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EG降低HIV第四代试剂检测假阳性干扰的研究

    阳冬冬穆银玉张日伊李静...
    40-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法降低化学发光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第四代试剂检测假阳性干扰的研究.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6 月就诊于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109 例,经化学发光法初筛阳性的样本经蛋白质印迹法确证实验,确证真阳性样本 20 例、假阳性样本 89例.根据是否添加处理剂将假阳性样本分为三组:无PEG沉淀组(无特殊处理,89 例)、PEG沉淀组(PEG沉淀处理,89 例)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89 例),离心后测定上清液HIV抗原/抗体(antigen/antibody,Ag/Ab)水平,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前后HIV Ag/Ab水平的差异及回收率.结果 处理后,PEG沉淀组和对照组的HIV Ag/Ab浓度显著均低于无PEG沉淀组(P<0.001).处理后,PEG沉淀组阳性 3 例,对照组阳性 56 例,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无PEG沉淀组(P<0.001);PEG沉淀组的回收率为 4.92(2.12,12.69)%,对照组的回收率为 65.28(18.04,91.28)%.不论PEG处理还是生理盐水处理,真阳性样本的回收率均>50%.结论 PEG沉淀法可有效降低化学发光法HIV第四代试剂检测的假阳性干扰,且对真阳性样本无影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聚乙二醇化学发光法假阳性干扰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MRI和乳腺X线摄影特征分析

    陈佳儿江森肖莹李仰康...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7 年 1 月至 2023 年 4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经活检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 25 例IMP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其中 20 例行MG检查,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受体状态.结果 25 例患者中 20 例可触及肿物;MRI共检出 33 个病变,1 例患者为非肿块病变,24 例患者为肿块样病变.肿块形状以不规则为主,边缘多不规则或毛刺样,表观扩散系数为(0.862×10-3±0.135×10-3)mm2/s;肿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平台或流出型为主.MG显示 1例患者无异常,19 例患者共检出 22 个病变,肿块形状多不规则,边缘不清或毛刺状,10 例患者显示肿块伴有微钙化.乳腺MRI、MG检查分别检出 11 例、6 例淋巴结异常,最终病理显示 14 例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阳性 24 例、孕激素受体阳性 22 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阳性 7 例.结论 IMPC影像学上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边缘多毛刺、不均匀强化、软组织肿块伴微钙化,同时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对 IMPC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可提供重要参考.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磁共振成像乳腺X线摄影病理

    胸大肌肌瓣联合负压灌洗修复开胸术后伤口

    韩飞官浩张万福张敬群...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瓣联合负压灌洗一期修复开胸术后难愈性伤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开胸术后难愈性伤口患者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5~75岁,平均(62.2±11.3)岁,创面面积6cm×3cm~25cm×5cm.手术去除感染胸骨,根据残腔部位及大小,游离伤口两侧相应节段的胸大肌予以缝合填塞.肌瓣下方预留灌洗管.待肌瓣覆盖残腔后,创面周围皮肤无张力拉拢缝合,并以-30~-20kPa 的负压吸引.术后第 1 天开始,使用生理盐水灌洗,每日 2000ml.观察灌洗液的性状、颜色、量及患者全身症状,待灌洗液清亮后拔管并拆除负压装置,创面隔天换药 1 次,术后 2 周拆线.结果 19 例患者在术后 14d内一期愈合,2 例患者遗留散在约 1cm×1cm大小的创面,继续换药,术后 1 个月均愈合.随访 0.5~2 年,患者胸廓外形美观,前部躯体及上肢活动无影响,上肢肌力无明显改变.结论 针对开胸术后难愈性伤口,在去除感染胸骨后,通过胸大肌肌瓣联合负压灌洗一期封闭创面,可降低伤口感染及患者死亡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较小.

    难愈性伤口胸大肌肌瓣负压灌洗

    中国医药科技型创新企业支持政策量化分析

    赵倩倩陈柯羽杨珑平刘泽坤...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支持政策量化分析"为框架,分析中国医药科技型创新企业支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情况,从而为中国医药科技型创新企业政策落实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Roy Rothwell和Walter Zegveld的创新政策工具作为分析基础,结合政策类型维度对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 47 篇有效政策文件,其中包括国家发布的 22 篇和北京市政府发布的 25 篇.通过政策条款拆解,共纳入 104 项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占比最高(60.58%),需求型和供给型政策工具相对较少.从政策类型角度看,规划类政策文件较多(25 篇),而具体实施型政策相对较少(22 篇).结论 应当重点优化支持政策的制定阶段,完善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以更好地满足医药科技型创新企业的需求.

    医药科技型创新企业创新发展政策工具政策制定量化分析

    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对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莉亚朱炜卜亚美孙红...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80 例腹部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术后恢复时间、胃肠激素水平、腹部胀痛和胃肠反应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和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 5d,两组患者的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eptide,GIP)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后 1d(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MTL、GAS、GI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5d,两组患者的腹部胀痛评分、胃肠反应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后 1d(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腹部胀痛评分、胃肠反应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3.914,P=0.048).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缩短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减轻腹部胀痛和胃肠反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药灌肠穴位按摩肠功能疗效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分析

    乔琛琛李科民
    60-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PAF患者 100 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 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达格列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均显著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 to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ratio,MHR)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DD、LA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IL-6、M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达格列净可显著改善T2DM合并PA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达格列净阵发性房颤炎症因子

    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循环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张高泽刘爱娣陈欢
    64-6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α1 对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循环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3 月至2022 年 6 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治疗的 80 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 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替米星,两组患者均治疗 2 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循环功能、肾功能、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双歧杆菌、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尿量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类杆菌、专性厌氧菌、假单胞菌、心率、血肌酐、尿素氮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双歧杆菌、CVP、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类杆菌、专性厌氧菌、假单胞菌、心率、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结论 依替米星联合胸腺肽 α1 治疗脓毒症患者,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和循环功能,且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依替米星胸腺肽α1脓毒症肠道菌群循环功能肾功能

    二甲双胍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获益评估

    邹先翔邱婷周洁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能否在二甲双胍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中获益.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的 84 例PCOS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将患者分为单药正常组[屈螺酮炔雌醇片(Ⅱ),HOMA-IR 指数<2.69,29 例]、单药异常组[屈螺酮炔雌醇片(Ⅱ),HOMA-IR 指数≥2.69,15 例]、联合用药正常组[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HOMA-IR指数<2.69,11 例]和联合用药异常组[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HOMA-IR 指数≥2.69,29 例],比较各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睾酮(testosterone,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HOMA-IR指数和疗效.结果 治疗前,单药异常组患者的HOMA-IR指数显著高于单药正常组(P<0.05),联合用药异常组患者的HOMA-IR指数显著高于联合用药正常组(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的LH、T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SHBG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除单药正常组外,其余三组患者的HOMA-IR指数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单药异常组患者的HOMA-IR指数显著高于单药正常组(P<0.05);联合用药正常组和联合用药异常组患者的 LH、T、HOMA-IR 指数和 SHBG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正常组和联合用药正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98,P=0.183);联合用药异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药异常组(χ2=6.360,P=0.042).结论 二甲双胍片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可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对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采用联合方案将获益更多.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

    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在血管外科下肢缺血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

    李立强高喜翔郭连瑞
    73-7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以下简称双M会议)在血管外科下肢缺血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2 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进行的双M会议内容,以PPT汇报形式组织医护人员参与,通过对发生不良事件病例的回顾、分析,查找问题,总结解决办法.比较参与双M会议和未参与双M会议住院医师的相关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通过开展双M会议,分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和整改措施,可提升住院医师诊治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经验和业务水平,参与双M会议住院医师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未参与者[(80.60±12.10)分vs.(73.75±10.00)分,t=2.036,P=0.048],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参与者[(4.16±0.90)分 vs.(3.35±1.18)分,t=2.613,P=0.012].结论 双M会议是提高血管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下肢缺血性疾病临床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的良好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死亡与并发症病例讨论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下肢缺血性疾病

    慕课联合ATDE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王军宇梅雪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慕课联合ATDE教学法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实习的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实习生 36 名,随机将其分为传统教学组和联合组,每组各 18 名,传统教学组以教师直接授课为主,联合组采用慕课联合ATDE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评分.结果 联合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调查问卷总分及课堂气氛、理解情况、掌握程度、能力培养、教学互动得分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慕课联合ATDE教学法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慕课ATDE教学法急诊实习医师传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