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机与控制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机与控制应用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与控制应用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张玉青

月刊

1673-6540

eec@seari.com.cn;emca@seari.com.cn

021-62543397

200063

上海市武宁路505号

电机与控制应用/Journal Electric Machines & Control Appli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电机行业的技术性刊物。刊登电机研究、设计、工艺制造技术及电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论文,报道国内外动态与信息。主要栏目有研究与设计、控制与保护、工艺与材料、测试与试验、运行与维修、国外信息等。主要内容包括电机与设计、电机制造工艺、新产品介绍、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装备、绝缘技术、电机选用与维护、电机故障分析与检测、电机控制与保护、电机标准、电机质量、国外电机技术、经验交流以及行业动态、信息报道等。主要读者对象为电机专业研究、设计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albach阵列的机器人关节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葛红岩卓亮刘勇杨荣江...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器人关节电机对电机的过载能力、电机重量、响应速度有较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力矩电机转子外径较大,转子重量和转动惯量较大,响应慢.基于Halbach阵列设计了一款机器人用关节电机,利用了Hal-bach阵列的磁屏蔽作用.使用非导磁铝合金作为转子轭部的材料,降低了转子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提高了电机的响应速度.分析了Halbach阵列的优势,列举了几种常见的Halbach阵列结构,确定了电机的尺寸参数.通过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基于Halbach阵列的机器人关节电机的磁钢尺寸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机器人关节电机Halbach阵列有限元磁钢

    永磁发电机混合冷却系统设计与数值计算

    王鸿鹄姚丙雷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1台额定功率300 kW、额定转速2 700 r/min的永磁发电机,要求中心高不大于225 mm,则功率密度约是普通电机的6倍,电机的温升控制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降低电机的温升,设计了水冷机座,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发现电机绕组端部温升仍然较高.为了进一步降低绕组端部温升,在原水冷机座基础上增加了4条轴向通风道,并使冷却水能够对4条轴向通风道内的冷却气体进行冷却,电机端部温升计算值显著降低.为了验证这种混合冷却结构的可行性,制作了1台样机并进行型式试验,试验结果与设计值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设计的准确性和轴向通风道对端部绕组散热的有效性.

    永磁发电机混合冷却数值计算

    海上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设计与分析

    丛啸桀李丹王晓明俞文斌...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台海上6 MW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电磁方案进行电机电磁特性仿真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不等气隙斜槽电磁方案产生的齿槽转矩仅为额定转矩的0.74%,线电压波形畸变率为1.72%,该电磁方案下的负载特性和短路特性均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冷却方案采用空-空冷却方式,并通过温度特性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根据该设计方案制作了2台样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电机空载电压、空载损耗、定子绕组温升和效率特性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设计的合理性.

    永磁风力发电机电磁特性温度特性

    光储微电网逆变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刘志坚刘杰李鹏程王龙...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光储微电网并网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方案.储能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以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建立并网逆变器离散化数学模型,将逆变器输出电流作为成本函数控制量,构建电流预测控制器.逆变器电流采用前2步预测,并使用矢量角补偿法对控制过程进行延时补偿.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光伏储能微电网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传统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的电压电流响应.结果显示,所提方案在负载变化和光伏功率波动情况下,能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性,减小并网电流畸变率.

    光储微电网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并网逆变器矢量角补偿

    线间补偿型匝间短路故障自动容错永磁同步电机故障位置检测方法

    景少勇王旭平白崟儒李渊...
    87-9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是永磁同步电机(PMSM)最常见的故障之一.该故障会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输出转矩剧烈波动,输出能力下降.故障严重时,过大的短路电流会烧毁绕组.为了解决匝间短路故障产生的问题,课题组此前提出了一种具有匝间短路故障自动容错能力的PMSM.针对该特种电机,提出了一种匝间短路故障位置的检测方法.介绍了电机的特殊结构,并通过数学模型推导出利用电机漏磁路特性和原有定子线圈判别故障线圈所在相的方法.使用ANSYS软件建立电机有限元模型,对电机不同匝间短路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检测方法的正确性.

    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短路电流抑制故障位置检测

    基于电荷补偿的三电平NPC逆变器中性点平衡策略

    贾永青游坤奇熊殷周东访...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电平NPC逆变器的开关器件由于耐压水平低、电网侧并网电压谐波含量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功率整流场合.中性点电压平衡问题一直是该拓扑的研究关键.通过对每一个开关阶段直流侧两电容充放电的电荷波动数值检测,再通过公式变换,对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正负小矢量分次运行时间进行调整,使平衡点上下两电容充放电时间能够保持一致,达到中性点平衡控制的目的.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抑制中性点电压的波动.

    三电平NPC逆变器电荷补偿中性点平衡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基于工序分析方法的转子车间平面布置模拟

    吴旭阳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企业电机转子车间为试验环境,生产YX3-90L-2转子的整个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工序分析法对车间内每道工艺流程分析并记录,从车间平面布置方向进行模拟研究,提出一种转子车间平面布置方法.新方法节省了2道工艺流程,转子搬运距离从546.10 m缩短至198.38m,转子运输时间从1 053 s缩短至736 s,避免转子交叉运输5次.减少了转子的搬运距离和搬运时间,提高了转子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产能.

    电机生产工业工程电机转子工序分析法车间改造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