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祖元刚

双月刊

1673-5102

zhiwuyanjiu@vip.163.com

0451-82190611

150040

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Journal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植物研究》1959年创刊,是由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6年变更为双月刊。本刊是以植物分类、基因工程、植被生态、数量遗传学等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刊载内容为新分类群、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学、植物化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群落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始性论文,以及相应学科较重要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现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BAD)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并加入了《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网》,以及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植物研究》所发表的新分类群,已被英国皇家植物园出版的《邱园索引》(Index kewensis)收录,在植物学界享有很高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火力楠种胚组培快繁研究

    刘英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火力楠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以其优良家系种子为材料,从外植体选材与消毒、基本培养基、PVP浓度、生根促进剂类型及浓度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应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胚6~9min,无菌萌发率达60% ~ 65%.②LY培养基适宜大部分胚系的增殖生长,35 d转接1次,增殖倍数高达3.50,高3.0 cm以上芽苗比率达50%以上.③应用4~ 8 g·L-1浓度的PVP能够显著降低培养基褐化程度,促进芽苗抽高生长.④各胚系之间生根难易程度差异极显著,其生根率为0~ 93.6%,两种生根促进剂的最佳浓度均为8.5 mg·L-1,ABT2号生根粉的生根诱导效果极显著(P<0.01)优于IBA.⑤生根瓶苗移植30 d后成活率达90%以上,未生根瓶苗移植60 d后成活率达80%以上.本研究为火力楠优良无性系的组培快繁研究及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

    火力楠无性胚系聚乙烯比洛烷酮基本培养基褐化

    长白山东北红豆杉生境内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研究

    樊小红王立涛安娟艳孟冬...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能够拟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东北红豆杉生境内针阔混交林的直径结构分布模型,为该区林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龙荒沟林场15块东北红豆杉林分内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指数函数和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2种直径分布模型拟合和x2检验,分析了15块样地的直径结构分布规律.15块样地的密度为400~981株•hm-2,平均胸径变化范围为10.5~19.9 cm,各样地林分的直径分布的偏度均为正值,直径分布函数曲线均往左偏,除了9~11号样地的直径分布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效果较好外,其他样地均适合用负指数模型拟合.两种模型均能有效描述直径结构分布规律,三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用来拟合不规则直径分布时效果较好,而负指数分布模型拟合近似"反J"型曲线时效果好.该区东北红豆杉林分内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不合理,应加强该林区经营技术措施.

    东北红豆杉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负指数模型三参数Weibull模型x2检验

    橡胶草E2泛素结合酶基因TkUBC2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王肖肖覃碧杨玉双聂秋海...
    98-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析橡胶草E2泛素结合酶在胁迫响应和信号转导中的功能,本文从橡胶草品系1151中克隆得到一个E2泛素结合酶基因,命名为TkUBC2,该基因编码区cDNA为459 bp,编码15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不同物种间的UBC2高度同源,TkUBC2与莴苣、向日葵的UBC2相似性高达99%以上.采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橡胶草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TkUBC2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而且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甘露醇介导的渗透压胁迫以及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和乙烯利(ET)可诱导TkUBC2下调表达;而NaCl盐胁迫和Uv辐射处理则上调TkUBC2表达.结果表明TkUBC2参与橡胶草抗逆反应、激素信号转导以及DNA损伤修复过程,以上结果为进一步解析该基因的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橡胶草TkUBC2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毛果杨GATA基因家族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及表达分析

    任梦轩张洋王爽王瑞琪...
    10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GATA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分化以及响应环境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在木本植物中尚无该基因家族全基因组水平的分析报导.本项研究从基因组水平对毛果杨GATA家族成员的数量、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编码蛋白的理化特征和保守基序等信息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毛果杨GATA家族包含39个基因,共分布于15条染色体上,其中5号染色体上含有6个基因,9号、13号和19号染色体含有基因数量为1,其余染色上无基因分布.该家族各基因的结构与编码蛋白的基本特性均存在一定异性,可分成4个亚族.qRT-PCR研究表明,GATA家族各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茎部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且盐胁迫对各基因的表达特性影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毛果杨GATA家族基因在复制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产生了明显分化,其中部分基因在毛果杨次生生长与盐胁迫响应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研究为全面解析毛果杨GATA家族各成员在其生长发育与盐胁迫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毛果杨GATA基因盐胁迫表达模式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花烟草低温胁迫响应转录因子挖掘

    鲁琳杨尚谕刘维东鲁黎明...
    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鉴定参与花烟草低温胁迫的转录因子,对花烟草幼苗进行了4℃低温处理,并在处理后12 h采集其幼苗样本,提取总RNA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在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及KEGG分析的基础上,对参与其中的转录因子进行了挖掘,并采用qRT-PCR的方法,对转录组测序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花烟草基因表达量变化在2倍以上的基因有8 388个(P<0.01),其中,上调表达4 229个,下调表达4 159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归类于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3大类69个GO条目,并显著富集在40条KEGG代谢通路中.同时,在低温胁迫下,花烟草有118个转录因子的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上调表达82个,下调表达36个.这些转录因子属于28个家族,其中,数量最多的为NAC家族19个,其次为ERF家族16个、MYB家族15个、WRKY家族15个.本研究的结果为花烟草低温响应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花烟草转录组低温胁迫转录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郁金香鳞茎中3种内源激素

    赵杨静唐楠唐道城张静...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同时测定郁金香鳞茎中GA3、IAA、ABA 3种植物内源激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和异丙醇提取方法.采用外标法,C1a反相柱,流动相A(甲醇):B(磷酸缓冲液pH=3.5)=45∶ 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0~3.2 min 265 nm,3.0~4.5 min 212 nm,4.5~6.5 min 218 nm,6.5〜13.0 min 265 nm;柱温20℃进行测定;以异丙醇提取剂和二氯甲烷低温摇床提纯鳞茎中内源激素.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只需2.0~2.5 h可完成激素提取测定,检测方法线性相关度均在0.995以上,测出限GA3 200 ng·mL-1,IAA 5 ng·mL-1,ABA 20ng·mL-1;提取方法回收率为84.812%~95.679%,相对标准偏差为6.432%~2.831%.用此方法提取郁金香的内源激素做出的图基线平稳,准确度高,可得到满意的峰形,且操作简单,各环节激素的损失较少.

    高效液相色谱郁金香鳞茎内源激素

    模拟氮沉降和不同外生菌根真菌侵染对樟子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续富郝龙飞郝嘉鑫郝文颖...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盆栽条件下,采用单接种Suillusbovines(以下简称SB)和混合接种(Suillus luteus、Suillus grevillea、Tri-choloma fulvum、Boletinus grisellus、Suillus bovinus、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Rhizopogon luteolus、Pisolithus tinctorius 8个菌种的等量混合菌剂接种,以下简称HJ)方法对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2个月幼苗进行接种处理,幼苗生长6个月形成菌根后对樟子松幼苗进行模拟氮沉降实验,5个月后通过测定幼苗生长指标、根系形态结构和菌根侵染率,旨在探讨模拟氮沉降对樟子松不同接种处理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氮浓度的增加,单接种乳牛肝(SB)和混合接种(HJ)菌根侵染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氮沉降对SB处理的菌根侵染率影响更显著.②接种显著促进幼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且混合接菌效果更好;同一接菌处理中,氮浓度增加对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有抑制作用;接种和氮浓度对地径和地上生物量有显著交互作用,但对苗高和地下生物量无交互作用.③HJ处理中不施氮(CKN)和1倍氮浓度(CN)较不接菌(CK)和SB处理显著促进幼苗根系的平均直径、总根长和总表面积;氮浓度增加显著促进CK和SB处理的幼苗根系平均直径、总根长和总表面积,但是对HJ处理的根系各形态结构指标均产生抑制作用.接种和氮浓度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极显著影响幼苗根系形态结构.

    氮沉降樟子松单接种混合接种根系形态

    氮沉降及菌根真菌对长白落叶松苗木根系构型及根际酶活性的影响

    刘婷岩郝龙飞王续富闫海霞...
    14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对长白落叶松苗木根系构型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1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的盆栽菌根苗(简称+M,混合接种8种外生菌根真菌)和非菌根苗(简称-M,未接种处理)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氮沉降处理(不施氮(ON,0 kg·N·hm-1·yr-1)、低氮(LN,15 kg·N·hm-1·yr-1)、中氮(MN,30 kg·N·hm-1·a-1)和高氮(HN,60 kg·N·hm-1·a-1)),测定直径0~0.5 mm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对比分析氮沉降和接种菌根真菌处理对苗木根际土壤酶(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β-1,4-N-乙酰-氨基葡糖氨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长白落叶松苗木直径0~0.5 mm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均随氮浓度的递增呈下降的趋势;在ON、LN和MN处理下,-M处理的根系形态指标均高于+M处理.②随氮浓度增加,+M和-M处理苗木根际土壤中BG、LAP、ACP和ALP活性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NAG活性呈下降的趋势.③+M和-M处理下,长白落叶松直径0~0.5 mm根系的形态指标与根际土壤BG活性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除根尖数外,其它根系形态指标与NAG活性相关性均为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苗木菌根化处理削弱了氮沉降对落叶松苗木根系构型的影响;而低氮处理下,+M处理对苗木根际土壤酶的活化程度高于-M处理.

    长白落叶松氮沉降外生菌根真菌根系形态土壤酶活性

    多孔淀粉固化杜香精油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

    张茜赵修华康荷笛张晓雪...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杜香植物资源.该植物带有独特香气,带叶嫩枝含油量较高.然而,杜香精油挥发性强,稳定性差,香气不持久和携带不便等缺点限制了杜香精油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将主要探究了多孔淀粉固化杜香精油的制备工艺及其缓释性能.利用精油粉末化技术,采用研磨吸附的方法,制备了固化杜香精油粉末.利用DSC和TG探究了固化精油粉末的热学稳定性能并探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缓释持香效果结果表明:多孔淀粉的最大吸油量为1.42 g·g 1.多孔淀粉与杜香精油的质量比为1:0.75(g·g-1)时,固化精油粉末的气味较好,呈现出淡黄色粉末状态;固化精油粉末的保留率为杜香精油的3.57倍体现出其良好的热学稳定性;在同一温度下,相同时间内固化精油粉末比未固化精油的缓释持香效果更显著.多孔淀粉固化杜香精油的制备工艺简单,样品缓释持香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多孔淀粉杜香精油热稳定性缓释t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