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青光眼治疗中复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

    15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分析符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至2011年我院共选择青光眼患者10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接受的是复合小梁切除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单纯小梁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继续研究分析,术后跟踪随访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的浅前房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的功能性滤泡比对照组多,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病例。结论:青光眼患者接受复合小梁切除术具有比较好的效果,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滤过性手术成功率。

    复合小梁切除术青光眼治疗

    腹腔镜与药物治疗盆腔脓肿的对比性分析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腹腔镜与药物治疗盆腔脓肿的对比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盆腔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与抗感染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手术后观察肿块消退和腹痛及发热等症状的好转情况,医院门诊随访12个月观察盆腔炎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的好转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和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块均全部消退,对照组肿块消退率为11.1%,两组数据相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发病率和月经紊乱发病率及随访期内盆腔炎复发等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比药物治疗盆腔脓肿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腹腔镜药物治疗盆腔脓肿

    热牙胶根管填充术进行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热牙胶根管填充术进行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需行根管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冷牙胶侧压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充填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平均值明显小于对照组[(4.01±1.32)V S(7.56±1.39)],P﹤0.05;随访6~24个月,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6.7%V S80.0%), P﹤0.05。结论:应用热牙胶根管填充技术进行根管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热牙胶根管填充术根管治疗疗效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疗效观察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早期妊娠患者2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用药情况和引产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引产情况,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为75.23%(82/109),对照组患者引产成功率为46.79%(51/109),观察组患者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不良用药情况,观察组109例患者,11例出现不良用药情况,发生率为10.09%,对照组109例患者,38例出现不良用药情况,发生率为3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能够提高患者的引产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早期妊娠临床疗效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脏病心律失常40例临床观察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疗效。方法:将40例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给予常规同时加用生脉注射液40m l加入5%葡萄糖250m l。两组疗程均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质心脏病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

    参松养心胶囊心脏病心律失常疗效

    老年心脏患者两种留置针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16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老年患者采用改进留置针穿刺方法和传统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比较。方法:将心脏科157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30°~40°角度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往前进0.2c m,左手绷紧皮肤不变,右手食指压住针芯柄,拇指前推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拇指固定住外套管,左手再将针芯抽出。对照组采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以15°~20°角度进针,见回血降低角度再往前进0.2c m,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将针芯退出外套管0.5c m,再将外套管送入静脉内后将针芯抽出。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心脏患者采用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方法,可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老年心脏患者留置针穿刺方法单手送管

    昌黎县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分析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掌握乳腺癌的发病情况,进一步推进“乳腺癌”筛查工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为今后妇女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5-64岁农村妇女为筛查对象,遵循广泛动员、自愿参与的原则,采用统一问卷、统一诊断标准。乳腺检查以全部乳腺视触诊、彩超检查、选择性钼靶-X检查和病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乳腺癌共筛查适龄妇女1941人,确诊乳腺癌11人,癌前病变1人,乳腺囊肿38人,乳腺肿瘤57人,乳头内陷12人,乳头溢液32人,副乳腺34人,有乳腺家族史47人。结论:通过开展乳腺癌筛查,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严重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乳腺癌及其癌前期病变,以便早期治疗,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乳腺癌筛查

    整骨接骨药丸治疗家兔骨折实验研究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接骨药丸治疗家兔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方法:随机将150只家兔分为接骨药丸组(治疗组)、伤科接骨片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50只骨折后给药,进行为期2个月的对照观察。结果:骨痂生长情况、骨密度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明显优于空白组;骨痂组织学观察,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接骨药丸能显著加速骨折愈合。

    接骨药丸骨折骨愈合实验研究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降低清宫率的观察

    16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后的清宫率。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自愿引产妇女员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排空膀胱,常规消毒腹部皮肤,经腹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 g ,同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 g,每隔12h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25mg,直至有规律宫缩。对照组羊膜内注射利凡诺100mg后即口服己烯雌酚2.5mg,每天2次,直至分娩。两组产后均做B超检查。结果:产后因胎盘、蜕膜残留须行清宫术者,观察组11例(27.5%),对照组38例(9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流产,可减少胎盘胎膜残留,降低引流产后清宫率,从而降低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

    米非司酮利凡诺清宫率中期妊娠流产

    黄芪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黄芪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对于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黄芪20m l及清开灵注射液20m 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 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用维生素C注射液2.0g,维生素B6注射液0.2g,三磷酸腺苷注射液40m g,门冬氨酸权利钾镁注射液10m l,肌苷注射液0.3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脉注射,磷酸果糖10g加入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 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加利巴韦林注射液0.6g西药治疗,疗程相同,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聚肌胞2m l,隔日一次肌肉注射,用10支后停,并口服辅酶Q10。不管治疗组或对照组,如果病人有心衰症状,均加入适量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 C E)抑制剂,一般的心律失常不需特殊处理;每5天复查一次心肌酶谱和心电图,作一对比分析,每疗程结束后作一小结。结果:治疗结果两组疗效相同,无明显差别,经统计学的处理, p﹥0.5,说明没有差异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联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单用中医药可以治愈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