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机与控制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机与控制应用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电机与控制应用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张玉青

月刊

1673-6540

eec@seari.com.cn;emca@seari.com.cn

021-62543397

200063

上海市武宁路505号

电机与控制应用/Journal Electric Machines & Control Applic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电机行业的技术性刊物。刊登电机研究、设计、工艺制造技术及电机应用技术方面的论文,报道国内外动态与信息。主要栏目有研究与设计、控制与保护、工艺与材料、测试与试验、运行与维修、国外信息等。主要内容包括电机与设计、电机制造工艺、新产品介绍、计算机应用、测试技术和装备、绝缘技术、电机选用与维护、电机故障分析与检测、电机控制与保护、电机标准、电机质量、国外电机技术、经验交流以及行业动态、信息报道等。主要读者对象为电机专业研究、设计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旋转超导电机发展现状

    王玉彬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容量旋转超导电机在风力发电、舰船驱动等低速直驱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依据是否采用低温耦合传输装置实现低温冷却介质的传输和励磁功率的输入,将旋转超导电机分为动态密封和静态密封超导电机两类.分析了动态密封超导电机的常用定子、转子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针对静态密封超导电机,以转子分段式磁通切换结构、场调制双定子结构、单体励磁分极式结构等典型拓扑为例,揭示了其能够实现冷却系统静态密封形式的本质原因.最后,对两类超导电机面临的超导励磁绕组失超这一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电机本体结构层面,给出了静态密封超导电机抑制电枢反应磁场对超导线圈影响的策略和方法.

    超导电机动态密封静态密封失超

    DTC与MPTC自适应切换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

    李耀华赵承辉秦玉贵周逸凡...
    9-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备选电压矢量数目多,计算负担较大等问题,将传统MPTC的7个备选电压矢量精简为1个由开关表输出的电压矢量和1个零电压矢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小转矩脉动和平均开关频率,消除了转速阶跃下的磁链脉动,并将MPTC的运算次数降低到2次或者0次,减少了系统的运算负担.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动态特性,提出根据系统状态将直接转矩控制(DTC)与MPTC自适应切换控制的策略.系统处于稳态时,采用基于开关表的MPTC;系统处于动态时,采用DTC.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结合了MPTC和DTC的优点,在保持控制效果的同时,提高了转矩动态响应,消除了动态下磁链脉动.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转矩控制直接转矩控制开关表备选电压矢量

    基于改进ASMO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策略

    余莉李伯涵曹永娟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传感器控制系统中存在滑模高频抖动,转子位置估算误差较大等问题,在传统滑模观测器(SMO)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自适应滑模观测器(ASMO),并使用Lyapunov定理证明了该观测器的稳定性.通过采用分段指数函数代替传统开关函数,结合锁相环(P LL)技术从反电动势中提取转子位置和转速信号,可以有效抑制抖振,减小观测误差.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SMO相比,改进后的ASMO受转速变化影响较小,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良好的动态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滑模观测器无传感器控制分段指数函数

    基于离散化组合磁链模型的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杜焜蒋林韩璐代云中...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矢量控制系统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对磁链的准确定位.为此,针对传统的电压、电流型磁链观测器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提出了一种电压电流组合型磁链观测器.通过比例积分控制实现电压、电流模型的平滑切换.采用梯形法对该组合磁链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实现了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字化.搭建基于DSP28055的物理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验证了该组合模型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感应电机组合磁链模型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梯形法离散化

    五桥臂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王亮耿强周湛清
    27-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五桥臂双永磁同步电机(PMSM)系统单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稳态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优化的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利用无差拍的思想分别独立预测2台电机q轴电流准确跟踪参考值所需时间,筛选出在一个控制周期内能够准确跟踪g轴电流的基本有效矢量.依据公共桥臂开关状态必须一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零矢量对符合条件的矢量进行组合,筛选出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的矢量组合作用于五桥臂逆变器驱动双电机,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双矢量MPCC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五桥臂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在交流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文力陈志辉郭润龙邵磊...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三级式交流发电系统中一般使用传统PID控制器进行调压控制,但是在某些工况下该控制策略难以满足复杂系统的高精度、快响应要求.通过在传统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引入了模糊PID控制策略.同时,针对模糊PID在系统的动态调节过程中论域过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理论的PID控制器,并与传统双环PID控制和普通的模糊PID控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进行对比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稳态调节精度和动态调节性能,与传统双环PID控制器相比,稳态误差从0.5%优化到0.3%,动态调节时间从0.4 s缩短至0.2s.

    交流发电系统三级式同步电机PID控制器变论域模糊控制

    高压变频器在电励磁同步电机上的应用

    吴伟亮刘竞杨海英
    42-4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励磁同步电机具有调速范围宽、过载能力强、功率因数可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传动领域.为此,介绍了一种中性点钳位型(NPC)三电平高压变频器的系统结构及中性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采用电流频率(IF)控制和滑模观测器(SMO)相结合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策略,控制电励磁同步电机变频起动与运行.MATLAB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所提控制策略的变频器具有良好的起动和运行性能,为高压大功率传动应用领域提供了技术保障.

    电励磁同步电机高压变频器中性点钳位滑模观测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电机设计与分析

    赵启明徐亮徐国祥杨志勇...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频器调速技术虽可实现调速,但结构复杂,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此外,当电网电压波动时,变频器难以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因此,在发电厂等苛刻环境下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电机,离合采用非机械接触结构,减少了机械损耗;可直接对电动转子进行串级调速,调速迅速,且具备抗电网低电压穿越的能力.通过建立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电机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电机具备调速功能且转矩稳定,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绕组式永磁耦合调速电机非机械接触结构调速低电压穿越

    PID双闭环在吸盘机械手位置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蔡清清王景存文冬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步进电机实际应用中会出现失步或过冲现象导致的速度和位置控制不准问题,结合吸盘机械手移动定位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ID双闭环算法的步进电机位置控制系统.该系统由STM32控制器、光电编码器、槽型光电开关以及LV8729驱动电路等组成.在软件上研究了以PID双闭环算法为基础,探究了步进电机位置的闭环控制方法,并在实际项目中验证了系统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控制性能.

    步进电机吸盘机械手PID双闭环算法位置控制

    汽轮发电机转子轴径向导线温度场分析与研究

    孙永彪王坤付超聂婷婷...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采用导线双侧进风的冷却方式.为了研究轴径向绕组导线数量、中空导线的通流面积差异、导线位置(径向与周向)对导线内流量、进出口温度、进出口温度差、平均温度的影响,建立了包括端部弧段和轴径向段转子槽内外流域及与之对应的气隙在内的半轴段1/2圆三维物理模型.依据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采用有限体积法,对计算域内的三维热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 表明:位于绕组L1、圆周R12的导线具有的最大流量为0.018 9 m3/s;温度最高导线位于绕组T5、圆周R2处,达129.10℃,在电机正常工作范围内;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径向、周向位置分布对导线平均温度不均性的影响差异较小,而导线通流面积对其的影响较大.

    汽轮发电机转子三维热流场轴径向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