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半月刊

2096-0417

whr01@whu.edu.cn

027-68772482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工学部68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杂志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Journal Women's Health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或医学研究机构、各医学院校,医务工作者、医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等,致力于发掘女性健康研究的新问题,引领女性健康研究的新方向,捕捉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发现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推广医务管理的新方法,培养临床与科研并重的新型专家学者。目标成为女性健康研究领域内具有独特风格和影响力的一流学术期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规范、权威、高水平的交流发布平台。本刊以妇幼保健医学为主,兼及其他医学领域。征稿范围包括妇、产、儿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护理及其他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测评;医疗卫生单位教学、政策制度的调查报告及评价;兼收其他临床医学各科及中医药类论文(男性专科及偏方除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激励理论的骨盆运动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王娟
    65-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激励理论的骨盆运动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选取本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 84 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2 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Kegel盆底康复训练,在其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基于激励理论的骨盆运动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针对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的盆底肌最大电压与平均电压、盆底肌力、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康复训练的总依从率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最大电压与平均电压对比,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干预 8 周时,研究组盆底肌最大电压与平均电压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盆底肌力对比,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干预 8 周时,研究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PFIQ-7 评分对比,结果未见差异性(P>0。05);干预8 周时,研究组PFIQ-7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激励理论的骨盆运动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提高产后PFD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其盆底功能与肌力,保障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激励理论骨盆运动训练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调节阴道炎炎症指标、疾病症状的效果观察

    王攀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针对阴道炎患者采取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胶囊和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调节后期疾病症状、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阴道炎患者 114 例进行研究,选取时间段为 2022 年 8 月至 2023 年 8 月,根据双盲法将选取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为 57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胶囊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炎症指标、症状消退情况、生活质量、复发率。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视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患者采取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胶囊和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治疗后,可明显改善其炎症指标,缩短疾病症状消退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病情更不容易复发,治疗效果明显,值得长期在临床推行。

    阴道炎治疗有效率炎症指标症状消退制霉菌素

    子宫底及部分宫体部位气腹带加压助产对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

    韩福云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底及部分宫体部位气腹带加压助产对产妇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 8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分娩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接受子宫底及部分宫体部位气腹带加压助产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状况[胎盘娩出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子宫收缩能力、脐带血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酸碱值(pH)]、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后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宫口开全时、分娩时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缩张力、宫缩强度、宫缩幅度高于对照组,宫缩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aO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 1min、5min时,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 2h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分娩镇痛基础上再接受子宫底及部分宫体部位气腹带加压助产干预,能进一步提升其宫缩能力,缩短第三产程时间,降低出血量,利于母婴安全。

    气腹带加压助产分娩镇痛第三产程

    保妇康栓治疗门诊宫颈炎患者的效果观察

    隋静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观察保妇康栓治疗门诊宫颈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112 例宫颈炎患者,均为某院妇科门诊 2022 年 11 月至2023 年 7 月所收治,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 56 例;其中对照组接受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研究组则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的前提下,给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宫颈糜烂面愈合时间、白带量增多消失时间以及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TNF-α、hs-CRP、IL-6、IL-8 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更加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支原体清除率更高(P<0。05),疾病复发率更低(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门诊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不仅能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缓解,让炎症反应有效减轻,而且具有较强支原体清除率,疾病复发风险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保妇康栓宫颈炎炎症反应疾病复发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血清β-HCG的影响

    崔雯
    78-8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血清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0 月汶上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 64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 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均连续治疗 7d。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同时间血清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生活质量,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88%高于对照组 75。00%(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 3d及治疗 7d后,两组血β-HC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β-HCG水平低于同时间对照组血β-HCG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调整血β-HCG水平,并可修复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佳,值得临床参考与运用。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输卵管异位妊娠临床症状血清β-HCG子宫内膜厚度

    群组管理模式下孕期保健服务联合社区健康宣教对高龄孕产妇围生期保健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范长芹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群组管理模式下孕期保健服务联合社区健康宣教对高龄孕产妇围生期保健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 60 例本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接收的高龄孕产妇,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 30 例社区健康宣教,予以观察组30 例群组管理模式下孕期保健服务联合社区健康宣教。对两组的健康素养、妊娠压力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母婴健康素养测评问卷》评分各项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妊娠压力量表(PP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是 86。67%,比对照组的 60。00%高(P<0。05),观察组会阴损伤发生率是 3。33%,比对照组的 23。33%低(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 1min Apgar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群组管理模式下孕期保健服务联合社区健康宣教应用于高龄孕产妇中可达到良好的围生期保健效果,促进孕产妇健康素养有效提升,并降低妊娠压力,进一步改善妊娠结局。

    群组管理模式孕期保健服务社区健康宣教高龄孕产妇妊娠结局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中医保健策略分析

    王秀君魏静静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状况、危险因素及中医保健策略。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320 例哺乳期产妇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分为两组,急性乳腺炎组(n=68)和健康组(n=252)。比较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中医保健策略。结果:320 例哺乳期产妇中,发生急性乳腺炎共 68 例,发生率为 21。25%。其中急性细菌性乳腺炎 40 例,约占 12。50%;急性非细菌性乳腺炎 28 例,约占 8。7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挤奶方式错误、母婴体位不合适、乳房外伤、乳头未定期清洗、吸乳方法为只吸乳头、糖尿病病史、产后休息时间<3 个月、伴有乳汁淤积症是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OR=3。540、4。293、4。306、4。225、4。166、3。515、4。076、3。804,P<0。05)。结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挤奶方式错误、母婴体位不合适、乳房外伤、乳头未定期清洗、吸乳方法为只吸乳头、糖尿病病史、产后休息时间<3 个月、伴有乳汁淤积症等,临床需尽早识别影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应的中医保健策略,以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急性乳腺炎哺乳期危险因素中医保健策略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血清标志物及病毒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相关性研究

    魏计华孙维强许文智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标志物及病毒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从 2021 年 9月至 2023 年 9 月收治的 80 例HB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儿宫内感染发生与否分作感染组(n=35)及未感染组(n=45)。对比两组孕妇各项基线资料(人口学特征、孕期疾病史、分娩情况),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及乙肝e抗体(HBeAb)]与 HBV载量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HBV感染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居住地为乡村、孕期阴道流血史、羊水浑浊人数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 HBsAg+HBeAg+HBcAb阳性以及HBV载量水平>107copy/mL人数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BV感染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地为乡村、孕期阴道流血史、羊水浑浊、HBsAg+HBeAg+HBcAb阳性、HBV载量水平>107copy/mL(均OR>1,P<0。05)。结论:HBV感染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居住地、孕期阴道流血史、羊水状态以及血清标志物、HBV载量水平等,HBsAg+HBeAg+HBcAb阳性及HBV载量水平>107copy/mL会增加HBV感染孕妇胎儿宫内感染风险,应予以重视。

    乙型肝炎病毒病毒载量胎儿宫内感染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核心抗体e抗体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舒琳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岑巩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2018 年 5 月至2022 年 5 月收治的 100 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均 50 例。开腹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指标[VEGF、CRP、IL-6]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留置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 6h、12h及 24h的VAS 评分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血清VEGF、CRP、IL-6 水平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00%vs 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中,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表达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开腹手术子宫肌瘤炎症因子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梁贺李国红吴河南刘璐...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5 月择取 66例急性脑梗死病例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 33 例,常规组根据病情使用对应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常规对应治疗之外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两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分别评估两组入院时、进展高峰以及治疗后 20 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两组治疗前后梗死体积进行测定,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炎症指标进行分别测定,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 6。06%(2/33),对照组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 27。27%(9/3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入院时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高峰、治疗 20 天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梗死体积: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梗死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丙二醛、活性氧簇、超氧化物歧化酶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炎症指标:治疗前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血清基质蛋白酶-9、血清基质蛋白酶-12 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病例中,依达拉奉右莰醇的应用可以避免或延缓进展性脑梗死,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梗死体积,使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轻,安全性良好,临床价值显著。

    依达拉奉右莰醇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反应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