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
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

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

月刊

1672-5085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一亩园110号北楼318室

中外健康文摘·医学理论与实践/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卫生学校护理经济学教程设置的价值

    邓素萍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经济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成本核算已成为医院及卫生事业机构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卫生学校增设护理经济学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需求的需要,是现代护理学趋向多样化的护理市场的开发的需要.本文就护理经济形成的社会基础、研究内容、卫生学校护理经济课程设置的必要性,阐述了护理经济学能开发更广泛的护理市场,卫生学校增设护理经济学教程为培养医院内外的护理、等级护理、疾病预防的护理、病愈康复的护理、老年健康护理、短期或长期的护理、家庭护理、护理院护理人才奠定了基础,从而拓宽了护理学员的就业途径.

    卫生学校护理经济学

    运用多种教学技能,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

    张鹤
    132页

    启发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汪瑞
    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造力,高校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开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也常常和其他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深刻的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一定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思维后,自觉地接受或得出科学的结论,并进而引发学生的反向思维和多向思维,成为学生发现、创造的动力.

    启发式教学创新生理学

    卫生类职业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意义与措施

    高国宪
    134页

    致基层医院护士继续教育学习产生惰性导的原因分析

    谢定勋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学习产生惰性的原因分析,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拓展护理领域,促进基层医院护理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层医院护士学习惰性

    论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岳枫贾义军
    135页

    提高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刘悦张杰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有其自身特点,相比于内、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较难理解与记忆,操作性强,学生见习机会较少等.在2004年以来,我们在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购进和自造了很多教学模具,增加了实验课内容.克服了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理论自学能力,加强了实践能力培养,总体提高了教学质量.

    妇产科护理学课堂教学质量

    速效平喘合剂对大鼠哮喘模型白介素-13影响的实验研究

    何向阳赵坤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哮喘大鼠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3的表达情况及中药速效平喘合剂对其影响,从而以明确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发病机制及中药速效平喘合剂干预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可能存在的机理,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实验动物分组: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中药治疗组、激素治疗组、氨茶碱治疗组,共五组,每组8只.第一次诱喘24小时后开始给药,共治疗14天.采集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3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IL-13含量明显升高,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降低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IL-13含量,速效平喘合剂与激素治疗组、氨茶碱治疗组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速效平喘合剂能显著降低支气管哮喘大鼠全血及肺泡灌洗液中IL-13的含量,有效地调节哮喘细胞因子网络系统,改善哮喘气道炎症.速效平喘合剂与激素、氨茶碱具有相同的平喘效果.

    支气管哮喘IL-13速效平喘合剂实验研究

    苏北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痛症探析

    薛丽卿郑红斌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苏北高校体育教师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苏北地区气候条件、运动项目与职业痛症的关系,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均患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职业痛症,随年龄增长,运动时间的延长,疼痛加重,呈现恶化趋势.

    苏北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痛症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探索

    张春枝
    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来社会的竞争其实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国民创新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迎接未来社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竞争的挑战,不断提高国民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方法来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①创设气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②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动性;③鼓励求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多向性.4.允许怀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批判性.

    创新思维培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