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上海交通大学

杨艳

月刊

2096-0867

sjtup01@nursing-tcwm.com

021-61675199 17349794263

200030

上海市番禺路951号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查看更多>>《中西医结合护理》期刊主要报道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的最新理论与经验,为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向世界宣扬中国护理学术特色和文化。主要刊载中西医结合护理领域中的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最新研究、学术成果或相关内容。设有护理专题、论著、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与方法、专科护理、全科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调查研究、案例分享、综述、讲座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支气管哮喘患儿运动量不足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陈春霞叶凌仙董丽萍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运动量不足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 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河市卫生院收治的112 例哮喘患儿(每例患儿对应1 名照顾者),根据患儿的运动量是否充足分为2 组。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是否有不良情绪,以及主要照顾者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水平、哮喘知识掌握水平、月收入等。对上述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在获得具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2 例哮喘患儿中,有50 例运动量不足(44。64%)。单因素分析显示,2 组患儿的性别、病程及照顾者月收入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 组患儿的年龄、是否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以及照顾者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水平、哮喘知识掌握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8 岁、有焦虑或抑郁情绪,以及照顾者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自我效能水平、哮喘知识掌握水平低下均是影响哮喘患儿运动量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患儿年龄、是否有焦虑情绪、是否有抑郁情绪、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自我效能水平及照顾者哮喘知识掌握情况均是哮喘患儿运动量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需通过采取相关护理措施,改善患儿的运动情况。

    支气管哮喘运动量不足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孙霞荣菲蔺潇刘婷...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收治的 115 例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分别于术前、出院前、术后1 个月及术后3 个月,使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评估其营养状况的变化,并将术后PG-SGA评分≥2 分的患者纳入营养不良组,其他患者纳入营养良好组。对比2 组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及肿瘤分期等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患者在出院前、术后1 个月及术后3 个月的PG-SG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营养良好的占比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15 例患者中,共有89 例(77。39%)发生术后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组与营养良好组的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及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肿瘤分期为Ⅲ~Ⅳ期、术后肺部感染均是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为保护性因素(P均<0。05)。结论 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在术后的营养状况普遍较差、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且与患者年龄、肿瘤分期、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家庭人均月收入均有关,建议临床重视对高危人群的评估,以及营养不良的预测和干预。

    直肠癌保护性回肠造口营养状况影响因素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侯帅和元春黄娅牛鸿远...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归纳可能影响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SCH)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护理策略。方法 纳入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122 例长期住院的SCH患者,使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SMIS)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若SSMIS评分<60 分,则归入自我管理能力不良组,反之则归入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组。比较2 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总结对其自我管理能力有影响的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122 例患者的SSMIS平均分为(77。50±8。75)分。122 例患者中,自我管理能力不良49 例,占40。16%。自我管理能力不良组与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组间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文化程度和家属照顾情况经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以发现,年龄≥60 岁、病程≥5 年、住院次数≥3 次、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以及无家属照顾均是影响长期住院SCH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长期住院的SCH患者往往自我管理水平偏低,且不同年龄、病程、住院次数、文化程度及家属照顾情况均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建议针对高危人群开展个体化护理,尽可能消除危险因素,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精神分裂症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多学科团队协作干预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杨艳芹杨欣赵大梅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干预模式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 年1~8 月收治的 45 例AP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以 2021 年 9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45 例AP患者为MDT组(接受MDT协作干预模式),对比 2 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MDT组腹痛缓解、退热及血清淀粉酶(AMY)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禁食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入院3d和7d时,2 组的AP相关血清学指标(AMY和降钙素原)水平以及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较入院时更优(P均<0。05),且MDT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入院7d时,2 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优于入院3d时(P均<0。05)。结论 MDT协作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AP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和营养水平,缩短其住院时间,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胰腺炎多学科团队协作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营养水平

    在日间手术中建立护理安全屏障的应用价值

    赵宏波张平饶智明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日间手术中建立护理安全屏障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0 年2~6 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行日间手术期间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为对照组(48 例),2020 年7 月至2021 年2 月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建立护理管理安全屏障的患者为观察组(48 例)。对比2 组的护理结局。结果 对 2 组间的住院时间、患者总满意率和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更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施后,观察组的医护人员技术操作规范和安全防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错事件和医疗纠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仪器设备管理、手术配合技能、手术器械准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信任度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在行日间手术中建立护理安全屏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满意率和信任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能提高医护人员的管理效果和护理安全质量。

    日间手术手术室护理安全屏障护理安全质量

    PDCA循环护理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

    王皓顾毅敏闵寒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在消化内镜诊疗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选取苏州市立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 例接受消化内镜诊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 60 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 年 5~10 月),实施PDCA循环护理管理的60 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4 月)。比较2 组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患者配合度、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4 个方面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患者总配合率为 96。67%,较对照组的 85。00%更高(P<0。05)。观察组呛咳、躁动、器械损伤以及中途终止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的 20。00%更低,且感染发生率 1。67%也较对照组的11。67%更低(P均<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管理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患者配合度提升可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也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感染发生率。

    消化内镜PDCA循环不良事件感染清洗消毒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结合"三圈层"管控模式在二级医院发热门诊感染管控中的应用

    沈佳楠季沈慧徐灵玲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结合"三圈层"管控模式在二级医院发热门诊感染管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于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的10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控,观察组接受FMEA理论结合"三圈层"管控。比较2 组的物体表面洁净度、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防控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物体表面合格率为75。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12%(P<0。05)。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4。00%,略低于对照组的16。00%(P<0。05)。观察组的各项感染防控质量评分及加权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 FMEA理论结合"三圈层"管控模式可有效改善发热门诊的就诊环境,提高物体表面的洁净度,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防控质量。

    发热门诊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三圈层"管控院内感染

    急诊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童玲利肖海琼陈春燕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的效果。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1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AIS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 组,分别为对照组(45 例)与观察组(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进行护理。比较2 组的救治时间,并比较 2 组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残障程度、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入院接诊、静脉开通、CT完成及开始溶栓时间均比对照组早,预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均<0。05)。溶栓后 24 h,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版Rankin量表(MR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2 组的上述评分均优于本组入院时(P均<0。05)。结论 在AIS患者救治中应用急诊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改善其神经功能、肢体残障程度及预后。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时间节点控制表救治时间预后

    安全风险防御机制下的多维度优化术中护理在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张飞周玲陈一新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安全风险防御机制下的多维度优化术中护理对行膝关节置换术(KA)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在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实施传统护理管理时接收的 50 例KA患者为传统组,选择2021 年7 月至2022 年12 月在本院实施安全风险防御机制下的多维度优化术中护理管理的50 例KA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 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术中应激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为4。00%,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8。00%、16。00%(P均<0。05)。手术30 min时及术毕,2 组的心率(HR)均较进入手术室时加快(P均<0。05),平均动脉压(MAP)均较进入手术室时降低(P均<0。05);但研究组的HR和MAP均优于传统组(P均<0。05)。结论 对KA患者实施安全风险防御机制下的多维度优化术中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膝关节置换术安全风险防御机制多维度优化术中护理护理风险事件并发症

    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文娟朱艳梅齐艳丽马丽嫦...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于2021 年6 月至2022 年6 月收治的90 例CHF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入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比较 2 组的遵医行为、心肺功能以及运动耐量。结果 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总依从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出院时和出院 3 个月后,2 组的储备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最大运动负荷和最大摄氧量较入院时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的储备心率等以上指标值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运动耐量良好率与同一时期对照组相比均更高(P均<0。05)。结论 代谢当量指导下的渐进式康复运动对CHF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遵医行为及运动耐量的提升均可起到积极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代谢当量渐进式康复运动心肺功能运动耐量