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健康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健康文摘
中外健康文摘

张选国

周刊

1672-5085

jkwz55@163.com;jkwz66@163.com

010-59648692,59648695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中外健康文摘/Journal World Health Diges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诊科护士遭受职业暴力伤害原因分析与对策

    陆贞刘术芬-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诊科护士由于工作性质特殊,经常遭受职业暴力伤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医院管理因素、医患双方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提出只有完善基础设施,简化服务流程,缩短病人就诊时间,提升急诊人员综合素质,真诚对待患者,才能达到提高病人满意度的目的。通过关爱护理人员,增加护士配置及岗位待遇达到稳定护理队伍的目的。采取多种途径,寻求社会各界支持,缓解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职业暴力伤害。

    急诊科职业暴力伤害护士原因对策

    浅谈护士长如何做好沟通工作

    杨明玉
    189-189页

    护士长沟通

    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的实施与体会

    高峰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工作实施。方法:贯彻落实医改总体部署和《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精神,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履行护理职责。结果:全科护士素质全面提升,护理执行力增强,护理质量提高,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在产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护士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树立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的纯母乳喂养率得到增加、保障了母婴的安全舒适。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

    产科优质护理护理体会

    妇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分析及心理护理

    崔艳洁
    191-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妇科门诊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对200例就诊患者的认真观察和有效沟通,全方位收集心理信息,从不同年龄和不同诊断类型两个角度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确定基本心理状态、分析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配合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1]。

    妇科门诊病人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化疗间歇期PICC置管患者的家庭护理

    杨艳萍
    192-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PICC置管是一条安全、科学的静脉输液途径,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可减少频繁穿刺和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影响,为肿瘤患者多程化疗提供了方便。但置管病人带管回家后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因此PICC导管家庭护理对保证PICC导管的顺利留置,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化疗间歇期PICC家庭护理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合并早期视网膜病变预后的影响

    柯雪芬
    19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在糖尿病合并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分别实施社区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水平及视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系统化社区护理,可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促进视力水平的提高,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社区护理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

    脑干梗塞的护理

    何晓敏
    193-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46例脑干梗塞的临床资料,寻找脑干梗塞的发病规律和特征。方法:对46例脑干梗塞进行CT、MRI检查,详细记录相关病史,首发症状,体征并分析其之间的关系。结果:首发症状、体征各不相同,CT检查部分为阴性。结论:脑干梗塞发病隐匿,易误诊,应尽早做MRI检查,积极治疗,精心护理亦能得到较好的恢复。

    脑干梗塞MRI护理

    全程心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王娟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围生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本院孕期待产的资料完备的160例高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孕期宣教、导乐分娩、产后指导等一对一全程心理干预。评价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产科并发症、胎儿结局及阴道分娩总产程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产褥感染率及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阴道分娩总产程缩短,新生儿窒息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全程一对一心理干预可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结局产生良好影响,对提高自然分娩率,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高龄初产妇全程妊娠结局

    浅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

    李彩霞
    195-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达到缓解病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提高肺心病病人生活质量和生存年限的目的。方法采用了一般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方法。结果患者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防止和减少了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

    应用循证护理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的效果评价

    崔丽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心理疏导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经病理诊断证实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家属40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在干预前进行数据收集,针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需求提出临床问题,然后用主题词“malignant tumors of bone”、“family members”和“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检索MEDLINE数据库寻找相关的证据,进行分析评价,请专家循证,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进行测试、数据收集。结果干预前后SCL-90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护理人员在运用循证护理对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家属需求相结合,提出问题,获取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家属实施最佳的护理干预,为患者家属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心理减压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使其对患者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能够纠正其负性心理。

    循证护理恶性骨肿瘤患者家属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