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保护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学报

彩万志

双月刊

0577-7518

zbxb@cau.edu.cn

010-62732528

100193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植物保护学报/Journal 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1986年挂靠在中国农业大学。它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展学术交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办刊宗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重视编辑出版方面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实施,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并注意加强与国内外的信息交流。刊登了大量植物保护学科各方面,包括农作物病害、虫害、草害、鼠害、农药等,信笺应用或与应用联系较紧密的未曾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及研究简报等。为传播科技信息、推动我国乃至世界的植物保护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原鼢鼠鼠丘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功能群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静叶国辉孙文倩董隆明...
    1078-1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高寒草甸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鼠丘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功能群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选取不同年限鼠丘及无鼠丘草地对植物的繁殖方式、生活型和根系类型进行调查,采用冗余分析法探究鼠丘植物功能群(繁殖功能群、生活型功能群和根系功能群)物种数、多度和地上生物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无鼠丘草地植物繁殖方式以种子繁殖兼具无性繁殖的功能群占优势,其多度相对百分比为58.4%,地上生物量相对百分比为64.8%,鼠丘上植物以种子繁殖功能群为主,在3年生鼠丘上占比最高,多度相对百分比和地上生物量相对百分比分别为76.4%和75.5%;无鼠丘草地植物的生活型以地面芽和地下芽功能群为主,其多度相对百分比分别是52.4%和39.8%,地上生物量相对百分比分别是47.3%和48.5%,而鼠丘上植物中地面芽功能群减少,地上芽功能群增多,2年生鼠丘上植物以地下芽功能群占优势,其多度相对百分比和地上生物量相对百分比分别为68.0%和73.6%;无鼠丘草地植物以根茎型和须根型功能群为主,其多度相对百分比达到57.7%和28.0%,地上生物量相对百分比达到56.9%和25.7%,1年生和2年生鼠丘上植物以轴根型和根茎型功能群为主,3年生鼠丘上植物以块根型、轴根型、须根型和根茎型功能群为主,3年以上鼠丘上植物以块根型、须根型和根茎型功能群为主.冗余分析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干扰主要通过改变土壤水分、土壤氮磷养分等资源条件来影响鼠丘植物功能群特征.

    高原鼢鼠植物功能群演替繁殖方式生活型根系类型

    高原鼢鼠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刘济泽董瑞花立民楚彬...
    1090-1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晰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不同干扰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分配格局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高原鼢鼠栖息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无干扰(对照)、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5个干扰强度样地,调查各样地内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干扰强度下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增加,植物地上生物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轻度干扰下植物地上生物量最高,为400.036 g/m2,显著高于对照,重度干扰下植物地下生物量最低,为812.885 g/m2,显著低于对照、轻度和中度干扰;高原鼢鼠干扰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紧实度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速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着干扰强度增加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扰下,植物生物量优先分配至地上部分,其中轻度和重度干扰下权衡指数最大,均为0.027;极重度干扰下,植物生物量优先分配至地下部分,权衡指数为0.029;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权衡指数与土壤养分含量均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和pH呈正相关关系,但仅与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相关.

    生物量分配高原鼢鼠干扰高寒草甸土壤

    新疆北部荒漠草原黄兔尾鼠种群参数的季节比较

    应亚奇王乐文王大伟阿帕尔·阿布都吾甫尔...
    1099-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新疆北部荒漠草原重要害鼠黄兔尾鼠Eolagurus luteus种群参数的季节性特点,于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月)四季在乌苏市巴音沟牧场采集野外种群样本,比较其在不同季节间的种群参数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黄兔尾鼠的种群密度和性比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夏季的有效洞口密度和有效洞口比率均显著高于秋季,分别为秋季的1.67倍和2.00倍,夏秋季性比偏向雌性,冬春季性比偏向雄性.黄兔尾鼠的生理状态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季是其繁殖盛期,雌鼠的怀孕率和繁殖率在该时期最高,均为85.7%,而其余季节的怀孕率和繁殖率均在30.0%以下.同时成年雌雄鼠的肥满度、脾脏相对质量、肾上腺相对质量和繁殖器官相对质量在春季均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季节,代表其具有更好的营养状态以及更高的免疫力和应激水平.黄兔尾鼠在春季活跃的繁殖行为与其在该时期较好的生理状态一致,表明该鼠可周期性地调整生理与繁殖状态,以适应生境剧烈的季节变化,从而保证种群的延续.

    黄兔尾鼠种群参数生理指标季节差异新疆繁殖参数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鼠害现状调查及鼠类多样性分析

    闫浩杰王大伟阿帕尔·阿布都吾甫尔林峻...
    1108-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指导阿勒泰地区草原鼠害防治工作,于2022年6—7月在阿勒泰地区7个县(市)设置51条踏查路线463个踏查点位,对鼠害发生等级、主要鼠害的种类、数量及发生密度进行调查,并对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7.49%的踏查点位发生了鼠害,其中95.06%分布在东中部的富蕴县、青河县和福海县;捕获的251只鼠隶属4科7属11种,其中黄兔尾鼠Eolagurus luteus占比达67.33%.在县域水平上,富蕴县、福海县和阿勒泰市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富蕴县和青河县的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81,而阿勒泰市与吉木乃县的群落相似性指数最低,为0.在4个草原类型中,温性草原鼠类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最高,而温性荒漠草原的这4个指标较低;群落相似性指数在温性荒漠草原与温性荒漠间(0.46)和山地草甸与温性草原间(0.33)较高,而温性草原和温性荒漠的群落相似性指数最低,仅为0.24.表明阿勒泰地区草原鼠害总体发生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优势种害鼠黄兔尾鼠应作为重点害鼠进行防控.

    草原鼠害阿勒泰地区物种多样性群落相似性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高原鼢鼠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拉毛草王钰根呷羊批赵晓燕...
    1117-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种群遗传多样性对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四川省若尔盖县麦溪乡和红星乡以及红原县安曲镇3个样地的高原鼢鼠种群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100只样本及筛选的10个微卫星位点中,Ectl10和Ectl22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多,为19~20个,Ectl48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少,为2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4.20,有效等位基因数偏少表明高原鼢鼠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结果显示等位基因位点在种群中处于极不平衡状态,表明高原鼢鼠近亲繁殖较为普遍,种群间基因交流受阻,自由交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聚类分析发现若尔盖县和红原县的高原鼢鼠种群基因受地理隔离而交流受阻,二者之间亲缘关系较远.说明高原鼢鼠在相似生境、不同地理位置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但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和基因流阻隔.

    高原鼢鼠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相似生境

    高原鼠兔个性特征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王苏芹陈欣扬王蓉谈昭贤...
    1124-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动物个性特征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以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个性特征,并通过微卫星DNA技术对高原鼠兔自然种群进行亲权鉴定.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量、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的平均数分别为19.500、0.892和0.878,通过微卫星鉴定与鼠兔的空间捕获位置确定了28只亲代母本和140只子代、20只亲代父本和137只子代的亲权关系,20只亲代父本和28只亲代母本的冒失性平均数分别为45.900 s和50.200 s,亲代父本和亲代母本探索性平均数分别为1370.100 cm和1600.300 cm.父本的冒失性和探索性对子代数量有显著影响,冒失性强和探索性强的父本子代数量更多,母本的冒失性和探索性对子代数量无显著影响,表明亲代的个性特征会影响子代的个性特征.

    高原鼠兔个性特征繁殖成功率微卫星标记青藏高原

    甘肃省天然草原蝗虫群落结构及生态位

    钱秀娟王兴铎郑成卓刘长仲...
    113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甘肃省不同草地类型的蝗虫群落结构及其空间生态位,对甘肃省永昌、山丹、肃南、天祝和夏河5个县的4种主要草地类型(低地草甸、高寒草甸、温性荒漠与山地草甸)的蝗虫种类及数量进行调查,并进行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空间生态位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蝗虫3550头,隶属5科15属31种,其中常见种有12种,稀有种有16种,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小翅雏蝗Chorthippus fallax、科氏痂蝗Bryodema kozlovi和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占比分别为22.96%、18.85%和18.20%.在4种草原中,低地草甸分布有19种蝗虫,温性荒漠分布有17种,山地草甸均分布有16种,高寒草甸分布有15种,蝗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低地草甸,其次是温性荒漠与山地草甸,高寒草甸最低.高寒草甸与山地草甸、低地草甸与温性荒漠中蝗虫群落结构中等相似.在31种蝗虫中,生态位宽度位列前5位的依次是白纹雏蝗Ch.albone-mus、狭翅雏蝗Ch.dubius、科氏痂蝗、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分别为0.758、0.667、0.633、0.582和0.559.在31种蝗虫中,只有6对蝗虫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30,其中鼓翅皱膝蝗对轮纹痂蝗Bryodema tuberculatum dilutum的重叠指数最高为0.34,其他均小于或者等于0.30.在31种蝗虫中,有5对蝗虫的空间生态位相似性最高,相似性系数为1.00,许多蝗虫种类的空间生态位无相似性,相似性系数为0.表明甘肃省4种主要草地类型的蝗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存在差异.

    草原高山草原蝗虫群落结构生态位多样性

    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草原蝗虫多样性分析

    伟军萨拉朱宾宾呼斯勒...
    1147-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草原蝗虫分布及发生情况,采用扫网法对旗内分布的草甸草原、山地草甸、低地草甸和典型草原4种草地类型的蝗虫种类及数量进行调查,并进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相异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新巴尔虎左旗共采集到6科20属36种5768头草原蝗虫,其中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和白边痂蝗Bryodema luctuosum占比分别为15.38%、10.26%和10.21%,属于新巴尔虎左旗草原的优势种;在4种草地类型中,典型草原的蝗虫种类最多,有6科17属27种,低地草甸的蝗虫种类最少,有4科13属18种;在4种草地类型中,典型草原的蝗虫个体数最多,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低,Pielou均匀性指数与其他3种草地类型差异不显著;山地草甸和典型草原的蝗虫群落相异性最大,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相异性最小;第1羽化阶段羽化蝗虫种类最少,为5科15属20种,第2羽化阶段羽化蝗虫种类为6科18属24种,第3羽化阶段羽化蝗虫种类最多,为6科20属32种;第1羽化阶段和第2羽化阶段的蝗虫个体数均高于第3羽化阶段,建议在蝗虫羽化前2个阶段开展草原蝗虫防控工作.

    草原蝗虫草地类型羽化时间多样性指数相异性

    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地昆虫多样性及其与植被的相关性分析

    殷怡婷张能闫冲查干...
    1158-1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防治天然草地的害虫和修复天然草地,采用Z字形扫网取样法对巴彦淖尔市温性荒漠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典型草原和温性荒漠4种天然草地类型的昆虫种类和数量、植被种类和植被盖度进行实地调查,对4种草地类型的昆虫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相似性分析,并对昆虫群落多样性与植被因子(植被种类及植被盖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巴彦淖尔市4种天然草原中共采集了2675头昆虫,隶属8目35科54属69种,其中直翅目昆虫种类最多,是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的优势种;温性荒漠草原昆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草地类型;4种草地类型昆虫物种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均小于0.50,表明各草地类型之间昆虫物种的差异较大;植被种类与昆虫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正相关,且植被种类对4种草地类型的贡献率均较高,表明天然草地的植被越丰富,昆虫多样性指数就越高.

    天然草地昆虫群落植被种类植被盖度多样性

    宁夏苜蓿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发生动态和相关性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苗淼徐洋帆张海翔王颖...
    1169-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苜蓿草田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间的关系,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种植结构和田间管理不同的2处苜蓿草田内主要害虫以及天敌昆虫的发生动态进行调查,对天敌昆虫进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并对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优势种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园林场苜蓿草田在2022年6月中旬和7月下旬害虫百枝条虫口数量达到峰值;茂盛苜蓿草田在8月11日害虫百枝条虫口数量达到峰值.园林场苜蓿草田共采集到捕食性天敌9种679头,寄生蜂38种284头;茂盛苜蓿草田共采集到捕食性天敌8种540头,寄生蜂33种122头.园林场苜蓿草田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在6月最高;茂盛苜蓿草田天敌昆虫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在6月最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9月最高.在园林场苜蓿草田中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与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正相关,在茂盛苜蓿草田中豌豆蚜与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显著正相关.园林场苜蓿草田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常见种的数量与温度显著正相关,豌豆蚜数量与最低湿度显著负相关;茂盛苜蓿草田蓟马的数量与平均温度、最低温度显著正相关,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的发生数量与最高湿度显著负相关.

    苜蓿草田害虫天敌昆虫昆虫多样性气候因子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