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白由路

双月刊

1008-505X

zwyf@caas.ac.cn

010-8210865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Journal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协办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方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土壤学、肥料学的核心期刊。报道本学科具有创见性的学术论文,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报告、简报、文献评述和问题讨论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壤、肥料和作物间关系,养分变化和平衡;各种肥料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和配施原理;农作物遗传种质特性对养分反应;作物根际营养;施肥与环境;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农业生物和生物化学应用;肥料的新剂型新品种的研制、应用及作用机理;本学科领域中新手段、新方法的研究以及与本学科相关联的边缘学科等。稿件采编系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磷肥施用量和方式对辣椒产量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崔玉涛李顺晋王媛孙凯...
    2322-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蔬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磷肥投入量高、利用效率低、环境风险大等突出问题,亟需研究磷素高效利用的施肥方法.[方法]在西南典型红壤上开展两年田间试验,供试作物为辣椒(Capsicum annuum L.).试验设 6 个磷肥施用量和施用方式处理,分别为不施磷对照(CK)、撒施P2O5300 kg/hm2(B300)、撒施P2O5150 kg/hm2(B150)、撒施P2O5100 kg/hm2(B100)、穴施P2O5100 kg/hm2(I100)、氮磷配合穴施P2O5100 kg/hm2(L100).在辣椒成熟期测定产量、生物量、磷含量等指标,计算磷肥回收率、土壤磷素表观盈余、磷指数、经济效益等综合指标.[结果]辣椒产量两年趋势一致,5 个施磷处理辣椒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B150、I100、L100 处理的辣椒产量显著高于CK.5 个施磷处理间辣椒总生物量没有明显差异,但I100 和L100 处理两年的果实生物量(辣椒果实干重)显著高于CK.两年辣椒生产净收入均以I100 处理最高.磷肥用量对辣椒各部位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L100 处理的辣椒果实磷累积量两年均显著高于CK.I100、L100 处理的磷肥回收率、磷肥农学效率及磷肥偏生产力均高于其他处理,且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B300 处理的磷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低于其他施磷处理.不同施肥量间土壤磷盈余差异显著,施用方式间没有明显差异,且两年趋势一致.B300 处理磷盈余最多,达到 116.4 kg/hm2,其他施磷量及施用方式处理土壤磷素盈余较B300 处理显著降低59.5%~82.1%.基于磷指数分析,I100、L100 处理的磷流失风险为低水平,其他施磷量及施用方式为中等水平.[结论]将施磷量从 300 kg/hm2 减到穴施 100 kg/hm2 对辣椒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增加了磷肥利用率,减少了土壤磷素表观盈余,将磷素流失从中风险级降至低风险级,并可增加辣椒生产的经济效益.

    磷肥减施磷肥穴施辣椒产量磷肥利用率磷表观盈余磷风险等级

    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及三七产量、皂苷含量对水肥耦合的响应

    王昭仪脱云飞刘香凝石小兰...
    2332-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灌水量和施肥量组合下三七根增期、苗期、花期和果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以及三七产量和皂苷含量,为提升三七产量和品质提供优化的水肥管理方案.[方法]田间试验于 2018-2021年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三七种植基地进行,试验设置 3 个灌水量:W1(120 mm)、W2(240 mm)和W3(360 mm);使用N-P2O5-K2O为 15-15-30 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设置 4 个施肥量:F1(48.0 kg/hm2)、F2(72.0 kg/hm2)、F3(96.0 kg/hm2)和F4(120.0 kg/hm2),组成 12 个水肥组合处理:W1F1、W1F2、W1F3、W1F4、W2F1、W2F2、W2F3、W2F4、W3F1、W3F2、W3F3、W3F4,以当地农民灌溉和施肥方式为对照(CK).在三七根增期、苗期、花期和果期(成熟期),采集土壤样品测定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测定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成熟期测定三七产量和皂苷含量.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测定指标的权重,用TOPSIS方法对各处理组合效果进行综合排名,来确定最佳水肥组合.[结果]水肥耦合对三七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在根增期,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在W2F4 处理最高,分别为34.6、21.0 和 132.1 mg/kg.苗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在W2F3 处理最高,为 39.4 mg/kg;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均在W3F2 处理最高,分别为 25.4、136.0 mg/kg.花期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分别在W1F4(49.9 mg/kg)、W3F3(30.2 mg/kg)、W2F4 处理(178.1 mg/kg)最高.果期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分别在W2F4(41.8 mg/kg)、W3F3 处理(25.7 mg/kg)最高,而速效钾含量在W2F4(158.0 mg/kg)最高.相同灌水水平下,速效磷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W3F4 处理含量最高,根增期、花期、苗期和果期分别为 23.6、25.9、30.1、26.7 mg/kg.不同生育期,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值均出现在W3F4 处理.三七产量以W2F4 处理最高,为 280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以W1F3 和W1F4 处理最高,均为 2.0 kg/m3,肥料偏生产力最高在W2F1 和W3F1 处理,均为 1.7 kg/kg.W3F2 处理的人参皂苷Rg1 和Rb1 含量最高,W1F4 处理的Rd和三七皂苷R1 含量最高.三七产量与土壤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人参皂苷Re均显著相关(P<0.05);人参皂苷Rg1 和肥料偏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经TOPSIS评价分析,W3F4 处理根增期、苗期和果期土壤养分、酶活性和皂苷含量贴近度Ei排名第 1,花期W1F4 处理排名第 1.[结论]综合评价土壤养分、酶活性、产量、皂苷含量及其水肥利用效率,三七最优水肥组合方案为灌水量360 mm和施肥量120 kg/hm2.

    三七水肥耦合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皂苷含量

    植物磷营养与非生物胁迫的互作机理及其在农业上的潜在应用

    昂叶菲郭悦陈慧颖刘若仪...
    2345-2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胁迫、土壤磷素有效性及植物磷营养平衡之间具有互作效应.植物健康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胁迫的抗性离不开磷营养的稳态平衡供应.干旱、盐、低温、高温、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不仅影响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而且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转运与利用.增加磷素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非生物胁迫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磷响应基因的表达.通过遗传途径改变磷信号调控因子或磷酸盐转运蛋白等的表达可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植物磷营养与干旱、盐、低温、高温和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制.今后亟待从以下几方面加深研究:植物磷营养与非生物胁迫之间错综复杂的互作关系中涉及到哪些信号分子和通路;不同非生物胁迫与磷营养互作在植物体内存在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如果从更广义的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角度来看,其又具有哪些意义;如何通过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利用或调整非生物胁迫与磷营养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同时提高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和磷素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在磷营养与非生物胁迫互作中又具有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磷营养信号与非生物胁迫反应之间互作的分子机制,并有助于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磷营养平衡非生物胁迫养分吸收胁迫抗性多重胁迫信号途径

    氨基酸转运蛋白介导植物免疫研究进展

    郭楠瞿红叶高菲徐国华...
    2360-2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氮素养分,氨基酸作为大多数植物体内主要的氮素运输形式,影响植物整个生命活动.氨基酸转运蛋白负责氨基酸在组织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其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氨基酸稳态,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能力.近年来,氨基酸和氨基酸转运蛋白在植物免疫和抗病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进展.我们详细阐述了氨基酸运输、代谢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总结了参与植物免疫的氨基酸透性酶家族(AAPs)、赖氨酸组氨酸转运蛋白家族(LHTs)、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CATs)以及多种酸进出转运蛋白家族(UMAMITs)基因在病原菌侵染植物过程中的调节机制.转运蛋白LHT1不仅介导植物根系氨基酸的吸收和地上部氨基酸的转运,还参与了植物生长和免疫调节.本文以LHT1 为例,对比了拟南芥和水稻lht1 突变体植物在感染病原菌后自身的免疫过程,突出其在参与植物感染活体营养型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过程中功能的差异性,构建了氨基酸转运蛋白调控植物免疫过程的基本分子模型.未来研究需要重点解析:1)哪些氨基酸是植物防御机制的关键营养或信号物质;2)病原菌侵染植物后,植物体内氨基酸信号的传导过程;3)植物氨基酸转运蛋白如何识别病原菌;4)植物氨基酸转运蛋白如何调节植物和病原菌间的营养竞争和资源分配;5)氨基酸转运蛋白如何调控水杨酸/茉莉酸途径参与植物抗病;6)植物-微生物间基因是否存在串扰等一系列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深入探索植物氨基酸运输对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调控机制,挖掘介导植物抗病的关键氨基酸转运蛋白,有助于培育既高产又优质且抗病的理想品种.

    植物植物免疫病原菌氨基酸氨基酸转运蛋白

    大理烟田土壤有效锌、钼和硼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苏欣悦王晋峰孙楠蒯雁...
    2371-2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理州烟田土壤有效锌、钼和硼含量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旨在为科学的施肥策略及优质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2012 和 2022 年,在云南大理州平原地区选取连片烟田,分别采集了 1131 和4512 个烟田耕层(0-20 cm)土壤样品.调查采样点经纬度和海拔、地形、土壤质地和前茬作物等信息,分析土壤理化性质.结合 1982 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 1982、2012 和 2022 年土壤有效锌、钼和硼含量的时空分布,利用回归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量化土壤有效锌、钼和硼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982、2012 和 2022 年土壤有效锌含量平均分别为 2.35、3.50、4.35 mg/kg,呈上升趋势;有效钼含量分别为 0.18、0.14、0.11 mg/kg,呈下降趋势;有效硼含量分别为 0.26、0.63、0.58 mg/kg,呈先升后降趋势.空间上,1982、2012、2022 年有效锌和硼块金效应分别为 50.8%、45.5%、31.8%和 41.3%、39.4%、33.8%,均呈中等空间自相关性,总体呈现四周高、中部低的地理分布格局,而有效钼的块金效应均小于 25%,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趋势.平原地貌土壤有效锌和硼含量显著高于山地;黏土中有效钼含量显著高于砂土和壤土,壤土中有效硼含量最高.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海拔对 3 种元素的时空变异影响较强.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海拔(解释率 20.5%和 16.8%)是有效锌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海拔和碱解氮(解释率13.7%和 12.8%)是有效钼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碱解氮和速效钾(解释率分别为 17.6%和 15.6%)是有效硼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大理州植烟土壤有效锌、钼和硼含量与 40 年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分别处于丰富(Ⅴ级)、缺乏(Ⅱ级)和中等(Ⅲ级)水平.锌、钼和硼 3 种微量元素含量均同时受到地理环境、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共同影响,也受到前茬作物的影响.为保证优质烟叶生产,总的原则是减锌保硼增钼,前茬作物为粮食和油菜时应注意施锌、施硼,前茬作物为豆科作物时应注意施钼.

    大理州植烟土壤微量元素时空变异影响因素

    施氮方式对牛樟苗期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王先棒周再知韩强潘栋康...
    2381-2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 1 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规施氮处理:集中施氮 200 mg/株、常规平均施氮 200 mg/株;4 个指数施肥处理:200、400、600 和 800 mg/株;以不施氮肥为对照.每次施肥间隔 10 天,试验共施肥 10 次.试验结束后,测定牛樟苗高、地径,根、茎和叶生物量,根系长度、体积和表面积,叶、茎和根的氮含量,分析不同施氮方式下牛樟苗木生长状况、根系生长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施肥显著提升了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与常规施肥相比,指数施肥可提高幼苗株高、地径和茎、叶生物量,增加根系长度、体积、表面积、比根长和比根表面积,提升植株氮积累量和叶、茎、根部含氮量.指数施肥方式下,随施氮量的提升,各指标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施氮量为400 mg/株时最优.[结论]施氮对牛樟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指数施氮方式优于常规施氮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推荐是氮总量为 400 mg/株,按照 3.54、5.30、7.95、11.9、17.9、26.8、40.2、60.3、90.4、136.0 mg分为 10 次施用,可获得生物学性状较好、氮素积累量较高的优质牛樟苗木.

    牛樟指数施肥总施氮量氮肥分配量幼苗生长指标幼苗氮含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