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 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 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

陈谦

双月刊

1004-7360

cb.1976@163.com;cf.1976@163.com;vw1976@163.com

0531-85598003;85598004

250100

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南路103号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Journal Sino-Overseas Grapevine and W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唯一一份有关葡萄与葡萄酒的科技期刊,它是葡萄与葡萄酒行业人士总结经验,切磋技艺,发表论文,交流信息的咨询园地。杂志宣传国家有关葡萄、葡萄酒的方针政策;普及中外葡萄、葡萄酒的科学知识;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科技信息,市场营销信息。是一份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可读性强的国内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酸及ABA对田间高温胁迫下'摩尔多瓦'葡萄叶片光抑制的影响

    高玉录仝亚军杨兴旺翟衡...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盛夏期间根据天气预报于3次高温天气来临前一天,分别在田间'摩尔多瓦'叶片上喷布乙酸(10 mmol)、脱落酸(ABA,10μmol)以及乙酸(10 mmol)+ABA(10μmol)复合处理,翌日的高温天气进行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3个处理均保持葡萄叶片较高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PSII供体侧放氧复合体活性(WK)、PSII单位面积具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m)及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ΨEo),以乙酸+ABA复合处理效果最为显著,乙酸及混合处理能明显增加叶片的综合光合性能指数(Plabs).说明乙酸及ABA都能明显缓解高温胁迫,其中以乙酸与ABA混合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葡萄高温乙酸ABA荧光特性

    三个产地'赤霞珠'葡萄果实风味物质差异性研究

    杨洋张亚红李鹏胡泽军...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产地酿酒葡萄浆果风味物质的差异性,以新疆石河子、山东蓬莱和宁夏银川3个产地成熟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测定浆果品质指标及挥发性香气物质,并分析其差异.结果表明:3个产地间果实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果实含糖量表现为新疆产地最高,且花色苷含量表现为新疆>宁夏>山东;果实粒质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均为宁夏产地最高,单宁和总酚含量均表现为山东>宁夏>新疆.3个产地果实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有显著差异,检出香气成分119种,其中共有成分11种.山东产地果实中醛类和萜烯类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最高,新疆产地果实中酯类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最高,而宁夏产地果实中醇类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最高.因此,不同产地的风土条件及地域性导致同一酿酒葡萄品种果实风味物质的差异性.

    产地赤霞珠风味物质品质香气

    夏季平茬时间对日光温室'藤稔'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赛行张华清冷翔鹏上官凌飞...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夏季平茬时间对日光温室'藤稔'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平茬时间的精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平茬时间对萌芽早晚、新梢生长状况、冬芽质量以及翌年的物候期和果实品质产生影响.采后6 d和采后16 d平茬葡萄的物候期较早,结果枝率、花色苷和可溶性固形物较高;采后26 d平茬葡萄的物候期晚、果粒小且品质较差.综合研究发现,采后6~16 d为最佳平茬时间,在该时间段平茬翌年葡萄的物候期早且果实品质较好.

    日光温室藤稔平茬花芽分化

    结果枝留叶量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和雅妮奚晓军查倩蒋爱丽...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萄生产中,产量过高和结果枝留叶片较少可直接导致葡萄果实的品质降低.为了探索不同结果枝留叶量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巨玫瑰'为试材,设置10片、15片和20片三个结果枝留叶量处理,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品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留叶量对成熟期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影响不大;10片留叶量会降低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导致果粒小且含糖量低;20片留叶量不利于果实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积累;15片留叶量有助于葡萄着色和品质提升,是'巨玫瑰'葡萄在果实生长发育期较适宜的结果枝留叶量.

    巨玫瑰葡萄留叶量果实品质

    土壤改良对'着色香'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申海林闫可邹利人张楚...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使用不同配比的有机肥(腐熟粪肥)和硫磺对通榆县盐碱土壤进行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的土壤pH变化及'着色香'葡萄生长发育状况,以期为吉林省西部地区葡萄生产中的土壤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有机肥和硫磺处理对'着色香'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采用原土80%+有机肥20%+硫磺1 kg/m3配比可使土壤pH由8.27降至7.21,显著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处理效果好且经济实用.

    有机肥硫磺盐碱土着色香葡萄

    寒冷地区葡萄树体越冬防寒方法及生产成本分析

    鲁会玲覃杨董畅肖丽珍...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详细论述寒冷地区葡萄树体越冬防寒的几种方法,包括土壤防寒法、秸秆配合土壤防寒法、保温被覆盖防寒法,并分别对其优缺点及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对比认为,采用保温被覆盖葡萄树体的防寒方法具有劳动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的优点.虽然一次性生产投入较高,但分摊到每年的生产成本较低,仅为埋土防寒方法的三分之一左右,且防寒劳动效率可提高4.5倍,解除防寒劳动效率提高7倍,防寒时段延长20 d以上,劳动强度由重体力劳动转变为轻体力劳动,符合葡萄省力化生产方向,破解了寒冷地区葡萄规模化生产瓶颈问题,是一种比较优化的防寒方式,在北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寒冷地区葡萄树体防寒方法成本分析

    一种适于'红地球'葡萄的大树冠高效栽培技术

    陈红星管鹭斌郑婷房经贵...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省永康市有大面积的'红地球'葡萄.为保证该品种的品质,节省种植成本,研究开发改良"H"形架式,配合避雨栽培,集成了大树冠高效栽培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抗风能力强,在多雨季节也能保证葡萄正常生长结果;显著降低种植密度,每667 m2仅有15株,保持树高180 cm以上,单位产量为2000 kg.该技术在浙江省永康市的应用达到减少成本、提质增效的目的,在保证可溶性固形物16%~18%的基础上,成熟期提早10 d左右,且着色更好更均匀.该项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为'红地球'在南方的栽培提供新的技术选择.

    红地球大树冠"H"形架式降密提质

    苏南地区葡萄花穗管理及优质栽培技术

    王建平陆爱华杨裕兴蒋阿兴...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苏南地区探索出很多适合当地葡萄产业发展的栽培技术.本文结合苏南地区气候和葡萄发育特点对其关键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包括穗数控制、花穗整形、定穗、疏果、生长调节剂应用、枝梢管理、土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以期通过精细化、省力化、控产、控穗等管理措施,培养特有风味、酸甜可口、品质优良的鲜食葡萄,以适应优质葡萄的消费需求.

    葡萄穗形管理疏果提高品质

    葡萄上二种常见叶蝉的识别

    张君明虞国跃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蝉在国内各个葡萄产区普遍发生,有时可爆发成灾.对于葡萄上叶蝉种类一直存在混淆现象,本文在简要回顾我国葡萄上叶蝉种类的记录历史基础上,对葡萄上葡萄二黄斑叶蝉(Arboridia koreacola)和葡萄阿小叶蝉(Arboridia kakogawana)二种重要的叶蝉种类的特征作了描述,提供成虫、若虫的彩色图片,并讨论葡萄斑叶蝉(Arboridia apicalis)在我国分布的可能性.

    形态学葡萄二黄斑叶蝉葡萄阿小叶蝉葡萄斑叶蝉

    吉林通榆县风沙地'巨峰'葡萄优质栽培技术

    罗新凯王利罗振兴冯树华...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通榆县风沙地'巨峰'葡萄栽培进行总结,包括单沟双行栽植技术、防风减灾技术、夏季修剪技术、水肥管理技术、无公害配套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贮藏保鲜技术.其中单沟双行栽植防寒效率高,并节省用水;完整的防护林体系是防止大风危害的基础,采取多留结果枝或早期摘心可有效抵抗春季风害;通过合理留芽、定果枝、控制产量;喷施多营养的有机液肥、钙肥和硒肥能及时补充营养元素,提高果实品质;在通榆县的环境条件下可实现果品无公害生产.

    风沙地巨峰丰产抗寒提质无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