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学报

彩万志

双月刊

0577-7518

zbxb@cau.edu.cn

010-62732528

100193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植物保护学报/Journal 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1986年挂靠在中国农业大学。它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展学术交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办刊宗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重视编辑出版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实施,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并注意加强与国内外的信息交流。刊登了大量植物保护学科各方面,包括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农药等,信笺应用或与应用联系较紧密的未曾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为传播科技信息、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的植物保护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蛾卵和柞蚕卵对松毛虫赤眼蜂人工扩繁效率影响的比较

    陈锦宏秦睿嫔王潇雨刘小侠...
    952-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的人工扩繁效率,室内分别测定以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卵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为寄主的松毛虫赤眼蜂的发育历期、羽化率、雌蜂比、成蜂个体大小和单卵出蜂数等生长发育指标,寄主搜寻时间和寄生率等寄生能力指标以及2种寄主卵内海藻糖、蛋白质和甘油三酯3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柞蚕卵为寄主的松毛虫赤眼蜂子代蜂发育历期更长,个体更大,羽化率和雌蜂比更高,单卵出蜂数也更多;以柞蚕卵为寄主的松毛虫赤眼蜂子代蜂对2种寄主卵均有较强的寄生能力,而以米蛾卵为寄主的松毛虫赤眼蜂子代蜂对柞蚕卵的寄生能力较弱;虽然每克米蛾卵中海藻糖、蛋白质和甘油三酯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均较高,但单粒柞蚕卵内海藻糖、蛋白质和甘油三酯3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更高.表明单粒卵中营养物质含量更高和卵内更大的活动空间可能是赤眼蜂在柞蚕卵上比在米蛾卵上有更好扩繁效率的主要原因.

    替代寄主卵寄生蜂松毛虫赤眼蜂人工扩繁

    亚洲白僵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铜绿丽金龟幼虫的致病力

    王文杰王志敏李松白勇章...
    960-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对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有高致病力的生防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花生田自然罹病铜绿丽金龟上的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观察分离菌株的生长性状并结合rDNA的ITS和EF1-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鉴定,比较该菌株与其他已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致病力,并基于侵染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来明确其适宜施用条件.结果表明:从自然罹病铜绿丽金龟上分离获得1株菌株,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最终将该菌株鉴定为亚洲白僵菌Beauveria asiatica,命名为BaT;BaT菌株在恒温光照培养条件下,在萨氏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速率为3.49 mm/d,显著低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菌株Ma26的菌丝生长速率(5.15 mm/d),但显著高于球孢白僵菌B.bassiana菌株Bb58、Bb31和Bb48的菌丝生长速率(3.11~3.34 mm/d);BaT菌株在培养15 d时产孢量为6.02 ×107个/cm2,明显低于球孢白僵菌菌株Bb58、Bb31和Bb48的产孢量(7.88×107~9.74×107个/cm2),但显著高于金龟子绿僵菌菌株Ma26的产孢量;该菌株12 h孢子萌发率为96.22%,与其他4株菌株的孢子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在相同侵染浓度下,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接种菌株BaT后的校正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接种后15 d开始显著高于接种其余4株菌株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菌株BaT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致病力随着侵染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最高浓度1×108个/g处理后19 d时校正死亡率达到79.42%;对铜绿丽金龟2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为2.01×107个/g.菌株BaT侵染铜绿丽金龟幼虫的适宜温度为20~30 ℃,25 ℃为最适宜温度;适宜相对湿度为[80%~90%).表明亚洲白僵菌菌株BaT对铜绿丽金龟幼虫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可用于该虫的生物防治.

    铜绿丽金龟亚洲白僵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致病力生物防治

    雷斯青霉菌诱变菌株YB4粗毒素对枸杞线角木虱若虫的毒力及其稳定性分析

    黎秋雨李金鹏马桃花洪波...
    970-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防治枸杞线角木虱Bactericera gobica的天然微生物源杀虫剂,采用浸虫浸叶法和叶面喷施法测定雷斯青霉菌Penicillium raistrickii菌株F-1及其诱变菌株YB4粗毒素的室内毒力、温室防效,选择毒力效果较好的菌株粗毒素,测定其酸碱、温度和紫外线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诱变菌株YB4粗毒素对枸杞线角木虱若虫的室内毒力及温室防效均高于菌株F-1;处理72 h后,浓度为120mg/L的诱变菌株YB4粗毒素对枸杞线角木虱若虫的室内毒力达到85.46%,处理14d后,浓度为120 mg/L的诱变菌株YB4粗毒素对枸杞线角木虱若虫的温室防效达到78.61%.雷斯青霉菌诱变菌株YB4粗毒素主要成分为酚酸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醌类及木脂素和香豆素.诱变菌株YB4粗毒素发挥杀虫作用的适宜pH为6~8,适宜温度为25~40℃,紫外线照射时间不宜超过30 min.表明雷斯青霉菌诱变菌株YB4粗毒素具有开发为天然微生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雷斯青霉菌粗毒素稳定性温度pH紫外线生物防治枸杞线角木虱

    桃蛀螟在安徽省薄壳山核桃产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梁志杨旭涛周溪王朝晖...
    979-9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