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气分析的影响

    曹秀娟应玲静陈美仙何剑邦...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2 月 1日至 2022 年 8 月 1 日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100 例需行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气管内注射给药的NRD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50 例)和对照组(50 例).试验组患儿采用LISA技术进行PS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PS-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指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S治疗后1h试验组患儿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无创辅助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LISA技术进行PS治疗NRDS,可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提高诊疗效果,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且不增加气管黏膜损伤、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LISA技术血气分析

    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循证实践

    袁丽陈美华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医学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实践效果.方法 组建多学科团队,根据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模式开展品管圈活动,将循证证据与持续质量改进相结合,评估实施过程中的障碍因素与促进因素,构建循证实践方案.从制定口腔黏膜炎分级护理流程、完善评估工具、加强患者健康教育3 个方面进行实践改革,比较实践前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 开展循证护理实践后,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由 67%降至 34%,平均住院天数由 25.93d降至 24.70d,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平均得分由 28.0 分降至 17.5 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通过引入证据,进行实践变革可有效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循证实践

    3种人造肾积水方法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陶维雄施源李坚鲁密...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 3 种人造肾积水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武汉市第八医院 2020 年 5 月至 2022 年 4月行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 120 例,按人造肾积水方式不同均分为A组、B组、C组.A组患者采用术前留置输尿管导管,通过输尿管导管注入生理盐水,扩张肾盂形成人造肾积水;B组患者术前留置双J管,经导尿管灌注生理盐水充盈膀胱,通过双J管返流扩张肾盂形成人造肾积水;C组患者通过静脉注射呋塞米,采用刺激性利尿的方法主动扩张肾盂形成人造肾积水.对比三组人造肾积水后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整体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及B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C组(P<0.05);B组患者的整体手术时间短于A组及C组(P<0.05);三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留置双J管制造人工肾积水具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通道建立时间及手术时间短等优势.

    人造肾积水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导管双J管刺激性利尿

    LAMP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快速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雷星龙丽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即呼吸道病原菌核酸联合检测法(13 联)分析痰标本病原菌的检出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1642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痰标本/肺泡灌洗液进行LAMP(13 联)检测,分析呼吸道病原菌检出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 13 种呼吸道病原菌的总体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不同年龄组中,3~6 岁患者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6~18 岁患者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60 岁患者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在不同季节组中,肺炎链球菌和肺炎衣原体好发于春季,肺炎支原体在秋节感染率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P可快速检测出病原菌,为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

    乳腺癌患者延长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时间的效果研究

    侯健文胡泽盈章敏于丽...
    64-6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延长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时间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 2022 年 6 月至 12 月浙江省肿瘤医院 100 例植入胸壁输液港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拔除无损伤针时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 7d组和 8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功能、导管相关并发症、舒适度及成本.结果 两组患者输液港导管回抽均有回血且冲管顺利;7d组 1 例和 8d组 2 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过敏;7d组患者舒适度测评中舒适占比 86%,8d组患者舒适占比 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d 组人均输液港维护费用高于 8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一定情况下经护士评估后可适当延长乳腺癌患者输液港无损伤针使用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费用.

    乳腺癌输液港无损伤针成本分析

    黄芪和葶苈子加减治疗CHF的疗效及心脏彩超参数变化研究

    葛乐品林梅瑟姜祖超陈鹏鹏...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黄芪葶苈子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心脏彩超参数变化及其对不良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温州市中医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1 年 9 月接诊的 92 例气虚血瘀兼水饮型CH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46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黄芪、葶苈子为基础的益气活血利水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脏彩超参数、6 个月内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组和不良终点事件未发生组患者的心脏彩超参数,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心脏彩超参数变化对不良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1.7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悸乏力、气短喘息、倦怠懒言、口唇紫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房前后径(left arial diameters,LA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6 个月内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9.57%)(P<0.05).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组患者的LVEDD、LAD均高于不良终点事件未发生组;LVEF低于不良终点事件未发生组(P<0.05).LVEDD、LAD、LVEF联合预测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12,95%CI:0.734~0.968;联合检测敏感度(93.42%)高于单独检测(71.52%、75.11%、79.62%)(P<0.05);联合检测特异性(82.27%)与单独检测(70.19%、73.07%、77.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黄芪、葶苈子为基础的益气活血利水方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悸、乏力等症状,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且心脏超声参数联合检测可提高对不良终点事件的预测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黄芪和葶苈子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心脏彩超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姜黄素联合小檗碱改善药物性肝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

    王佳乐刘跃毛煦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体内实验与网络药理学相结合,初步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联合小檗碱(berberine,BBR)改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 DILI 动物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搜集CUR、BBR、DILI相关靶点,通过韦恩映射筛选交集靶点,构建CUR-BBR-DILI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进而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CUR联合BBR可显著减少小鼠血清ALT与AST水平,优于单独给药;网络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PharmMapper数据库共搜集到CUR相关靶点 291 个、BBR相关靶点 208 个;Genecards数据库共搜集到DILI相关靶点 904 个;Venny 2.1.0 数据库共筛选出 77 个交集靶点;GO与KEGG分析分别得到 52 条基因功能和 20 条信号通路,可能与两药合用改善DILI有关;PPI网络中度值排名前 10 的核心靶点有 9 个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依次为SRC、EGFR、HSP90AA1、IGF1、HRAS、MAPK14、ESR1、CASP3、PTK2.结论 CUR联合BBR可能通过多靶点和多途径的方式协同改善DILI,为阐明两药合用抗DILI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姜黄素小檗碱药物性肝损伤网络药理学对乙酰氨基酚

    益心健脾方"异病同治"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金如意陈启兰
    79-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探究益心健脾方治疗冠心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数据库、中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等结合文献资料筛选益心健脾方的活性成分靶标,应用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等检索疾病靶标.STRING平台结合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图和蛋白互作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等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关键成分与关键靶标利用AutoDuck工具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得到益心健脾方潜在靶点 265 个,其"异病同治"的共同靶点 106 个;关键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分别是SRC、AKT1、MAPK1、TP53 等;生物过程涉及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信号转导等方式,参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反应等途径;分子对接验证关键成分槲皮素、山奈酚与SRC、AKT1、MAPK1 靶点稳定对接.结论 本研究揭示益心健脾方"异病同治"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探索其新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网络药理学异病同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分子对接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研究

    何丹丹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基础组和联合组,每组 30 例.基础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联合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rTM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及血清 100β(serum 100β,S100β)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血清S100 β水平低于基础组;ADL、FMA评分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rTMS联用治疗脑梗死后肢体运动障碍疗效显著,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重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肢体运动障碍

    模拟人结合PBL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孙迎燕徐敏赵毅玲苏奎...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超声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传统的指导教学方法一直是主流.随着科技的进步,模拟仿真技术的引入提供了新的教学可能性.为此,本研究探索将超声模拟人仿真技术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旨在通过模拟真实临床情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显示仿真技术结合PBL在医学教育中有潜在应用价值,不仅增强住院医师的实践能力,还可能提高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可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育教学改革超声模拟人仿真系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仿真教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