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对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的响应研究进展

    法晓彤孟庆好王琛顾汉柱...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物地上部分生长与产量形成受根系的形态特点及其生理活动的显著影响.水稻作为农业第一用水大户,水资源短缺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其生产的发展,干湿交替灌溉作为一种节水灌溉方式目前在水稻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有关干湿交替灌溉下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是如何响应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均缺少系统分析和总结.为此,本文综述了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及水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分析了根系生长发育对干湿交替灌溉的响应机理,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水稻根系产量干湿交替灌溉

    植物根毛生长发育过程及分子调控机制

    蒋凤林雷雄彪赵嘉暄黄敏...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毛的生长发育有助于植物获取土壤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对根毛的深入研究不仅对了解植物根系的适应性、吸收能力和生长调控机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为细胞分化决定、发育和程序化死亡机制探索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围绕小G蛋白Rop参与的根毛起始和尖端生长,转录因子参与的根毛细胞命运决定、根毛起始和根毛发育,Ca2+参与的根毛尖端生长,磷酸盐参与的根毛尖端生长及生长素参与的根毛生长等方面,归纳综述了包括根毛细胞命运决定、根毛起始及根毛尖端生长在内的根毛生长发育过程及分子调控机制,并简单总结出调控根毛生长发育基因的分子调控网络.对植物根毛对养分的吸收、获取及利用、影响植物根毛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阐述,为根毛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根毛发育Rop转录因子Ca2+生长素

    国内外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进展

    赵海新徐令旗陈书强蔡永盛...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子丸粒化属于种子包衣技术范畴,该技术的特点是以种子为核心,利用分层包衣原理将丸粒化粉剂包裹在种子表面,使种子外观接近于球体.丸粒化种子外部包裹的粉剂材料由填充粉剂和粘合剂构成,承载的功能和成分相比其他类型包衣种子更加丰富,而且丸粒化种子体积增大,流动性增强,更有利于机械播种.本文首先从技术原理和方法详实地叙述了丸粒化技术对种子的保护与萌发、病虫草害防治与逆境适应、精量播种以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等应用研究状况,继而对配制的丸粒化粉剂,包括粉剂材料选择、配方比例、添加剂成分与功能等进行了阐述,从工艺角度介绍了根据旋转法和气流成粒法原理研发的加工装备及其优缺点.介绍了国内外机械研发领域存在的差距和取得的进展,简述了国内种子丸粒化领域取得的专利和技术标准,最后提出了丸粒化技术研究的不足,同时为该领域发展提出了建议.

    种子丸粒化技术研究进展

    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花色苷及重要农艺性状分析

    孙明茂刘丽霞孙虎崔迪...
    2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彩色稻米蕴藏的营养价值、健康效益和市场经济价值正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水稻育种工作者和稻米消费者的兴趣.以龙锦1号/香软米1578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223个家系为试验材料,测定糙米花色苷含量、千粒重、穗粒数等11个指标,并进行变异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差异显著性分析,筛选出优异色稻新品系和高花色苷水稻新品系.结果表明,糙米花色苷含量为2.30~12 011.04 mg/kg,平均值为594.91 mg/kg.糙米粒色等级与千粒重、糙米粒宽、糙米粒厚呈显著负相关,与糙米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家系42的综合排名最高,其余依次为家系96、152、99、186,这5个优异色稻家系的糙米花色苷含量为20.74~12 011.04 mg/kg.高亲龙锦1号的糙米花色苷含量为4489.36 mg/kg,有8个家系的糙米花色苷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家系152、186的糙米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2011.04、8421.58 mg/kg,两者既属于优异家系又属于高花色苷家系,为创制的优异高花色苷水稻新种质.

    色稻糙米花色苷含量农艺性状高花色苷水稻种质创新

    宁夏春小麦品种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樊明张双喜陈嘉张娇...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与春小麦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性状指标,构建宁夏春小麦抗倒伏评价体系,以宁夏历年选育的60个春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植株茎秆形态特征、穗部性状、茎秆强度及抗倒伏指数等25个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明确不同品种性状间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筛选出与春小麦抗倒伏性密切相关的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构建春小麦抗倒伏评价体系.结果表明,60个春小麦品种在茎重、茎长和抗倒伏指数表型性状上变异明显;与抗倒伏指数相关性较大的性状是第二节间抗折力、穗重和茎秆强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二节间抗折力对抗倒伏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穗重和茎秆强度对抗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大小排序不一致,主要由于农艺性状之间相互影响造成;重心高度、穗重、植株鲜重、茎粗、茎秆强度、第二节间抗折力、第二节间茎长等8个性状可作为宁夏春小麦抗倒伏性鉴定指标.

    春小麦抗倒伏茎秆强度主成分分析评价体系

    云南元谋地区22份藜麦种质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分析

    马丽娜魏玉明文莉芳张学俭...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云南元谋地区引进试种的22份藜麦材料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2份藜麦材料的变异系数为18.87%~28.91%,农艺性状变异丰富;产量与主穗长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茎粗和叶长等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千粒重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5.807%;通过聚类分析将22份材料分为3个类群,其中类群Ⅲ表现为高秆、大粒和高脂肪含量,具有利用潜质.筛选出7份(大粒材料LQ09、LQ17、Q24,粗茎材料LQ09、LQ10,高产量材料LQ21、LQ24、Q24和高蛋白含量材料LQ02、LQ17)具有突出特点的藜麦资源.

    藜麦农艺性状营养品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花生产量组成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分析

    于沐杨海棠胡延岭刘软枝...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麦套花生品种产量构成,为品种评价及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以2016-2017年河南省花生联合体麦套花生区域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产量及其相关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通径分析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显示,出米率的变异范围最小,主茎高、单株果数、单株果重的变异系数较大,具备改良潜力;与产量相关性较大的是百仁重和百果重;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性状是百仁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与相关系数排序不完全一致,主要是受到农艺性状间相互作用及其对产量的间接影响.GGE双标图结果显示,丰产稳产性排名前4的品种为开农79、商花21、洛花1号和郑农花18.在花生品种选育过程中,应侧重对产量有关键影响的性状百仁重、百果重的选择,并控制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

    花生产量组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GGE双标图

    200份小麦种质品质性状及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雪杨丹丹孔欣欣赵鹏飞...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的关系及差异,探讨小麦醇溶蛋白的遗传多样性,以200份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8个小麦品质性状,包括蛋白含量(GPC)、湿面筋含量(WGC)、吸水率(WA)、粉质延伸度(FE)、沉降值(SV)、最大拉伸阻力(MR)、稳定时间(ST)和形成时间(DT)进行考察分析,并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鉴定分析其醇溶蛋白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品质性状均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5.08%~58.18%),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稳定时间,最小的是吸水率.8个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蛋白含量与湿面筋含量相关性最强(0.98),湿面筋含量与吸水率相关性最弱(-0.01).对8个品质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将200份材料分为3大类群,其中类群I包含17份小麦材料,类群Ⅱ包含71份,类群Ⅲ包含112份.200份材料共分离出5273条醇溶蛋白谱带,谱带出现频率变异范围为29.0%~89.0%;20 100个醇溶蛋白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15~1.00,其中周麦11与周麦32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944).以非加权组平均UPGMA法对其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200个小麦品种(系)分为5类,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关系基本一致.

    小麦品质性状醇溶蛋白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辽宁中部平原稻区香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评价

    杨铁鑫董立强马亮冯莹莹...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辽宁中部平原稻区在高端稻米市场竞争力和满足市场对优质香稻的日益需求,对13个香型粳稻品种在本地区同一管理模式下的产量、品质及2-乙酰-1-吡咯啉(2AP)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辽粳香1号等8个品种产量超过9000kg/hm2,不同品种取得高产的因素有差异;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垩白度和食味值是限制各品种优质米等级的主要因素;香气主要活性物质2AP在辽粳香1号、盐粳476、盐粳935、盐粳939和华香粳1号中有较高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在80%以上,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依次为铁粳香1号、隆粳香6号、盐粳476、辽粳香1号和吉源香1号.综合产量、品质及2AP含量,本研究中辽粳香1号可作为辽宁中部平原稻区优质香型粳稻生产供选品种.

    香稻粳稻香气产量品质

    不同产地苦荞和种植土壤资源考察分析

    徐浪张继斌石卫标叶涛...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苦荞籽粒中的黄酮含量除受遗传影响外,种植地点和土壤品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为研究国内不同种植区域的苦荞籽粒中黄酮及重金属含量与种植地区之间的关系,收集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山西和宁夏等苦荞种植区域的苦荞原料和种植土壤样品,检测并分析籽粒黄酮类物质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苦荞籽粒黄酮含量与种植地区海拔和纬度相关,高海拔、低纬度的云南和四川等地区苦荞黄酮含量较高;土壤重金属与籽粒重金属含量相关,四川和陕西等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低,其苦荞中重金属含量也相对较低.综合分析,四川苦荞不仅籽粒黄酮含量较高,且重金属含量也相对较低.

    苦荞黄酮重金属土壤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