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作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作物杂志
作物杂志

姚杰

双月刊

1001-7283

zwzz304@mail.caas.net.cn

010-82108790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作物杂志/Journal Crop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主办的农作物综合性技术类期刊,于1985年创刊,刊名由方毅题字。该刊自创刊以来直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流畅的叙述传播着作物科学知识,及时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物。本刊融技术性、学术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读者对象为农业科研人员、农业大专院校师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及农民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栽插密度和EBR浓度对甘薯鲜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罗元凯李染秋李宜蒙唐维...
    231-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探究提升甘薯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以及为北方地区甘薯的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提供理论参数,通过设计栽插密度和24-表油菜素甾醇(EBR)喷施浓度双因子耦合,研究其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栽插密度下,低浓度和高浓度的EBR都不利于甘薯产量、SPAD值、Fv/Fm的提升,而较高栽插密度和适当的EBR浓度有利于甘薯产量和光合特性的提升,栽插密度为67 500株/hm2,喷施150L/hm2浓度为0.10 mg/L的EBR时鲜薯产量最大.适当的EBR浓度有利于甘薯整体品质的提升,适度地提高栽插密度有利于增加甘薯的还原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但是会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合适的栽插密度和EBR喷施浓度耦合有利于提升甘薯的商品率和薯块的干物质含量,而对甘薯表型性状影响不显著,且对单株结薯数无明显影响.光合特性对甘薯的部分品质影响显著,制约甘薯产量的主导因子是淀粉含量(0.694),其次是还原糖含量(0.672)和最长蔓长(0.667),而分枝数这一因素对产量影响最小,其关联度仅为0.511,且在较高的栽插密度和EBR浓度时,甘薯的产量和质量指标的变化更均匀稳定.

    甘薯密度EBR鲜薯产量品质

    陕北风沙草滩区覆膜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李佳奇史建国陈启航常风云...
    238-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覆膜条件下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收集6份不同覆膜条件下的玉米根际土壤,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样品的基因区进行测序,分析样本中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揭示覆膜对玉米根际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条件下样品细菌和真菌的总OTU(分类操作单元)数高于未覆膜条件.Chaol和Shannon指数表明,覆膜下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未覆膜处理.从门水平上来看,农田覆膜可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提高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的相对丰度:从属水平上来看,农田覆膜使玉米根际土壤富集了细菌中的MND1、嗜盐粘细菌(Haliangium)、杆菌属(Metagenome)、RB41、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真菌中的外瓶霉属(Exophiala)、绿僵菌属(Metarhizium)、球孢毛葡孢霉属(Botryotrichum)、锥毛壳属(Coniochaeta)、瓶毛壳属(Lophotrichus)、镰刀菌属(Fusarium)等菌群.研究揭示了农田覆膜对玉米根际土壤生态效应的影响,为筛选和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提供依据.

    覆膜玉米根际土壤高通量测序微生物群落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R8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抗性评价

    娄树宝杨梦平邢金月翟玲侠...
    247-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最具危害性的病害之一,种植广谱和持久抗病马铃薯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有效和绿色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对102份资源进行R8基因检测,结合田间晚疫病抗性鉴定,筛选出84份表现抗病并且含有R8基因的马铃薯材料,为选育抗病品种提供丰富的资源材料;根据分子标记与田间抗性鉴定结果,分子标记抗性符合度为84.8%,因此R8分子标记可以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马铃薯晚疫病分子标记田间抗性

    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李虎常海城陈柳李鹤鹏...
    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室内离体测定和田间试验的方法,进行了 75%肟菌·戊唑醇对向日葵核盘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菌核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对核盘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有效浓度(EC50)为0.0370μg/mL.其对向日葵菌核病具有很好的田间防治效果,用量在450g/hm2时效果最好,防效为92.78%;始花期用药防治效果好于其他时期;以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和开花末期各喷药1次最佳,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测产结果表明,喷施4次75%肟菌·戊唑醇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和常规药剂异菌氟啶胺对照,分别增产170.62%和28.79%.

    75%肟菌·戊唑醇核盘菌室内毒力防治效果

    一种新型棉花种子球化技术及其对棉花出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谢章书谢学方周成轩许豆豆...
    257-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早熟直播棉品种JX0010为供试材料,采用木薯改良性淀粉、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土和育苗基质对棉花种子进行球化处理,并在湖南农业大学耘园试验基地进行了种子处理、播期和播种密度的三因素再裂区试验,探究棉花种子球化处理对棉花出苗率、生育期、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球化处理后的棉花生育期为101~108 d,较种子直播(116~126d)显著缩短15~18 d.棉花种子球化处理后的出苗率和出苗穴率分别比种子直播提高19.63%~25.00%和14.82%~20.74%,二者差异显著.与种子直播相比,球化处理后的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显著提高.种子处理对纤维品质并无显著影响,但在各因素相互作用下有一定程度变化.综合分析,棉花种子球化处理可以提高棉种出苗率,缩短生育期,达到高产的目的.

    棉花播种密度播期种子球化出苗率产量品质

    苦荞品种昭苦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小红胡祚宋维际李怀龙...
    26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昭苦2号是由云南昭通地方苦荞品种红秆青皮荞,经单株集团系统选育而成,2010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命名为"昭苦2号".该品种中早熟,抗旱,抗倒伏,结实集中,适应性强,高产稳产性好.通过优选种植区域、选茬整地、科学施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种子处理、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后期收获与贮藏管理等集成高产栽培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目前已成为昭通主栽品种.

    昭苦2号选育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