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刘旭

双月刊

1672-1810

zwyczyxb2003@sina.com,zwyczyxb2003@163.com

010-82105794,82105795

100081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lant Genetic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内容:大田作物、同艺作物、观赏植物、药用植物、林木、牧草及其他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遗传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综述或评论。诸如,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创新、信息学、管理学等:以及起源、演化、分类等系统学:基因发掘、鉴定、克隆、基因文库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等。重点介绍本学科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新方法和新技术。欢迎从事植物遗传资源以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花生全基因组变异的鉴定和InDel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张雪姣季木灯王丽媛李启彪...
    2136-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3个花生品种的重测序数据进行花生全基因组变异鉴定,分析InDel在花生基因组上的分布特点,开发、验证并评估InDel标记在花生亲缘关系和品种鉴定中的效率.结果表明,从13个花生品种中共检测到313432个高质量SNP和38777个高质量InDel,平均分布密度分别为123个/Mb和15.23个/Mb;InDel和SNP主要分布于基因间,分别占检测SNP和InDel总数的52.347%和60.081%.利用插入或缺失长度≥10 bp的InDel位点进行标记开发,共有3675个位点可以进行引物设计,这些位点在花生20条染色体上分布不均匀,平均分布密度为1.48个/Mb.e-PCR检测表明,InDel引物扩增位点以1个位点为主,有效引物数为2561对(69.69%),可检测出3133个位点,根据引物扩增位点在基因组上的位置信息绘制了扩增位点的物理图谱.在100对随机引物中,共有31对在4个亲缘关系较远的花生品种中存在差异条带,31对引物在47份花生品种(育种系)中共检测到62个等位变异,主基因频率范围为0.51~0.98,平均为0.77;多态性信息量范围为0.04~0.37,平均为0.24.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均可将47份花生品种(育种系)分为2个类群,且结果基本一致;47份材料最少可用7个标记进行区分,表明开发的InDel标记可以有效地用于花生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和品种鉴定.研究结果丰富了花生的分子标记,为InDel标记在花生资源遗传多样性、品种鉴定、指纹图谱构建等遗传研究中的利用提供了帮助.

    花生全基因组变异InDel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

    120份花生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晚斑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王朝欢游宇张珍珍王洋...
    2149-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花生在产量和晚斑病抗性上的育种需求,本研究挑选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库中120份国内代表性和国外引进的花生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价.对16个性状进行表型调查,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7.40%~47.65%之间,其中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荚果数、单株生产力变异系数较大,荚果长、荚果宽和籽粒长、籽粒宽变异系数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主茎高和侧枝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荚果数、单株饱果数与百果重、荚果长、荚果宽呈极显著负相关,晚斑病等级与侧枝长和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6个性状归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013%.聚类分析将种质分为4个类群,第Ⅰ和Ⅱ类群为大果组,第Ⅲ和第Ⅳ类群为中小果组.基于5个主成分贡献率权重构建综合评分,筛选综合得分前10的种质资源,其中ICGV88938兼顾了高产和晚斑病抗性,于自然病圃筛选获得4份晚斑病抗性种质.本研究对120份种质的16个性状进行鉴定和评价,将为后续品种改良提供帮助.

    花生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高纬度下花生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李玉发李淑芳王伟牛海龙...
    2160-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高纬度下花生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提高花生种质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本研究以226份花生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利用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1个农艺性状以及8个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2.90%(含油量)~34.07%(蔗糖含量),其中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10.00%;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237(亚油酸含量)~2.077(荚果长).不同类型的种质多样性表现不同,品系的5个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较丰富,选育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长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程度较高,含油量与其他品质性状负相关程度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将226份花生种质资源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包含14份种质,主要特征是油酸、还原糖、可溶性糖、蔗糖及总糖含量较高,可用于高油酸、鲜食花生品种选育;类群Ⅱ包含30份种质,主要特征是结果枝数、主茎高、含油量等12个表型性状平均值大,可用于高油品种选育;类群Ⅲ包含182份种质,主要特征是结果枝数及第一侧枝长等1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高,材料类型丰富,可为高产品种选育提供广泛的基础材料.通过综合得分F值筛选出10份优异种质,可用于高纬度下花生育种的优异亲本.

    花生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芝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精准鉴定与种质发掘

    章胤高媛黎冬华游均...
    2175-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推动芝麻耐盐碱育种进程,本研究通过建立一种精准高效的芝麻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方法,并对239份材料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以筛选极端材料.通过对28份耐盐性差异较大的品种进行试验,从苗期开始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70、140、210、280和350mmol/L)中进行胁迫生长.经过3周处理后测定生长生理指标,确定最佳盐胁迫浓度为210mmol/L,关键指标为相对株高和相对鲜重.对D值与6个性状耐盐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D=-0.171+1.081X1+0.253X2.以该回归方程对239份芝麻核心种质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共划分为高耐盐、耐盐、中度耐盐、盐敏感、高度盐敏感共5个等级,且筛选出了 5份高耐盐种质和42份耐盐种质.通过对耐盐性鉴定结果与种质来源进行相关性分析,芝麻品种耐盐性与来源地的土壤盐渍化程度存在关联.本研究为芝麻耐盐品种选育提供了方法和材料基础.

    芝麻耐盐性精准鉴定耐盐种质

    银扇草果实的脂肪酸分析研究

    彭礼郭至辉李佩芳曾浩...
    2187-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扇草(Lunaria annua L.)属十字花科银扇草属,是一种含神经酸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富含油脂,具有较高的生物与医药价值.为探明银扇草果实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变化特征,以及超长链脂肪酸特别是神经酸的合成特点,本研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分析了含神经酸的银扇草、琉璃苣和蒜头果果实的脂肪酸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银扇草果实发育过程中共有10种脂肪酸参与了油脂代谢,种子中有7种,果皮中有8种,多为长链及超长链不饱和脂肪酸.银扇草种子内的脂肪酸主要由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和神经酸组成;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均随种子发育逐渐减少;油酸、芥酸和神经酸随种子发育逐渐增加,并在花后25~35 d大量累积;果皮中不含芥酸和神经酸,但有山嵛酸、木质素酸和蜡酸.银扇草、琉璃苣和蒜头果种子中均含芥酸和神经酸,木本植物蒜头中果含量最高,银扇草次之,琉璃苣含量最低,三者种子中神经酸的含量与芥酸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阐明了银扇草果实发育过程中脂肪酸代谢变化特点及神经酸积累特性,为充分利用银扇草种质资源和拓展神经酸的获取途径提供了新思路.

    银扇草果实发育脂肪酸积累芥酸神经酸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