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分泌患者护理安全问题与研究对策

    于萍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在对内分泌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其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问题,这不仅对护理管理水平有着严重的影响,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对内分泌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一些护理安全问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必须采用相关的处理对策,来解决医护人员在内分泌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内分泌科护理中存在着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处理对策来对其进行防控。

    内分泌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探讨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

    岳小哲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集2007年3月到2013年4月的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新生儿或者儿童的呼吸道粘膜作为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然后采用Kirby - Bauer (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分离培养、鉴定和敏感性检测之后,得出总共有72株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3.06%(67/72),对青霉素不敏感菌14株,不敏感率为19.44%,多重耐药率高达56.73%;59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为83.05%(49/59),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敏感;46株卡他莫拉菌,对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76.09%(35/46)。以上就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论: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而且这些病原菌对于一些常用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性,所以在治疗和使用药物是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该病原菌有很强耐药性的抗菌药,比如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否则就会拖延病情。

    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耐药性

    食管癌术后患者适宜体位的探讨

    张爽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和半卧位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和主观感受的观察和比较,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使术后患者处于适宜体位,增加患者舒适度。方法选择3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3、5天在吸氧2L/m i n的情况下,采取半卧位和分健侧卧位各15min,患侧卧位约5min,其间隔30min(平卧位),分别对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主观感受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1、患侧卧位和半卧位血氧饱和度不同。2、术后不同时间心率、血压的变化与体位变换的关系不明显。3、三种体位间疼痛程度各不相同。结论术后早期(1-3天内)尽量不采用患侧卧位,应以半卧位为主,辅以健侧卧位,既有利于胸液引流,保证机体供氧,又能缓解长时间半卧位所引起的疲劳,降低压疮的发生。在后期则患侧卧位、健侧卧位和半卧位均可。

    食管癌术后体位

    应用品管圈对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

    张莹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品管圈对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方法由7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手术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结果通过品管圈管理,手术室医务人员对洗手认知从品管圈前70%提升到品管圈后的100%,洗手正确性测定合格率从品管圈前50.2%提高到品管圈后100%;工作前后洗手率从品管圈前25.2%提高到品管圈后92.1%;正确率从品管圈前64.1%提高到品管圈后99.5%,提高100%;伤口愈合不良率从品管圈前5%降低至品管圈后的0.5%,下降4.5%。抗生素使用率从品管圈前85%降低至品管圈后的10.2%,下降74.8%。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取得显著效果,通过活动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医务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充分的发挥出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品管圈手术室

    探究如何做好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减少护理纠纷

    赵美荣
    98-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门诊输液患者大部分以非住院病人进行治疗以及护理的主要场所。然而门诊临床护士相对比较少,工作任务量较为繁重,如果不能及时让患者进行输液,非常容易和病人之间发生纠纷,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护患纠纷就变得非常集中以及突出。本文笔者根据急诊门诊输液室的特点,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研究急诊输液室出现护理纠纷的因素,并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进而使发生护理纠纷的几率明显降低。

    护理纠纷门诊输液室护患关系

    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体会

    倪骏森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总结分析8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腹股沟区神经的处理,术后15例出现各种并发症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因神经损伤行神经切除术,8例,占10%;术后并发症:出血2例,占2.5%;感染1例,占1.25%,3例切口处局部有轻度牵扯疼痛感,占3.75%;疝复发2例,占2.5%,发现皮下不等量积液8,例占10%。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较多,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注意腹股沟区神经的处理、合理的术后处理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

    果糖二磷酸钠协同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240例临床观察

    陈媚
    100-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果糖二磷酸钠协同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24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协同治疗,100~250 mg/(kg?次),静脉滴注,1次/d,滴注速度:7~10ml/min。观察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肌酶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出现明显改变,但观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儿心电图也得到一定改善。结论临床上,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协同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具有十分好的治疗效果。

    果糖二磷酸钠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

    雷善策
    101-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此次研究的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 P<0.05);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67%(58/60)、3.33%(2/60)、0.00%(0/60)、5.00%(3/60)与对照组86.67%(52/60)、11.67%(7/60)、5.00%(3/60)、11.67%(7/60)比较(P<0.05)。结论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其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率,同时减少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参麦注射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气分析指标

    组织黏合剂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霍毅芳朱志华杨悦军欧锦溪...
    102-103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赵新兰丽坤张晓云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 oproteinase-7 MMP-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检测25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 M P-7的蛋白定位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中M M P-7表达明显增高( P<0.05),并与癌组织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结论 MMP-7参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和转移,有望成为子宫内膜癌发展及预后判断的一种新的参考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7子宫内膜癌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