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检疫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

朱水芳

双月刊

1005-2755

zwjy@periodicals.net.cn

010-85773355-2273

100123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

植物检疫/Journal Plant Quarant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植物检疫》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共同主办,是面向我国农业植物检疫、林业植物检疫和出入境植物检疫工作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该刊以宣传我国植物检疫的方针政策,普及植物检疫知识,提高植物检疫理论和技术水平,沟通国内外植物检疫信息,交流经验,探讨切磋植物检疫技术为宗旨。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处理及防治技术,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疫情调查及监管技术与措施和国外植物检疫及其疫情动态等信息。本刊具英文要目,封面、封底刊登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彩色图片。 本刊为双月刊,64页,设有应用研究、技术与方法、危险性病虫害与生物入侵、林木检疫、综述与专论、疫情调查与监管、经验交流、疫情动态与截获、国外检疫与处理等主要栏目。 本刊适合口岸出入境植物检疫、国内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检疫科技和管理人员,农业、林业、农垦、储运、园林绿化、种子繁育和经营等部门的科技、管理和教学人员,熏蒸消毒及与出入境贸易有关单位的业务人员阅读。 主办: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主编:李怀林 出版: 《植物检疫>编辑部 发行: 《植物检疫》编辑部自办发行 地址: 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北路甲3号 (100025)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编辑部 电话:(010) 85745896,85773355转2273/2274;传真:(010)85745896 电子信箱:zwjy@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海关全面深化业务改革背景下进境新鲜水果检疫查验模式探讨

    杜智欣陈展册陈应超周国辉...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岸处在进境水果贸易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来自全球贸易便利化的国门生物安全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本文结合当前口岸进境新鲜水果通关面临的实际问题,立足于新形势下对于口岸检疫查验模式的新需求,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基础,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对进境前新鲜水果检疫进行风险分级,重新评估口岸检疫查验风险,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层查验模式,寻求提升通关效率的有效途径,构建新海关全面深化业务改革下高度集约化的口岸风险防控体系.

    进境水果分层查验风险管理

    进境水果安全风险分级评价及管理措施研究

    杜智欣陈展册陈应超周国辉...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口岸一线进境水果监管工作的实际需求,针对进境水果"事前"主要风险要素开展风险评估.通过建立半定量的评估方法,将口岸截获等反馈数据与专家评判相结合,以二维矩阵确定进境水果检验检疫风险因子评价等级,最终划分进境水果风险等级,提出相应风险分级管理措施.其主要目的 在于实现进境水果"事中"查验环节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重点突出、提升效率,进而压缩通关时长.

    进境水果风险分级风险管理检验检疫

    警惕危险害虫庭园象甲入侵我国

    陈亭旭滕少娜周林朱宏斌...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庭园象甲(Phlyctinus callosus)是一种能对水果、观赏植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原产南非,现已传播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地,我国尚无分布记录.庭院象甲寄主广,适应性强,为害具有较高的隐蔽性,有较大的入侵风险.本文对庭园象甲的分类地位、寄主、分布、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防控措施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为口岸检疫及防控提供参考.

    庭园象甲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措施

    玉米产业的新威胁——玉米细菌性条斑病

    丁钿林晓红章柱胡淑青...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米细菌性条斑病是一种对玉米造成严重危害的新型细菌性病害,其病原为Xanthomonas vasi-cola pv.vasculorum,近10年间传播迅速,从非洲蔓延至南北美洲,目前分布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家.本文对玉米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原分类地位、危害症状、寄主、地理分布、传播途径、侵染循环、检测方法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简述,以降低病菌随贸易传入我国的风险.

    玉米细菌性条斑病危害症状寄主分布检测方法防控措施

    阿根廷对入境船舶实施亚洲型舞毒蛾检疫措施

    马菲史金剑
    70页

    刺蒺藜草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

    朱煜建周伟光张昊朱淼...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依据气候、海拔、人类活动等不同层面的12个环境变量建立刺蒺藜草适生性预测模型,模型AUC值高于0.9,表明模型结果可靠.预测显示:我国刺蒺藜草非适生区占73.66%;低度适生区占18.24%;中度适生区占5.11%;高度适生区占2.99%.其中广东、广西、海南几乎全境,福建、台湾、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为中、高度适生区,具有最大的传入定殖风险.通过预测模型可以看出,bio 11(最冷季度平均温度)、hf_v3geo(人类足迹)、bio_18(最暖季度降水量)和bio_04(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等4个环境变量对刺蒺藜草在某地适生产生重要影响.

    刺蒺藜草最大熵模型潜在适生区预测

    基于MaxEnt模型的检疫性害虫小蔗螟在中国的潜在分布预测

    赵清高新悦蔡波陈超...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蔗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许多国家将其列入检疫性害虫名录,主要危害甘蔗、玉米等作物.本研究基于小蔗螟分布记录,结合环境数据,采用MaxEnt软件对其在中国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结果 表明:小蔗螟在我国的高度和中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及福建等.影响小蔗螟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是最暖季平均降雨量和温度变化方差.阐明小蔗螟在我国潜在地理分布及限制其分布的环境变量,可为我国的检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小蔗螟最大熵模型适生性分析潜在分布

    江西口岸2018-2020年进境粮谷截获杂草种子疫情分析

    李茵魏文静韩颖祝建新...
    83-8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江西口岸2018-2020年进境粮谷携带杂草种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进境粮谷携带大量杂草种子,共计25科134种4646种次,其中检疫性杂草6科14种616种次.检出数量最多的检疫性杂草是硬雀麦.来源于乌克兰、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进境大麦、玉米和高粱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较高.本文总结了江西口岸进境粮谷中检疫性杂草名单及检出情况,以期为进境粮谷检疫监管及疫情监测提供参考.

    江西口岸进境粮谷杂草种子

    《植物检疫》征稿简则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