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着丝粒蛋白U在结直肠癌患者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王若淳黄伟葛思佳陈婧...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探讨着丝粒蛋白U(centromere protein U,CENPU)在结直肠癌患者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实验验证 CENPU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 CENPU 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然后通过绘制受试操作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探究CENPU的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最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CENPU的表达对结直肠癌疾病进展影响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 通过qRT-PCR、WB法以及IHC实验均发现,与正常组织比较,CENPU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Cox回归分析表明CENPU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TNM分期显著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CENPU高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ROC曲线结果表明:基于CENPU的表达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能力.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ENPI、CENPN、CENPD、CENPK、CENPP、CENPM、CENPQ、CENPH、NDC80以及 ITGB3BP 这 10 个基因与 CENPU 基因具有相互作用关系;CENPU 参与 DNA 修复、MYC/TARGETS/V1 以及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的CENPU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提示CENPU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及预测预后的潜在靶点.

    结直肠癌着丝粒蛋白U富集分析

    孤啡肽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朱丹艳熊畅彭文勇许多嘉...
    7-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injury,PMI)与血清孤啡肽(nociceptin/orphanin FQ,N/OFQ)含量的关系.方法 纳入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在全身麻醉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 120 例,其中冠心病(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对照组)患者各 60 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min(T0)、术后12h(T1)以及术后24h(T2)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N/OFQ以及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myocardial troponin I,hs-cTnI)含量,记录围术期不良心血管事件(perioperativ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PACE)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 T0 及 T1 时刻 N/OFQ 及 hs-cTnI 含量显著升高(P<0.05),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患者T1及T2时刻N/OFQ与hs-cTnI含量呈正相关(P<0.05),冠心病组患者PACE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N/OFQ含量升高与PMI存在正相关性,可能成为PMI的早期预测指标.

    孤啡肽冠心病围术期心肌损伤非心脏手术

    经会阴彩超联合磁共振精准前列腺穿刺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研究

    高加胜蒋轶张海峰张文圣...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会阴彩超联合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精准前列腺穿刺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9 月于笔者医院行前列腺穿刺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穿刺方法不同分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transrectal prostate biopsy,TRPB)组(40 例)及经会阴前列腺穿刺(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y,TPPB)组(40 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方法穿刺时间、穿刺针数、穿刺阳性针数、病理检查结果、Gleason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TRPB与TPPB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穿刺针数、穿刺阳性针数、病理检查恶性率、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PB组穿刺时间长于TP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PB 组术后发热、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均高于 TPPB 组,疼痛发生率低于 TPP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下尿路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B法诊断前列腺癌准确度为 92.5%高于 TRPB 法的 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前列腺癌敏感度与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经会阴彩超联合MRI精准前列腺穿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发热及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前列腺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磁共振精准穿刺诊断价值

    超声微血流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ACR 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郭东单悦张正贤姚烨菲...
    15-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微血流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4 类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诊断为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TI-RADS 4 类的 114 个甲状腺结节,所有结节均行超声微血流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评估微血流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及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效能.结果 114 例甲状腺TI-RADS 4 类结节中,良性结节 35 例,恶性结节 79 例,恶性结节微血流成像模式多为聚集中断征及穿支血管征,剪切波弹性成像Emax值对鉴别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恶性结节SWE Emax≥41.6 kPa;超声微血流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 TI-RADS 4 类结节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6.20%、65.72%、86.84%,曲线下面积为 0.810,敏感度、准确性均高于单一诊断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微血流成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能提高甲状腺 TI-RADS 4 类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有助于此类结节的无创性鉴别诊断,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微血流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

    邹松炎穆银玉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分期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 7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 182 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分期分为Ⅰ期、Ⅱ期组和Ⅲ期、Ⅳ期组,通过组间比较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临床分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在患者临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是影响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FIB与CYFRA21-1 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4.07g/L 和 7.07μg/L,3 个项目联合诊断患者临床分期的AUC为 0.859,敏感度为 64.2%,特异性为 95.9%.结论 ANA、FIB和CYFRA21-1 是影响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3 个指标联合检测对NSCLC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抗核抗体纤维蛋白原细胞角蛋白十九片段

    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

    劳莅枫沙洪存洪晓明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开腹和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6 年 1 月 1 日至 2022年 1 月 1 日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普外科收治的 136 例行肝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接受左肝切除术治疗者132 例,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开腹肝左叶切除(open left-sided hepatectomy,OLH)组和腹腔镜肝左叶切除(laparoscopic left-sided hepatectomy,LLH)组患者进行 1∶1 匹配,两组各 47 例.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发生率、结石清除率及结石复发率等.结果 与OLH组比较,LLH组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胆瘘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步结石清除率、最终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开腹手术和术后并发症是延长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开腹手术是术后胆瘘的独立危险因素左肝外叶切除、术后胆瘘和合并多处结石是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术后胆瘘以及合并多处结石是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左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左肝切除术结石复发倾向性评分匹配

    双胎生长不一致的模式对产科不良结局的影响

    钟双飞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确定双胎妊娠中双胎生长不一致的模式对产科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月在笔者医院进行产检和分娩的 531 例双胎妊娠孕产妇的病历资料.根据产检时的超声参数,将双胎间的不一致性分为4 个模式,即:模式 1:无显著不一致性组(268 例)、模式 2:早期进行性不一致(23 例)、模式 3:早期不一致伴平台期(91 例)和模式 4:晚期不一致(149 例).考察各模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模式 2 和模式3 不一致性>10%(孕 20.5 周和 20.7 周)和>20%(孕 27.7 周和 26.3 周)发生时间相似.模式 2 不一致进展率最高(0.92%/周),孕 36 周时不一致达到峰值 23.7%.模式 3 的进展速度较慢(0.49%/周),孕 20 周后的不一致幅度变化较小(从孕20 周 13.3%至孕 36 周 16%).模式 4>10%的不一致开始时间在孕 29.8 周,不一致峰值(14.8%)低于模式 2 和模式 3.使用模式 1(无显著不一致)作为参照,在调整了相关协变量后,模式 2 和模式 3 是妊娠 34 和 32 周时早产和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模式 2 是 5min Apgar评分<7 分的危险因素,模式 2、3 和 4 是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第 10 百分位数的危险因素.结论 根据胎儿生长不一致性的发生、发展和强度识别出的 4 种不同的不一致性模式各自与不同的产科结局具有相关性.这些模式比通常使用的单个时间点测量胎儿生长不一致能提供更多的预测信息.

    双胎妊娠双胎生长不一致产科结局

    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丁联斌方麒林刘团结王博...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beta-2 微球蛋白(beta-2 microglobulin,β2-MG)水平与缺血性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及其亚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9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笔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CSVD患者 234 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同年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正常的体检者 92 例为对照组.研究组进一步分为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组、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组及LI+WML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 Cys C、β2-MG 水平;并进行危险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缺血性 CSVD 组与对照组比较,CYS-C、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WML及LI+WML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ys C、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YS-C、β2-MG是WML亚组与WML+LI亚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ys C、β2-MG是缺血性CSVD人群尤其WML和WML+LI人群的独立危险因素.

    脑小血管病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

    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症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孙惠霖刘建兵李敏郑建丽...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精液质量不育症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类型和发生率.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月来笔者医院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及精液分析的 292 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根据精液分析结果分为精液质量异常组和正常对照组,对检出的异常核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精液质量异常组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 20 例(18.87%),正常对照组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 9 例(4.84%),比较两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精子症组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 50%,性染色体异常为该组主要异常类型.结论 对不育症患者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有效分析病因,对辅助生殖、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育症精液质量染色体核型分析性染色体

    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张少艳张玮蔡婷婷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构建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且检验模型效能.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 2018 年 10 月至 2020 年 8 月笔者医院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及孕母临床数据 727 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150例新生儿及孕母临床数据进行模型效能检验.结果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问题、新生儿低体温、新生儿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是影响新生儿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83,敏感度为 82.97%,特异性为 88.35%,阳性预测值为 76.47%,阴性预测值为 91.92%,模型的总正确率为 88.67%,具有理想的预测能力.结论 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为早期排查新生儿低血糖高危人群并且启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新生儿低血糖危险因素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