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许大全

双月刊

1671-3877

zsxb@sibs.ac.cn

021-54922838

200031

上海市岳阳路319号31B楼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CS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刊载植物生理学科方面的权威性刊物,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历年来该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均名列前矛,全国生物类期刊中排名第4位。1998、1999两年被SCI CDE引用29次,收录我刊的国内外检索系统也有26种之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空间电融合的烟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分析

    李秀根陈爱地王六发郑慧琼...
    361-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告了在"神舟四号"飞船中通过电融合获得的烟草融合细胞,经地面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空间飞行样品再生愈伤组织的频率为地面时照的3倍多,而植株再生频率却比地面对照约低20%,约有32%的再生植株可能具有杂种性状.选取叶形状变化最为明显的H23号植株与黄花品种进行回交,回交一代的叶比原始材料宽,花的颜色与亲本黄花品种相同,表明空间微重力环境中融合的烟草原生质体能够再生植株,获得有繁殖能力的杂种.

    微重力电融合脱液泡原生质体烟草体细胞杂种

    拟南芥亚硫酸盐氧化酶基因AtSO启动子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夏宗良王美平刘全军
    369-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硫酸盐氧化酶(SO)作为目前发现的钼酶家族成员之一,在哺乳动物硫化物的脱毒、嘌呤代谢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少有关于高等植物SO的表达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中,我们用半定量RT-PCR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拟南芥中SO基因AtSO的表达调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AtSO在拟南芥的地上部分如茎、叶、花和未成熟荚果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而在根部表达水平较低.在对分离的该基因上游1 562-bp的启动子区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时,鉴定出一些可能的调控元件如光调控元件(LRE).转基因植株中AtSO启动子驱动下的GUS基因(uidA)表达结果表明:AtSO的表达主要在植物的地上组织,表达具有光依赖性,且表达水平受亚硫酸盐的诱导增高.这一结果对进一步研究SO在植物对光周期和亚硫酸盐胁迫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提供线索.

    拟南芥启动子亚硫酸盐氧化酶

    重组马铃薯X病毒载体介导的烟草γ-微管蛋白基因沉默

    王琦赵爽王璐王晓丹...
    375-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重组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es X,PVX)载体将γ-微管蛋白反义基因导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var.Samsun NN),得到了γ-微管蛋白基因沉默的烟草植株.它与侵染PVX空载体的正对照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不同形态的叶片分层交替生长;到生殖期所有的花苞都提前脱落;小孢子不能发育到四分体阶段.沉默的形态反应主要起始于顶端幼嫩组织.在沉默过程中除存在基因沉默及恢复现象外还出现靶基因水平的陡然升高,甚至有时会明显反超过正常对照水平.

    γ-微管蛋白马铃薯X病毒载体基因沉默植株表型

    不同氮素供应下水稻酚类物质代谢关键酶基因差异表达

    熊君王海斌方长旬邱龙...
    387-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了不同供氮条件下强化感与弱化感水稻苯丙烷代谢途径中9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氮素供应相比,低氮胁迫引起强化感水稻'P1312777'中与酚类代谢途径相关的9个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均上调,表达量增幅在1.9~5.4倍之间,且以PAL基因上调倍数最大.而弱化感水稻'Lemont'则相反,只有2个基因(笨丙氨酸裂解酶基因和肉桂酰CoA基因)表达上调,但上调倍数分别是强化感水稻对应的基因的22%和74%,其余的7个基因表达均下调,降幅在29%~72%之间,表明低氮胁迫诱发的水稻化感抑草能力增强与其体内酚类物质合成代谢增强有关.

    水稻苯丙烷代谢途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氮素

    G蛋白调节剂和花柱S-核糖核酸酶对花粉管生长及其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赵彩平徐国华张绍铃刘珠琴...
    395-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丰水'和'幸水'梨花柱及花粉为试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了离体条件下G蛋白活性调节荆和花柱S-RNA酶对花粉管生长及其游离Ca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蛋白激活剂CTX可促进花粉管生长,且可解除花柱S-RNA酶对自身花粉管生长的抑制作用;G蛋白抑制剂PTX和花柱S-RNA酶共同处理使异体的花粉管生长受到抑制.CTX处理使花粉管尖端区的[Ca2+]i明显升高,花柱S-RNA酶处理引起自身花粉管尖端区的[Ca2+]i梯度消失;CTX和花柱S-RNA酶共同处理则使自身花粉管内的[Ca2+]i表现出两者单独处理时的综合特征;而花柱S-RNA酶和PTX共同处理后,异体的花粉管内[Ca2+]i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G蛋白调节剂花柱S-核糖核酸酶花粉管Ca2+信号

    小麦胚芽鞘扩展蛋白特性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高强郭启芳邢士超赵美荣...
    402-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扩展蛋白是植物细胞壁延伸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的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用小麦(HF 9703)胚芽鞘为材料,采用Hepes法和SDS法分别提取小麦胚芽鞘扩展蛋白,通过改良的植物组织伸长测定仪测定其活性,并利用扩展蛋白抗体进行免疫印迹以检测其丰度,主要研究了小麦胚芽鞘扩展蛋白的特性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Hepes法提取的扩展蛋白活性较高,而SDS法的提取效率高;离体小麦胚芽鞘扩展蛋白的活性具有pH依赖性,且随缓冲液的交替更换(pH 4.5;pH 6.8)而反复逆转;扩展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壁中;小麦胚芽鞘扩展蛋白和黄瓜下胚轴扩展蛋白具有交叉重组活性,但这种活性具有种属特异性.水分胁迫诱导小麦胚芽鞘扩展蛋白的活性和丰度提高,扩展蛋白活性的提高在小麦对水分胁迫的抗性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扩展蛋白细胞壁伸展细胞壁蛋白胚芽鞘水分胁迫小麦

    利用RNA干扰技术获得晚抽薹开花转基因大白菜

    夏广清朱俊义何启伟赵双宜...
    41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LEAFY基因在植物的成花转变中起重要作用.在拟南芥中,降低LEAFY基因的表达使开花延迟,并且增加分枝.利用RNAi技术降低大白菜LEAFY基因表达,获得晚抽薹开花的转基因大白菜.开花时转基因大白菜的株高明显低于对照,而叶片数、叶面积和侧枝数则高于对照;转基因植株的LEAFY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导致大白菜抽薹开花延迟.因此可以通过降低LEAFY基因表达来延迟需低温春化作用长日植物开花.也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晚抽薹转基因大白菜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白菜LEAFY基因RNAi抽薹开花

    不同施氮量对杂交酸模叶片光合电子流分配的影响

    李海东高辉远
    417-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高蛋白含量植物杂交酸模(Rumex patientia×R.tianschanicus)叶片中总光合电子流和分配在碳同化、光呼吸、Mehler反应以及氮代谢上的光合电子流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性、叶片的蛋白质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都显著提高,同时更多的光合电子流分配到氮代谢和光呼吸.氮代谢所需光合电子流约占总光合电子流的15%~21%.缺氮并没有造成光合电子流向Meh蛔反应分配的增加.

    光合电子流氮代谢光呼吸能量分配杂交酸模

    在耐热性诱导中豌豆叶片过氧化氢和水杨酸含量与质膜ATP酶活性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潘秋红郑艳军刘艳艳张艳芳...
    425-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温锻炼(37℃,2 h)过程中,豌豆(Pisum sativum L.)叶片过氧化氢(H2O2)和游离态水杨酸(SA)含量与质膜ATP酶(H+-ATPase)活性都有一个高峰,H2O2的进发早于游离态SA的积累,而质膜H+-ATPase活性高峰的出现则迟于SA高峰;活性氧清除剂、抗氧化剂、质膜NADPH氧化酶抑制剂和H2O2的淬灭剂预处理均可有效地阻止高温下H2O2和SA的积累以及质膜H+-ATPase活性的增加.根据以上结果推测,H2O2、质膜H+-ATPase和SA均参与耐热性诱导相关的信号传递,前者作用于SA的上游,而后者在SA下游起作用.

    过氧化氢质膜ATP酶游离态水杨酸耐热性诱导豌豆

    NaCl胁迫对转基因杨树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韩会景张法勇杨敏生梁海永...
    435-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具高抗虫性的转抗虫基因'741杨'及在此基础上转入了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株系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转基因株系BtCrylAc抗虫基因和发根基因的表达及其对NaCl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转入Ri质粒TDNA上的rol基因后,导致苗木根系数目增加,根系长度减小,IAA和GA含量显著提高,抗虫BtcrylAc基因编码的毒蛋白的表达量降低;随着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苗高、根系数量、叶绿素含量及IAA、GA含量逐步降低,而根系的长度加大,Bt毒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表明NaCl胁迫使转基因杨外源Bt毒蛋白基因的表达增强,而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的表达下降.

    转基因植株外源基因NaCl胁迫毒蛋白内源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