数和产量。在弱光条件下,增施氮肥能提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贡献率和总颖花数,并且总干物质量、收获指数和结实率随着施氮量增多而提高,从而降低了花后弱光造成的产量损失。因此,在西南寡照区,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扩大前期的群体和干物质积累量,能有效地补偿后期弱光造成的产量损失。

    水稻光照干物质积累产量

    不同施用量奶牛养殖场粪水对小麦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肖宇刘青松贾艳丽滕霄...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奶牛养殖企业的粪污利用效率,明确不同用量粪水对小麦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于 2021-2022年度在中捷景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开展试验,设 0、150、300、450 和 600 m3/hm2 5 个粪水用量处理,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小麦株高、产量以及土壤pH、盐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50 m3/hm2 粪水处理的小麦表现较好,与不施粪水处理相比,其产量提高 15。9%,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65%,且短期内不会造成土壤铜、铬、镉、铅等重金属污染。说明粪水中丰富的氮磷钾养分能促进小麦生长,减少肥料用量。

    小麦施肥粪水产量土壤性状

    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玉米耐盐性及产量的影响

    陈敏栾炳辉王洪涛张伟...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植物免疫诱抗剂对玉米耐盐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智能聪(ZNC)为材料,于 2022 年在山东烟台开展试验,对盐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智能聪浸种处理的玉米种子发芽率、根系生长指标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 8、10 g/L NaCl溶液中,玉米种子发芽率分别为 27。5%、17。5%,主根长度分别为 19。8、13。0 mm,显著低于其在水溶液中的发芽率(52。5%)和主根长度(55。9 mm),说明盐溶液对玉米发芽和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20 ng/mL智能聪浸种处理后,8、10 g/L NaCl 溶液下的玉米种子发芽率分别为 38。0%、25。0%,主根长度分别为 24。5、15。1 mm,说明智能聪浸种能够缓解盐溶液对玉米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智能聪拌种结合玉米生长期兑水喷施处理,玉米产量提高 5。02%。综合分析,在盐分胁迫条件下,施用智能聪可促进玉米生长,提高其产量。

    玉米植物免疫诱抗剂盐胁迫发芽率产量

    微生物菌肥对秦薯5号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闫俊谢加花高瑞邓长芳...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在延安市安塞区以甘薯主栽品种秦薯 5 号为材料,以施用传统化肥为对照,探讨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及单施微生物菌肥对甘薯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为当地甘薯的提质增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肥增产效果明显;单施微生物菌肥 1 500 kg/hm2 时,甘薯单株结薯数显著高于对照,但与单施微生物菌肥 1 200 kg/hm2 处理差异不显著;单施微生物菌肥处理的单株薯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微生物菌肥对甘薯的商品率以及干物质率没有明显影响。化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以及单施微生物菌肥都显著提高了秦薯5 号的粗淀粉、还原糖含量;在传统化肥减量 40%+900 kg/hm2 菌肥以及单施微生物菌肥条件下,甘薯的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单施 1 200 kg/hm2 微生物菌肥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综合分析,本试验条件下,秦薯 5 号的栽培以单施 1 200 kg/hm2 微生物菌肥比较合适。

    甘薯施肥微生物菌肥产量品质经济效益

    不同种植和采收时期对大球盖菇风味和品质的影响

    谭佩佳朱思洁夏寒汪明磊...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种植和采收时期对大球盖菇风味和品质的影响,于 2018 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地设置3 个不同种植和采收时期处理(T1:10 月18 日种植,次年3 月第一批采收;T2:10 月18 日种植,次年3 月第一批采收后再次出菇,4 月第二批采收;T3:11 月24 日种植,次年5 月第一批采收),对不同处理大球盖菇生长期农艺性状指标、多糖和总三萜含量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T1 处理的大球盖菇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均较高,其次是T2 处理;成熟期和开伞期的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成长期和成熟期所含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均较高。综合分析,10 月中下旬种植并在次年第一批成熟期采收的大球盖菇风味和品质最佳。

    大球盖菇种植期采收期品质

    银黑膜覆盖与揭膜时间对土壤温湿度和烟叶品质的影响

    古质鸣邹湘香龚嘉翟争光...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银黑膜覆盖与揭膜时间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为长沙烟区烤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于 2021 年在长沙烟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移栽前 30d盖银黑膜+移栽后 40d揭膜培土(T1)、移栽后 60d揭膜(T2)、不揭膜(T3),移栽前 7d盖银黑膜+移栽后 40d揭膜培土(T4)、移栽后 60d揭膜(T5)、不揭膜(T6)及不覆盖银黑膜(CK)共 7 个处理,探究不同银黑膜覆盖与揭膜时间处理对土壤温、湿度和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3 与T6 处理土壤的温度、相对湿度、烤烟根系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整个生育期内都显著高于CK处理,烟叶产量分别较CK提高 23。13%和 23。49%,产值分别提高 26。09%和 26。93%,但移栽前 30d盖膜和移栽前 7d盖膜在烤烟生长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无显著差异。长沙烟区银黑膜覆盖能够有效保持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促进烤烟根系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下部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提高烤烟产量和产值,且揭膜时间越晚的处理增产提质效果越好。

    烤烟栽培覆膜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品质

    改良热泵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及其效果分析

    张纪利戴林建邓泳孙成林...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利用热泵密集烤房优势,解决热泵密集烤房与现有工艺不匹配、初烤烟叶化学成分提升不明显等问题,对传统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改良,对初烤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石油醚提取物、多酚类物质、香气代谢产物及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三段式烘烤工艺相比,可变频密集烤房采用改良三段式烘烤工艺后效果较好,其初烤烟叶化学成分赋值提高 8。9%,淀粉含量下降 20。0%,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提高 0。7%,多酚类物质含量提高49。4%,评吸得分提高6。2%。说明改良三段式烘烤工艺可促进烟叶香气代谢产物的积累和化学质量、评吸质量的提高。综合分析,改良后的三段式烘烤工艺能够有效提升热泵密集烤房初烤烟叶质量,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烟叶热泵密集烤房烘烤工艺质量

    长沙县杂交中稻品种筛选试验

    罗志英李胜军柳意能李诚...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合长沙县气候条件的高产杂交中稻品种,以臻两优 5438、宸两优 665、青香优 261 等 15 个中稻品种和Y两优1 号(对照品种)为试验材料,2023 年在长沙县春华镇龙王庙村开展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有 4 个品种表现优异,与Y两优 1 号(CK)比较,其产量增幅均大于 5%,其中珂两优 1019 产量最高,达10 561。5 kg/hm2,比CK增产 16。7%,其全生育期 130 d;玮两优 7713 产量位居第 2,为 10 522。5 kg/hm2,其全生育期128 d;两优5077 产量排第3,为9 882。0 kg/hm2;卓两优1126 产量位居第4,为9 534。0 kg/hm2。综合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抗性等指标,珂两优 1019、玮两优 7713、两优 5077 和卓两优 1126 适宜在长沙县推广种植。

    杂交中稻品种筛选长沙县

    江苏省夏玉米新品种苏科玉218选育研究

    郑飞孔令杰孟庆长崔亚坤...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科玉218 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系JS151040 为母本,自育系JS161133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抗逆能力强,籽粒品质优良。于 2020 和 2021 年参加江苏省夏播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 7 849。7 kg/hm2,比对照郑单958 平均增产12。3%。2022 年参加江苏省夏播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 714。4 kg/hm2,比对照郑单958 增产3。8%。2023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北部夏玉米播种区域种植推广。

    玉米育种苏科玉218

    25个谷子品种的适应性综合评价

    乌日力格高欣梅福英李乌日吉木斯...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适宜在兴安盟种植的谷子品种,为兴安盟谷子新品种引种与选育提供参考,以 25 份来自不同产区的谷子品种为材料,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参试品种的 6 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 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表现为产量>单穗粒质量>单穗质量>穗长>株高>生育期;单穗质量、单穗粒质量、穗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株高、生育期与产量呈负相关。在欧氏距离为 10 处可将 25 个谷子品种聚类为 4 大类群,第Ⅰ类群植株较高,穗较短,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小,产量低,不能正常成熟;第Ⅱ类群植株高度适中,穗较长,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较大,产量较高、生育期较短;第Ⅲ类群植株矮秆、穗较短、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小、产量稍低、生育期较长;第Ⅳ类群植株较高,穗较长,单穗质量和单穗粒质量中等,产量中等,生育期适中。综合分析,适合在本地区种植的品种有嫩选 18、嫩选 15、张杂谷 13 号、朝谷 58、豫谷 35 等。

    谷子品种综合评价农艺性状适应性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