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孙国军

月刊

1673-2596

cfxbs@163.com

0476-2205717

024000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赤峰学院学报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aowuda Mongoli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主管、赤峰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刊号为ISSN1673-2596(国际标准刊号);CN15-1341/C(国内统一刊号)。现任主编孙国军教授。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出版法规为准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学术民主、质量第一的原则,以推动学术进步,优化学术生态为己任。学报注重学术性、思想性、高校性、前瞻性,在推动学术进步的同时,促进学院专业学科建设。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辟有“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学研究”、“法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艺术研究”等特色栏目与固定栏目。200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院校优秀期刊;在2008年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高校精品学报评选活动”中,《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荣获 “优秀学报”称号。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前身为《昭乌达蒙族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创刊。 2003年,赤峰学院成立,原《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为《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8年,经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学报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更名后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致力于“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等特色栏目建设,依托学科优势与地域优势,培育学报特色,打造期刊品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视域融合"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基于管理沟通的视角

    隋晓玲秦明利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理不仅是一种技术和方法,更是一种智慧,深藏着丰富的哲学意蕴.本文将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视域融合"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企业沟通不论在内部沟通还是外部沟通,都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使双方在碰撞中形成新的视域,以达至视域融合,实现理解和沟通的目的.这既赋予企业更深刻的文化内涵,也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视域融合企业管理沟通理论

    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互动实现研究

    秦杰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不断扩大规模,使得企业面临着一定的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企业内部审计和合规管理作为企业内控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完善与发展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厘清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之间的关系,从重执理念、信息交融、持续提升、预见成效等方面形成企业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互动的实现路径,从而为推动企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依据.

    内部审计合规管理互动与实践

    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王雷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媒体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重塑了出版生态,使出版业逐渐走向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的道路.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出版融合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版融合规模持续扩大.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记录、评价、交流和传播的学术媒介,是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在推进融合发展实践中,面临着运营模式陈旧、技术应用不足、人才缺乏等挑战.为使学术期刊能够更好地实现高质量、系统化、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应创新出版理念、坚持"内容为王"、强化技术赋能,不断提升学术期刊传播力、影响力和引领力.

    学术期刊融合发展技术赋能

    蒙古族谚语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包苏日娜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族谚语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亦是其流传民间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以和谐交错的韵律、生动形象的词语、短小精炼的形式、意蕴深远的修辞,深深扎根于蒙古族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本文对蒙古族谚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较为详尽地探讨,以求对蒙古族谚语认识得更全面,更科学.

    蒙古族谚语语言特征文化内涵

    试论成为胡尔奇的途径

    呼琴图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野调查和胡尔奇个人研究发现,蒙古族民间艺人成为胡尔奇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重点从代际传授、拜师学艺或请教、"本森乌力格尔"、媒体平台和胡尔奇培训班等维度,剖析如何成为一名胡尔奇的途径.通过探索蒙古族民间艺人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成为胡尔奇,受单个途径或多个途径的综合影响,且个体之间存在独特性和差异性.

    蒙古族说唱艺人胡尔奇途径探究

    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京剧唱腔风格的运用分析——以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为例

    张瑞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音乐传统"的传承延续过程中,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一批新生的、特色鲜明的,最具京剧唱腔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这两首具有京剧唱腔风格与韵味儿的民族声乐作品,都与京剧唱腔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本文在研究中分析了《梅兰芳》《贵妃醉酒》作品对京剧唱腔风格的运用,同时对作品演唱中京剧唱腔风格运用的情况进行了探析.

    民族声乐京剧唱腔风格《梅兰芳》《贵妃醉酒》

    高校图书馆党建工作探索与创新

    王思远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师生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文献资源中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高校图书馆承担着文化育人的职责,因此要加强高校图书馆党建工作,将党建与业务融合,强化党员思想教育,严守意识形态阵地,树立具有图书馆特色的党建品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高校图书馆党建文化育人

    文旅融合视角下的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研究——以红山文化博物馆为例

    林杨骆玉梅郭旭东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也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本文以红山文化博物馆为例,通过分析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发展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文旅融合博物馆高质量发展

    浅谈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以红山文化博物馆为例

    王琪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追求的不断提高,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地区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课堂.红山文化博物馆是赤峰地区的专题博物馆,是宣传红山文化的重要场所.红山文化博物馆需要通过各种社教活动,让观众感受红山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

    基础外语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融入与呈现研究

    许永娜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外语教学应该在夯实语言技能的基础上,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者不仅要学习西方文化,也应加强中华文化的渗透,提高中华文化知识的建构,树立中华文化的形象,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播和弘扬中华特色文化.本文剖析阐述基础外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基础外语教学应渗透中华文化内容,论述中华文化融入基础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从多维度出发探讨基础外语教学中可实行的中华文化教学范畴和中华文化教学策略,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特色文化,促进实施高效的双向文化导入、提升文化教学质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内涵.

    基础外语中华文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