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交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交流
中外交流

周刊

中外交流/Journal Exchan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图书馆成为高校思想文化高地的根本性转型策略

    杨海
    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馆藏建设与内容资源的个性化推送转型转型启示与策略,图书馆成为高校思想文化高地的根本性转型才是新的生存之道.

    高校图书馆转型启示策略

    融媒体建设与大学专科思政课良性互动可行性研究

    王小妹赵静王朝阳
    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新媒体和自媒体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的共同发力,产生了一个全新的词汇——融媒体.融媒体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教育行业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对大学专业学生进行思政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之有效的应用起来.

    融媒体大学专科思政教学策略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的开展方式研究

    辛文哲
    1247-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它主要是为了能够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中企业生产管理一线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存在学生的思政素质较低的情况,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开展工作.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有效开展

    疫情防控常态形势下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问题研究

    李慧廖鹏鸿潘涛涛
    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诸多中小企业都纷纷停产,甚至面临倒闭,由此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系列问题.基于此种情况,高校和相关部门要寻找有效策略,精准帮扶困难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助力.

    疫情防控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

    数字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陈柯元
    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趋势的深化,数字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现如今,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应当渗透到文化、娱乐、经济等各个领域.笔者结合专业知识,对数字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展现数字媒体技术的价值.

    数字媒体文化宣传影视制作商品展示

    新工科背景下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马桂英
    1249-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气工程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针对电气工程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基于此,在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应当进一步做好新理念和新模式的建立,推动电气专业教育改革,确保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符合行业建设需求.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新工科背景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与共享发展的关系初探

    黄永祥
    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要求我国依托国内大市场,发展现代化市场经济.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需要居民具有较高水平和较为公平的收入.共享发展能够推动公平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从而推动国内大循环的发展.

    国内大循环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

    论政府资助艺术的重要性

    董子铮
    1251-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时代标签,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不再只是为了宣传某种意识形态而存在,其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影响力也日渐增强.艺术具有社会效益,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和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助.本文正是从政府资助对艺术重要性的角度来探讨政府资助对艺术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艺术资助艺术传承艺术发展

    《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尹利
    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创新教育、团队合作教育等,积极探索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以期为同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仪器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高校思政课弘扬雷锋精神再思考

    方玉珍
    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中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爱岗敬业意识,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高校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雷锋精神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当代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同感,以新时代"雷锋"为榜样感召当代大学生,大力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实践活动,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全面发展地解读雷锋精神,并进行感恩教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雷锋精神思政教育高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