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医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现代医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

旬刊

1673-9701

zgxdys001@vip.163.com;zgxdys002@vip.163.com

010-59693181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403室

中国现代医生/Journal China Modern Doctor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部,各类诊所供职的医生,以传递医学科技资讯,报道医生临床进展,展示医生科研成果,交流医生工作经验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神经肽S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失眠的相关性研究

    范杰惠培林马薇王旭斌...
    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肽 S 受体(neuropeptide S receptor,NPS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323917、rs323920、rs323922、rs2530547、rs324957)与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的PI患者157例作为PI组,选取同期13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抽取受试者的静脉血标本,并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目标位点测序对rs323917、rs323920、rs323922、rs2530547、rs324957单核苷酸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同时行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分析基因多态性与PI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NPSR SNP位点(rs323917、rs323920、rs323922、rs2530547)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及rs324957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324957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两组受试者不同单倍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SRrs324957 SNP位点基因型表达或与PI相关,且以AG基因型为主.

    神经肽S原发性失眠单核苷酸多肽性

    噬菌体TM4中LysinB蛋白的特征及抗菌特性研究

    潘稚芬周紫薇徐海萍王蔚...
    6-1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分枝杆菌噬菌体TM4 LysinB蛋白序列进行生物学分析,原核表达LysinB蛋白并评估其体外杀菌特性.方法 合成噬菌体TM4 LysinB基因,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诱导蛋白可溶表达、纯化,通过在线软件程序分析噬菌体TM4 LysinB蛋白的生物学特征;在7H9培养基中培养耻垢分枝杆菌,检测其杀菌效果及稳定性.结果 LysinB蛋白理论等电点为6.66,不稳定指数为28.71,为稳定蛋白质,且为两亲性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a-螺旋、β-折叠和转角分别占42.00%、40.25%、12.00%和5.75%;三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含量高,由11~73位AA组成的肽段构成肽聚糖结合结构域.预测出B细胞抗原表位区段和T细胞抗原表位的强结合肽段.LysinB蛋白具有显著的体外杀耻垢分枝杆菌的能力,pH8.0的PBST蛋白缓冲液有利于在实验周期内维持LysinB蛋白的杀菌效果.结论 进一步了解分枝杆菌噬菌体TM4裂解酶LysinB蛋白,为研制可稳定贮存的噬菌体酶制剂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噬菌体TM4LysinB蛋白耻垢分枝杆菌生物信息学

    中国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现状及热点分析

    裴娟娟陈清清王非凡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国内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相关文献,为STB患者围手术期管理提供思路及方向.方法 检索1990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脊柱结核"和"围手术期"为主题的文献,使用VOSviewer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发表年份、发文地区、期刊分布、关键词等.结果 共纳入1306篇文献,整体发文量呈先上升后递减趋势.发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国防痨杂志》,共发文53篇(4.06%).对频次≥8次的75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形成聚类图,结果共出现6个聚类,聚类形成的主题是手术方式及时机、老年患者及儿童、围手术期护理、复发危险因素、术后并发症、康复及功能锻炼.结论 中国STB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研究呈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在未来的研究中,需加强对脆弱人群的关注,可结合快速康复理念探索STB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管理模式,加快STB患者的术后康复.

    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文献计量学热点分析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相关因素分析

    周秋菊黄小芬蔡莺莺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台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pulmonary disease,NTM-P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相关因素,为NTM-PD的管理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确诊的167例NTM-PD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分析83例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 pulmonary disease,MAC-PD)患者治愈组和失败组在临床特征上的差异.结果 167例NTM-PD患者中检测到的主要为MAC-PD,占94.6%,其中88例得到治疗,治愈率47.7%.与治愈组比较,失败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kg/m2、抗酸涂片阳性、合并结核病史、有纤维空洞和未规范治疗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台州市NTM-PD患者以MAC-PD最为常见,BMI≤18.5kg/m2、抗酸涂片阳性、合并结核病史、有纤维空洞和未规范治疗的MAC-PD患者的治疗难度更大.

    非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鸟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治疗转归不良反应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夹闭术预后模型构建

    郭晓竑方军康陆珍燕武弋...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3年10月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动脉瘤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分分组,预后良好组93例,预后不良组5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构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反映模型的鉴别效度,采取Hosmer-Lemeshow检验建立模型的拟合度.结果 Hunt-Hess 分级Ⅳ~Ⅴ级(OR=5.339)、改良 Fisher 分级Ⅲ~Ⅳ级(OR=5.145)、血肿量≥50ml(OR=7.426)、血肿清除率≤50%(OR=8.381)、责任动脉瘤直径>5mm(OR=3.053)、手术时间窗>5h(OR=2.659)、术中血管区操作时间>3h(OR=2.305)为颅内破裂动脉瘤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本研究构建的夹闭术后预后不良预测模型的AUC为0.863(95%CI:0.781~0.946,P<0.001),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特异性79.6%,敏感度86.2%,预测正确率为82.1%.Hosmer-Lemeshow检验x2=5.778,P=0.679,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Hunt-Hess分级Ⅳ~Ⅴ级、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血肿量≥50ml、血肿清除率≤50%、责任动脉瘤直径>5mm、手术时间窗>5h、术中血管区操作时间>3h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血肿患者夹闭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模型预测效能较高,可为临床开颅夹闭术患者治疗及术后康复提供指导.

    颅内动脉瘤破裂血肿开颅夹闭术预后模型构建

    72例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刘丽艳王平刘红彦宋双双...
    26-2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诊治的72例HN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表现、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72例患儿中男49例、女23例.发病年龄3~15岁,其中55例发病年龄为8~13岁,占76.4%;首次发病病程为2~60d,平均15d.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除1例患儿仅出现腹腔淋巴结病变外,其余患儿均有颈部淋巴结受累.少数患儿病程中出现皮疹、关节肿痛、无菌性脑膜炎等表现,1例患儿合并冠状动脉和颈静脉扩张.在疾病急性期,患儿多出现白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和乳酸脱氢酶升高.71例患儿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69例疗程为8~12周.初诊病例中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近5年,除1例患儿进展为皮肤红斑狼疮外,没有病例复发或进展为其他免疫性疾病.结论 儿童HNL好发于学龄期,总体发病率男童高于女童.HNL患儿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极少数仅累及深部淋巴结;也可引起血管病变.确诊后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3个月可减少复发、阻止疾病进展.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儿童临床特征预后

    血浆mi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诊断价值

    韩春龙陈捷彭子洁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451a、miR-3613-5p和miR-125b-5p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30名健康体检无异常的育龄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两组纳入者的miR-451a、miR-3613-5p和miR-125b-5p表达水平,并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其在EMT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①病例组患者血浆中miR-451a、miR-3613-5p和miR-125b-5p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中轻中度(Ⅱ~Ⅲ期)患者及重度(Ⅳ期)患者间mi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的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通过ROC分析miRNA对EMT的诊断效能,miR-451a的敏感度为85.7%,特异性为40.0%;miR-3613-5p的敏感度为60.0%,特异性为90.0%;miR-125b-5p的敏感度为60.0%,特异性为76.7%;三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为48.6%,特异性为96.7%.结论 相较于健康女性,miR-451a、miR-3613-5p和miR-125b-5p在EMT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升高,且不受临床分期影响,有望作为EMT无创诊断的候选标志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微小核糖核酸-451a微小核糖核酸-3613-5p微小核糖核酸-125b-5p

    超声引导下联合右美托咪定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严一超谢莉莉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钴胺联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竖脊肌平面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3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接受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Dex组,每组30例.除常规药物治疗外,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对照组患者注射罗哌卡因、甲钴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混合稀释液,Dex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Dex 1μg/kg.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抑郁与焦虑评分.结果 在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及治疗结束后的2周,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Dex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抑郁和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Dex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联合右美托咪定竖脊肌平面阻滞可有效减轻带状庖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竖脊肌平面阻滞神经病理性疼痛焦虑抑郁

    可视软镜在儿童全身麻醉龋齿治疗中的应用

    肖荣彭涛漆志民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可视软镜辅助经鼻气管插管在儿童全身麻醉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龋齿治疗的患儿80例,年龄3~5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可视喉镜组和可视软镜组,每组40例.可视喉镜组患儿采用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可视软镜组患儿采用可视软镜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儿气管插管套囊破裂、口腔软组织损伤、声嘶等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与声门暴露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及诱导前30min、诱导后即刻、气管插管置入即刻、气管插管置入后3min患儿的心率(heart rate,HR)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结果 可视软镜组气管插管置入即刻患儿的HR、MAP和气管插管时间、套囊破裂及口腔软组织损伤发生率低于可视喉镜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龋齿治疗患儿应用可视软镜经鼻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插管时间短,插管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可视软镜全身麻醉龋齿气管插管儿童

    失血性休克患者GCS评分、Lac与输血量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

    杨东乔陈渊汤小斌苏益芳...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血乳酸(lactic acid,Lac)与输血量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金华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诊治且完成随访的12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06)和预后不良组(n=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GCS评分、Lac水平、输血量.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GCS评分、Lac水平、输血量对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28例患者中预后不良22例,占比17.19%.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初始24h输血量及Lac、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入院GCS评分、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初始24h输血量与入院GCS评分、入院Hb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入院Lac水平呈正相关(P<0.05).初始24h输血量、入院GCS评分及入院Lac、Hb水平是影响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初始24h输血量、入院GCS评分、入院Lac、入院Hb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22、0.872、0.881、0.798、0.931,敏感度分别为 68.2%、76.6%、85.7%、75.7%、88.8%,特异性分别为 70.8%、81.0%、78.5%、81.0%、85.7%.成对Z检验显示,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个指标检测,且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为最优(P<0.05).结论 初始24h输血量、入院GCS评分及入院Lac、Hb水平均是影响创伤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效能价值最高.

    失血性休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