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企业科技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企业科技与发展
企业科技与发展

幕朝师

半月刊

1674-0688

qykj333@126.com

0771-5302014

530022

广西南宁市星湖路24号

企业科技与发展/Journal Enterpri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DevelopmentCHSSCD
查看更多>>信息刊物。旨在为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提供适用技术、科技信息和经营管理经验,为振兴城乡经济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RAP掺量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叶永奇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RAP(沥青路面回收料)掺量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在室内制备不同RAP掺量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研究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试验将RAP掺量分别设置为矿料质量的0%、15%、30%、45%,再生剂掺量为4%.试验结果表明:RAP掺量的提升改善了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削弱了其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在低应变水平下,含RAP的混合料展现出较好的疲劳寿命,但随着应变水平的提高,疲劳寿命衰减较快,从总体上看,RAP掺量的提升不利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经对比分析发现,RAP掺量的变化对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低温和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应用时,需针对性地提升这两种性能.

    厂拌热再生RAP路用性能主成分分析

    富水砂土地层顶管注浆加固参数研究

    丁勇超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顶管施工作为一种非开挖技术,近年来在城市建设中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拆迁负担.然而,在富含水的砂土地段,砂土的易液化性及高度敏感性导致其被扰动后易失稳,为顶管施工带来诸多困难.注浆加固技术作为富含水砂层顶管施工的常用方法,其注浆参数的设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注浆效果和工程成本.文章通过设置单变量注浆试验,检测不同变量对注浆效果的影响,研究富水砂层的可注性能和最佳注浆效果,从而确定适用于该地层的最优注浆参数;通过分析注浆试验效果,明确了注浆作业的终止条件.该研究为富水砂层顶管顶进段的注浆加固实践提供了技术指导,也为后续同类注浆加固工程提供了参考.

    富水砂土顶管施工注浆参数注浆效果

    东莞市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总体方案设计

    汪长青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东莞市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的最优过江方案,文章开展了总体方案设计研究.通过前期现场勘察与对相关规划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跨江通道的功能定位及主要技术标准.以交通预测分析为依据,确定跨江通道主线及其匝道的建设规模,同时充分考虑项目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因素,采用对比分析法,筛选并评估了3种隧道工法.最终形成的鸿福西路—银龙路跨江通道总体设计方案,不仅有效加强了各片区之间的联系,而且提升了沿线区域的土地价值.该研究针对具体工程特点,详述了所选隧道工法的优点和缺点,可为类似跨江通道的建设提供参考.

    跨江通道隧道工法城市交通方案设计

    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抗弯曲性能探究

    赵飞龙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混凝土叠合梁的抗弯曲性能,并推动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在混凝土叠合梁叠合下层掺入钢纤维并以叠合下层的高度为变量,系统分析其对叠合梁抗弯承载力及挠度的影响.将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普通混凝土整浇梁的经验公式与标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理论公式进行对比,评估经验公式的适用性并对公式进行修正.研究表明,钢纤维的掺入增强了混凝土叠合梁的抗弯曲性能,并且叠合下层高度对性能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抗弯曲性能与经济性,建议叠合下层高度设置为整体高度的2/3.此外,经验公式虽然适用于混凝土整浇梁,但是对叠合梁预测的偏差较大,因此需通过引入修正公式完善钢纤维混凝土叠合梁的弯曲恒通理论.

    混凝土叠合梁装配式建筑钢纤维抗弯曲性能

    基于云模型的客货混行高速公路车道划分方案研究

    李博威唐诗韵谭宇贾叶子...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客货混行导致的高速公路通行效率低下问题,提出调整路段车流量策略,以10%的步长调整客货混行的车流比例,探寻最优车道划分方案以提升特定路段的综合通行效率.采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某单向四车道路段进行仿真验证,并结合云模型的模糊性与随机性特点,对不同车道划分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通过样本数据确定云的数字特征,构建权重系数矩阵与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根据云运算规则计算不同车流量、车道划分方案下的综合评价特征值,并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云图可视化.结果显示,当车流量为1 250、1 500、1 750和2 000 pcu/h时,车道划分方案1在不同车辆类型比例组合下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为最优.该方法对客货混行高速公路车道划分方案的确定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交通仿真高速公路客货混行云模型模糊综合评价VISSIM仿真

    《企业科技与发展》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封3页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