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研究
作物研究

齐绍武

双月刊

1001-5280

zwyj@chinajournal.net.cn zwyj@hunau.net

0731-84618573 84618583

410128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内

作物研究/Journal Crop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作物研究》系湖南省作物学会等单位主办的有关作物科技的刊物,为湖南省一级期刊。它立足湖南,面向全国,面向经济建设。主要刊登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态、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试验简报、专题论述、国内外研究动态、基础知识讲座、学术活动等内容。适于从事作物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生产的工作者及农业院校师生阅读。该刊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南省一级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是《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γ-氨基丁酸响应和缓解水稻镉胁迫的效应研究

    万国凤杨威孟栓
    79-8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γ-氨基丁酸(GABA)响应和缓解水稻镉胁迫的效应,本研究以粳稻中花 11 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水稻幼苗在镉(Cd)胁迫下的生长情况、植株Cd和GABA含量、GABA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量以及外源施加GABA处理下水稻株高的变化.结果显示,0.5、5、25、50 μmol/L的Cd胁迫均显著抑制了水稻生长,并提高了水稻地上部和根部的GABA含量,但地上部与根部的GABA含量比值随Cd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基因表达分析发现,GABA合成途径的 1 个甜菜碱醛脱氢酶编码基因在根部的表达受Cd诱导上调 1.83 倍,3 个精氨酸脱羧酶编码基因在根部的表达受Cd诱导上调超过 4.00 倍,这些基因可能参与了水稻对Cd胁迫的响应.外源施加GABA能显著提高水稻植株的GABA含量,适当浓度的外源GABA处理可有效缓解Cd胁迫对水稻株高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深入解析GABA在Cd胁迫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水稻γ-氨基丁酸镉胁迫响应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华浙优210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章日亮钟水美章哲杨佳佳...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明减氮配施有机肥对优质杂交稻华浙优 210 产量与米质的影响,为杂交稻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2022 年在浙江兰溪、富阳开展大田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 3 种施氮处理,即不施氮肥(空白,T0)、常规施用化肥(对照,T1)以及减氮配施商品有机肥(T2),对不同处理的水稻生长情况、产量与米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T1 处理相比,T2 处理可减少水稻生育前期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茎蘖成穗率;提高水稻生育中后期光合势与作物生长速率,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灌浆期剑叶净光合速率与根系活性,延缓植株衰老,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稻米的整精米率与胶稠度,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以及蛋白质含量.减氮配施有机肥处理与常规施用化肥处理产量相当,且具有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并可改善稻米品质.

    优质稻施肥有机肥氮肥利用效率产量米质华浙优210

    玉米品种及配置模式对湖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罗正王恒震赵志坚黄山...
    91-9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湖南大豆、玉米生产水平,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上粮食的产量和效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玉米紧凑型品种登海 605、半紧凑型品种湘荟玉1 号、平展型品种正大999 和大豆品种湘春2704 为试验材料,对3 种不同玉米大豆行比田间配置(2∶4、2∶3、4∶6)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品种类型显著影响间作复合种植玉米的株高、倒伏率及产量;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玉米平均株高分别为 2.63、2.76、2.87 m,平均倒伏率分别为 1.51%、1.91%、12.5%,平均产量分别为 8 194.5、8 137.9、7 125.1 kg/hm2;玉米大豆行比显著影响复合种植玉米的产量、倒伏率和倒折率等,玉米大豆行比为 2∶4和 2∶3的模式玉米产量显著高于4∶6模式.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显著高于平展型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且玉米大豆行比2∶4模式下大豆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 2 种行比模式.不同玉米大豆行比模式的综合效益排序为:2∶4>2∶3>4∶6>单作模式.综合分析,在邵阳地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宜选择紧凑型和半紧凑型的玉米品种,玉米大豆行比以 2∶4较好.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产量经济效益

    春播区鲜食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郝曦煜张仲鹃张斯文张瑾...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鲜食玉米不同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春播鲜食玉米育种提供参考,本试验以 69 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生育期、株高、茎粗等18 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176.93%),其次为散粉—吐丝期天数(100.19%);播种—出苗天数、吐丝—收获天数、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穗质量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出苗—抽穗天数、秃尖长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出苗—抽穗天数(X2)、抽穗—散粉天数(X3)、穗位高(X9)、穗长(X11)、秃尖长(X12)、穗粗(X13)、行粒数(X15)、穗质量(X16)8 个农艺性状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1 828.30-39.88X2+366.41X3+11.94X9+48.51X11-270.09X12+414.40X13-123.05X15+33.73X16.抽穗—散粉、穗位高与产量显著正偏相关,穗质量与产量极显著正偏相关,行粒数与产量显著负偏相关;抽穗—散粉天数、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质量对产量具有正直接效应,出苗—抽穗的天数、秃尖长、行粒数对产量具有负直接效应,穗质量对产量具有最高的正直接效应(0.866).综合分析,在选育高产鲜食玉米品种时,可关注穗质量较大、秃尖长较短、出苗—抽穗天数较短、穗位较高、果穗较长、较粗的品种.

    鲜食玉米育种产量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生物炭对油莎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别海于沐张东举张向歌...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生物炭施用对油莎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 2022-2023 年在郑州市农科院须水试验场以郑油莎1 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肥料用量处理,对不同处理油莎豆的产量、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1处理(N、P2O5、K2O均为 64.5 kg/km2、生物炭 1 350 kg/km2)油莎豆的产量、百粒质量和脂肪含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油莎豆产量与百粒质量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和脂肪含量正相关;百粒质量与淀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0.808),与蛋白质含量(-0.866)、总糖含量(-0.961)和水分含量(-0.777)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极显著正相关(0.922).总糖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为 2.141,是影响油莎豆产量的最大因素.综合分析,生物炭的施用有利于油莎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油莎豆施肥生物炭产量品质

    栽培模式对龙牙百合种植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郭庄正陈咸吉向蒙王哲...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龙牙百合栽培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提高龙牙百合的产量和品质,设置空白地、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肥种植模式(PM+OTF)与传统露地栽培模式(OFC)3 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土壤中的细菌、真菌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种植模式的改变对龙牙百合地下部生长微生物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PM+OTF模式的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较OFC模式低,但群落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2 种栽培模式土壤的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PCA主成分分析表明,PM+OTF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更接近空白地.土壤真菌与细菌群落组成分析显示,2 种栽培模式在门水平上的微生物多样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细菌的被孢霉属(Aquisphaer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嗜酸栖热菌属(Acidothermus)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真菌的珊瑚菌属(Clavaria)、踝节菌属(Talaro-myces)、莫蒂埃菌属(Mortierella)、绿核菌属(Ustilaginoidea)、镰刀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产量来看,与OFC模式相比,PM+OTF模式增产 10.5%,优品率提高 31.9%,叶面病害显著降低.综合分析,地膜覆盖+一次性施肥种植模式具有控制和减轻龙牙百合病害发生的潜力.

    龙牙百合栽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水稻秸秆与园林基质混配用作无土草毯生产技术研究

    黄思怡向佐湘覃韦玮陈桂华...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适宜的无土草毯基质配方,降低无土草毯生产成本,以水稻秸秆与园林基质为材料,将其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并添加 2 种不同来源的菌剂进行有氧发酵,配制成不同的基质处理,对不同混配基质的理化性状、植物毒性和种植草毯的坪用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北京金宝贝菌剂进行发酵且水稻秸秆与园林基质体积比为 6∶4的处理基质物理性状较理想,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其养分含量较均衡,重金属含量符合NY/T 525-2021 有机肥标准要求,其所建植的草毯坪用性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该配方基质比较适合用于无土草毯栽培.

    无土草毯水稻秸秆资源化利用栽培基质结缕草

    上部叶烘烤变黄期关键温度点不同湿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方冲冲张洪霏潘洪柳强...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烤烟上部叶变黄期关键温度点适宜的湿球温度,提高上部烟叶质量,2022 年在贵州省镇远县魏家屯烟草科技园,以云烟 87 上部叶为材料,在烘烤变黄期关键温度点 38℃时,设置不同的湿球温度(35.5、36.0、36.5℃),对烘烤过程中不同处理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及烤后烟叶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烘烤过程的不断推进,淀粉含量逐渐降低,总糖、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总氮、烟碱含量也逐渐降低,但下降幅度较小;不同湿度处理烟叶中的淀粉降解为总糖的速率表现为 36.5℃>36.0℃>35.5℃,各处理烟叶的烟碱、总氮含量无明显差异.36.5℃处理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符合上部优质烟叶要求的指标较多,烟叶协调性较好,评吸质量、外观质量、等级质量相对较高,35.5℃处理烟叶的质量指标表现较差.综合分析,烤烟上部叶在 38℃变黄关键温度点时以湿球温度 36.5℃进行烘烤较为适宜.

    烟叶烘烤湿度化学成分烟叶质量

    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华两优珍美的选育

    王杰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华两优珍美是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华创S为母本,与配合力强的恢复系华创珍美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结实率高、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适应性广,于 2023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华两优珍美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与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华两优珍美

    9份具源511S背景的早稻两用不育系主要农艺、品质性状和异交特性研究

    王绍晨罗丽华肖应辉
    135-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以源 511S为背景改良的 9 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潜在应用价值,调查了改良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异交特性、稻瘟病抗性和外观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改良不育系的株型紧凑度、分蘖能力、每穗颖花数、上 3 叶长度和宽度等植株形态性状基本保持了源 511S的特征,部分株系在某些性状上有所改良.9 个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作早稻种植的播始历期分别为83~92 d,其中8 个较源511S短0~6 d;改良不育系在开颖历期、颖尖距和开颖角度等性状上变异方向各异,柱头总外露率均低于背景亲本源 511S,异交结实率均在 53%以上,其中 21YSF21 和22SF01 异交结实率显著高于源 511S;改良不育系稻瘟病苗瘟感病级别为 1.1~4.8,其中 7 个达到中抗或抗性水平;改良不育系的稻谷长宽比和糙米长宽比分别为 4.2~5.1 和 3.6~4.2,均显著大于源 511S,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明显小于源 511S,其中 3 份不育系垩白度≤3.0.综合分析,21YSF10、21YSF21、22SF15 和 22SF16 生育期较短,株型理想,异交特性较好,稻瘟病抗性中抗以上,稻米垩白度均在 5%以下,有望为优质杂交早稻组合配制提供新的不育系资源.

    早稻两系不育系外观品质农艺性状异交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