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

祖元刚

双月刊

1673-5102

zhiwuyanjiu@vip.163.com

0451-82190611

150040

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植物研究/Journal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植物研究》1959年创刊,是由东北林业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植物学专业刊物,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6年变更为双月刊。本刊是以植物分类、基因工程、植被生态、数量遗传学等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刊载内容为新分类群、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细胞学、植物化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群落生态学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或较高学术水平的原始性论文,以及相应学科较重要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论文。现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CBAD)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并加入了《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库网》,以及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植物研究》所发表的新分类群,已被英国皇家植物园出版的《邱园索引》(Index kewensis)收录,在植物学界享有很高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叶木灵藓Orthotrichum revolutum(Orthotrichaceae,Bryophyta),一个中国特有藓类在123年之后的重新发现

    王庆华何强贾渝
    481-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卷叶木灵藓(Orthotrichum revolutum)是一种中国特有藓类植物,自从123年前的首次采集之后再也没有被发现过.本文增加了一个新地点,即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这份标本在形态上与模式十分一致.本文第一次提供了卷叶木灵藓的详细的形态照片和地理分布图.四个来自中国甘肃、新疆以及境外日本和吉尔吉斯斯坦的记录都被证实是错误鉴定.我们还讨论了该种和邻近种的区别,以及野外濒危等级的重新评估.

    分类木灵藓属百花山濒危等级

    关于《中国植物志》中鹿药(百合科)花特征的纠正

    邵丽鸳李雪张光富
    48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野外调查,同时结合文献分析,指出《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关于百合科(Liliaceae)鹿药花部特征描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此外,对其学名进行了简要讨论.

    中国植物志鹿药花序

    落叶松不同根序细根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的差异和季节动态

    杜梦甜王博一李京航赵铭远...
    491-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植物光合作用与生长利用之间主要的中间贮存物,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揭示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根系根序间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配及季节变化规律,探讨根系内可溶性糖和淀粉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落叶松根系为研究材料,在5~10月采集根系样品,采用根序法将细根分为1、2、3、4和5级,采用苯酚—浓硫酸方法和酶解法分别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浓度.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浓度在根序、月份及其交互差异性显著(P<0.001),1~5级根可溶性糖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42%~14.90%,4.35%~16.40%,5.67%~19.70%,5.91%~33.10%,6.95%~37.80%,不同根序可溶性糖浓度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根序间淀粉浓度差异性不显著(P>0.05),月份间根系淀粉浓度差异显著(P<0.001),变化范围为23.36%~48.65%;淀粉浓度5~7月下降,随后上升,从8月份达到峰值,10月与5月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阐明落叶松根系碳水化合物代谢和生长适应对策提供数据基础,对理解植物细根系统内部结构及功能异质性提供数据支撑.

    落叶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根序可溶性糖淀粉

    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王敏周润惠余飞燕董洪君...
    496-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和典型抽样法,以四川省威远县桉树(Eucalyptus robus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灌木层和草本层地上、地下和全株生物量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探究林下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在5个不同林龄(4,5,6,7,8年生)下的动态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调查到植物共有210种,隶属79科151属,草本层物种数多于灌木层.草本层的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和灌木层的野牡丹(Melastoma malabathricum)、戟叶悬钩子(Rubus hastifolius)在不同林龄下都占据主要优势地位.随着林龄的增大,郁闭度加大,灌木层的D、H和H′值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规律;草本层D、H和H′值均呈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双峰趋势.草本层各生物量呈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化趋势;灌木层各生物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草本层的D、H指数是影响生物量的直接因子.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分布、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对林龄变化的响应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动态特征规律,相关结果为我国西南地区桉树林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林龄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动态变化

    土壤镉胁迫对檫木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弘益管珏镧张雪媛梁清...
    506-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盆栽控制土培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浓度Cd胁迫对檫木(Sassafras tzumu Hemsl.)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镉处理水平(CK:0 mg·kg-1,T1:5 mg·kg-1,T2:20 mg·kg-1,T3:50 mg·kg-1,T4:100 mg·kg-1).分别测定每个处理下檫木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①随着处理Cd浓度的升高,檫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先增加后下降,T2处理下取达到最大值;②随着Cd浓度处理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均呈现下降趋势,各处理间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蒸腾速率(Tr)差异不显著,檫木叶片光合速率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③随着Cd浓度升高,檫木叶片的Pnmax(最大净光合速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T1处理条件下,檫木叶片的初始量子效率(α)值最大;檫木叶片的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综上表明,在不同浓度Cd胁迫条件下,檫木叶绿素含量先增后减,在T1、T2处理下高于CK,体现了Cd胁迫"低促高抑"的效应;随着Cd浓度处理升高,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光合—光响应参数较CK总体上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Cd胁迫对檫木光合作用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檫木镉胁迫光合特性气体交换参数

    小滴玻璃化法脱除蝴蝶兰种苗建兰花叶病毒的研究

    王仁睿汤玲莉苏仕林刘成才...
    514-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感染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的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品种'满天红'为试材,通过筛选蔗糖预培养浓度、预培养时间、PVS2(Plant vitrification solution 2,PVS2)处理时间三个关键因素,建立蝴蝶兰茎尖小滴玻璃化超低温脱毒体系,将再生的茎尖诱导类原球茎,再分化成苗,经RT-PCR检测CymMV的脱除情况,阴性结果的再生植株进行增殖和诱导生根.结果显示:最佳预培养为:BM+0.6 mol·L-1蔗糖处理1~2 d,超低温茎尖的成活率为70%~76.7%,再生率为53.3%~56.7%;PVS2最佳处理时间为60~90 min,超低温茎尖的成活率为73.3%~76.7%,再生率为50.0%~56.7%.再生植株经RT-PCR检测,CymMV的脱除率为50%.该研究为兰科植物脱除CymMV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蝴蝶兰茎尖超低温小滴玻璃化法建兰花叶病毒

    丹参体内Sm-miR858对R2R3-MYB转录因子SmPAP1进行靶向负调控作用研究

    陈芳佘婷婷张琳高浩天...
    52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对基因表达进行负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前期对丹参miRNAs的高通量测序得到了一个miR858成熟序列,命名为Sm-miR858.序列比对显示,Sm-miR858与其它植物中已鉴定的miR858序列高度保守;Small RNA North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m-miR858在丹参根、茎和叶组织中均有表达,叶中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为了探究Sm-miR858在丹参体内的功能,首先利用在线生物软件对Sm-miR858的靶标基因进行预测,psRNATarget分析结果显示,Sm-miR858的潜在靶标基因共有13个,其中一个靶标基因SmPAP1作为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参与丹参酚酸类活性物质的代谢调控.为了验证Sm-miR858对SmPAP1的靶向作用,采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依次对烟草瞬时表达体系和丹参组织器官中的Sm-miR858与SmPAP1之间共表达相关性进行分析与实验验证.Real-time qPCR结果显示,在丹参组织中SmPAP1与Sm-miR858共表达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进而分别构建Sm-miR858和SmPAP1过表达植物载体,并在烟草叶片中进行瞬时共表达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Sm-miR858过表达会导致SmPAP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说明在丹参体内Sm-miR858的确对SmPAP1基因表达进行靶向负调控.研究结果为阐明Sm-miR858在丹参体内酚酸类活性物质代谢途径调控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Sm-miR858SmPAP1丹参靶标基因

    巴西橡胶树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HbRGA1结构和功能分析

    陈华峰樊松乐王立丰
    531-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DELLA蛋白是赤霉素激素信号负调控因子,具有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解析其家族成员结构与功能将有助于揭示橡胶树DELLA蛋白家族成员调控橡胶树生长发育的机制.本研究从橡胶树热研73397叶片中克隆HbRGA1的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长为2136 bp,含1839 bp的ORF,编码613个氨基酸.HbRGA1蛋白序列包含DELLA和GRAS保守结构域,与杨树、木薯和橡胶树DELLA基因相似性高达82.5%.qRT-PCR分析发现HbRGA1在橡胶树叶片中表达量高,在树皮和胶乳中表达量极低.叶片中HbRGA1表达量受喷施赤霉素和脱落酸等诱导显著上调.本研究表明HbRGA1与橡胶树赤霉素等激素信号密切相关,为深入研究其在橡胶树生长发育中的结构和功能打下良好基础.

    巴西橡胶树HbRGA1赤霉素基因表达

    航天诱变白桦生长性状分析

    马庆李芳蕊刘桂丰李慧玉...
    540-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5年生白桦航天搭载家系(HT-1、HT-2、HT-3、HT-4)及地面对照(CK-1、CK-2、CK-3、CK-4)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并利用2年生、5年生及15年生的生长性状拟合生长曲线.结果表明:15年生HT-1和HT-4的树高分别与地面对照家系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其中,HT-1树高高于地面对照,而HT-4树高则低于地面对照.其余2个航天搭载家系的树高也高于对照家系,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随树龄的增长,航天搭载家系与地面对照的部分性状由差异显著变为差异不显著,但整体差异趋势依旧与苗期保持一致.航天搭载白桦家系及地面对照重复力除98-3家系外都属于高重复力水准(>0.5),HT-1树高性状的突变增益最高,为7.31%.以-x+S为标准在HT-1内选择了4株优良单株,最优单株树高比地面对照家系提高了35.29%.通过拟合树高生长曲线预测了树高生长的趋势.

    白桦航天育种生长性状方程拟合

    西藏地区13种虾脊兰植物花部表型及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李洪池吴天彧弓莉罗建...
    547-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对西藏地区13种虾脊兰植物花部表型及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比较,目的为虾脊兰植物的分类鉴定和种间亲缘关系的确定提供新依据.研究结果显示:①13种虾脊兰在花颜色大致可分为黄色、黄绿色、黄褐色、粉红色4种,以粉红色的花居多;②13种虾脊兰均为总状花序,花各部位(萼片、花瓣、唇瓣、子房、柱头)的长、宽度测量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萼片长、花瓣宽、唇瓣宽和柱头长4个测量指标的差异性最大,在各个种之间的P值结果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水平;③这13种虾脊兰的花粉块均由成千上万个单粒花粉组成,未见到萌发孔结构,有些虾脊兰植物的花粉粒之间可以看到有明显黏结物质.花粉块大小不一,整体形状多呈卵圆形、长椭圆形和梨形;④不同种的虾脊兰花粉块表面形态特征有所差异,花粉粒纵向或横向排列堆积在一起,花粉粒形状也各不相同;⑤不同种虾脊兰的花粉粒表面纹饰特征区别明显,可划分为凹陷型、光滑型、小孔型和穿孔型.以上结果表明花部表型及花粉形态特征可作为13种虾脊兰植物分类鉴定的参考性状,对这13种虾脊兰植物亲缘关系的确定和系统分类有补充价值.

    西藏地区虾脊兰植物花部表型花粉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