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砖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砖瓦
砖瓦

邹基

月刊

1001-6945

qiangcai@vip.sina.com

029-85221486

710061

西安市长安南路6号

砖瓦/Journal Block-Brick-Til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砖瓦等墙体材料行业的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建材科技期刊。权威报道国家有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及最新科研成果、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及国内外有关墙体屋面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是广大砖瓦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技术交流、传播信息的园地。本刊聘行业的资深专家作为编委,全国设有通联站25个,通讯员达400多人,所建的“中国墙材信息网站”是行业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网站之一,杂志社每年在全行业举加技术交流装备展览会一次,每年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丙烯纤维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欧阳川紫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丙烯纤维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增强材料,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韧性、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多个方面的性能.探讨了聚丙烯纤维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及其影响评价,结合聚丙烯纤维材料的特点和作用机理以及学性能试验,从干、湿热环境、冻融循环、氯离子侵蚀以及机械载荷等不同使用条件下进行效果评价,并结合道路、桥梁、建筑物结构、水利工程和地下工程等不同混凝土工程结构的实例,说明了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和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聚丙烯纤维的应用已成为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效果评价工程应用

    新型外挂ALC墙板柔性连接件设计与研究

    王兴
    96-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钢框架外挂墙边的受力和变形性能,以山西省大同市某多层钢结构办公楼为设计原型,提出一种外挂ALC墙板柔性连接方案,并采用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分析连接件的应力和墙体的应变分布.结果表明,增加弹性的套筒材料和垫板后,螺栓的应力较小且分布较为均匀,大部分压应力约为11.4MPa,最大压应力为136.9MPa;托板的应力分布呈现集中现象,主要分布在竖向板和横向板交接角点位置,最大压应力为248.5MPa;固定螺栓增设弹性套筒和垫板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措施,有效释放了连接节点对墙板内的转动约束,缓解了托板应力集中对ALC墙板的局部破坏,ALC墙板最大拉应变值约为0.032μm,在墙板底部与托板局部挤压位置,最大压应变为0.102μm;随着距离的增加,ALC墙板节点的应力呈现幂指数的降低趋势,有弹性套筒的节点应力最大值为23MPa,而无弹性套筒的节点应力最大值为5MPa,降低幅度为78%,在距离大于10mm之后,两种计算工况的节点应力逐步接近.

    外挂墙板ALC柔性连接有限元模拟钢结构

    考虑地层非均匀性的基坑支护体系设计及变形监测研究

    余冰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存在复杂空间变异性地层的深基坑工程变形问题,以湖南省株洲市2023-09地块项目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对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的弯矩、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均匀地层围护结构最大弯矩在基坑四周不存在变化差异,而围护结构最大弯矩、最大水平位移受地层非均匀性影响,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离散性;均匀地层和非均匀地层的围护结构最大弯矩、最大水平位移随着深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基坑开挖深度越大,围护结构的最大弯矩、最大水平位移也越大;在相同的基坑开挖深度内,与均匀地层模型相比,非均匀性地层围护结构的最大弯矩偏差范围为-6.92%~19.97%,最大水平位移偏差范围为0.16%~18.68%;实测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值与计算值具有良好的符合性,两者的误差不超过5%.

    深基坑地层非均匀性支护设计变形监测数值计算

    公共文化建筑群体构建设计手法实践与探索——以古田县文体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项目为例

    童巍
    103-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小型公共文化建筑为研究对象,以古田县文体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对该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进行详细研究,总结了"群构"设计的具体设计理念、设计构思和设计实践.研究表明,"群构"设计不仅能够节约建设成本,还能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多功能融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期为今后中小型公共文化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中小型文化建筑群构空间构成

    冻融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损伤机理研究

    赵锐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损伤规律,通过冻融循环试验,研究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冻融后力学性能,粉煤灰最佳掺量为10%.200次冻融循环后,与基准组相比,掺10%粉煤灰的混凝土质量损失率减少30.15%,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提升7.41%和4.41%.压汞试验进一步表明,适量粉煤灰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孔隙结构,R1内部有害孔体积率减少22.3%.抗压强度损伤变量的分析验证了这一点,显示出在冻融后期R1的损伤变量显著低于R0.

    混凝土冻融循环力学性能损伤机理

    低热水泥混凝土断裂性能及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徐兴保徐宝剑于巍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低热水泥混凝土的断裂性能,通过楔入劈拉试验,研究不同尺寸和缝高比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尺寸对混凝土断裂参数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且试件缝高比对混凝土峰值荷载和临界有效裂缝长度影响较大.当试件高度由200mm增加至600mm时,混凝土峰值荷载涨幅高达206.65%;当试件缝高比由0.1增加至0.5时,混凝土峰值荷载降幅达66.38%.因此,应重视试件尺寸和缝高比对混凝土断裂性能的影响研究.

    低热水泥断裂性能尺寸效应缝高比

    UHPC混凝土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吴凌莹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对可持续性和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效率成为装配式建筑使用的重要材料.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UHPC混凝土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效能.为此,分析了UHPC的配置方法,开展了UHPC混凝土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试验:通过制作试块、力学性能评估、试验加载评估了UHPC混凝土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适用性.试验结果析表明:UHPC作为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材料与现浇方式相比,在抗裂、强度及刚度等关键性能上展现出显著优势,且骨架曲线特征反映了其良好的延性与承载能力.此结果支持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前景,最后提出预制装配式UHPC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提升策略.

    UHPC混凝土材料装配式建筑

    半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在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牛牧野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半灌浆套筒头钢筋连接在多层装配式商业办公楼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单调拉伸试验和反复循环加载试验获取应力-应变曲线,进而分析本构关系曲线模型,包括弹性变形阶段、屈服变形阶段、塑性非线性变形阶段和塑性破坏阶段.试验中主要采用HRB400钢筋,本构关系模型对于精确描述材料性能至关重要,这些成果为多层装配式商业办公楼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半灌浆套筒预制构件有限元分析装配式建筑本构关系

    建筑荷载对基坑结构变形及内力的影响分析

    杜海云
    120-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临近深基坑既有建筑物荷载与基坑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山西省太原市某扩建和改造项目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临近既有建筑物荷载对基坑内力和变形的影响以及基坑开挖对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深度的增加,桩基水平位移呈现非线性"单峰"特征,水平位移在约为0.73~0.94倍基坑开挖深度达到峰值,在约为1.32~1.7倍基坑开挖深度逐步趋于零;基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受围护结构桩长的影响较为敏感,在存在临近既有建筑荷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桩长的方式控制其水平位移峰值;相对于不考虑既有建筑物荷载,基坑水平位移峰值考虑既有建筑物荷载后显著下降;随着时间的增加,既有建筑物的沉降呈非线性增加并不断趋于收敛的变化趋势,在基坑开挖100d内,既有建筑物的沉降急剧增加,而100d后沉降速率明显放缓,并不断趋于收敛.

    结构荷载基坑支护内力变形仿真分析现场实测

    基于邻近建筑物变形承受能力的基坑变形控制指标研究

    刘阳游姗张严方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入了一种基于基坑周围环境承受力的基坑形变控制指标,该指标立足于基坑邻近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承耐限度,运用位移控制有限元方法(DCFEM),综合考量了基坑挖掘深度、围护结构类型、基坑与周边建筑间距等多种变量,绘制了三维控制指标曲线来体现基坑开挖深度、建筑物与基坑距离两个变量与基坑变形最大容许值的关系.

    深基坑内撑支护变形控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